彭小云
在建設用地資源越來越匱乏的當下,確保供應出的每一寸土地發(fā)揮最大效益成為必然選擇。提高供地率、差別化用地,種種跡象表明,供地保障開始發(fā)力。
在土地資源總量有限,建設用地需求和耕地保護壓力“兩難”矛盾調(diào)和的空間越來越小時,立足存量“挖潛”,提升土地供應精細化水平似乎成為必然選擇。
而在近日召開的湖南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省長徐守盛更是鮮明提出:國土資源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必須堅持精細化管理,確保每一寸土地、每一分資源發(fā)揮出最大效益。
在土地供應精細化管理上,湖南省國土資源部門已經(jīng)邁出 “先試先行”的步子。2011年,加大力度清理批而未用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計劃單列確保保障性住房供地,差別化供地政策保障“四化兩型”合理用地。
種種跡象表明,湖南供地保障開始發(fā)力。
鐵腕推進供地率整改
“供地率是一個考核土地供應利用的指標。供地率偏低,說明大量批而未用土地沒有得到及時利用,在當前土地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這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一位國家土地督察局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解釋“供地率”概念。
2011年上半年一份全國土地變更調(diào)查和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報告反映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批而未用土地數(shù)量相當可觀,批后供地率較低?!叭绻艹浞掷煤眠@部分土地,可以大大緩解當前土地供應矛盾?!眹临Y源部有關負責人稱。
湖南也在當年上半年對全省供地率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結果顯示,全省批而未征、征而未供的面積達到了5.8萬公頃,36個市縣供地率未達標,近4年平均供地率不足40%。
“供地率低的問題很復雜:有的可能拆遷工作沒完成,也可能是等著更為科學的規(guī)劃,同時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先把地圈起來,宏觀形勢好的時候拿出來用,不好的時候就占著不用。”一位土地專家道出了背后的奧妙。
為了督促各地加強土地的及時供應,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出臺一系列鐵腕措施。
按照要求,以2010年為基數(shù),前三年(2008、2009、2010年)的土地供應率要分別達到90%、80%、40%。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對地方政府供地計劃批而不用的現(xiàn)象展開嚴格監(jiān)控,通過構建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管平臺,狠抓各地及時如實填報土地供應、土地開發(fā)利用有關數(shù)據(jù)。各地按照要求核實了2007年至2010年已批未用土地情況,對2007年以來漏報、未填報的農(nóng)轉征項目完成補錄。
為了提高供地率,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要求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嚴格按照標準積極開展自查工作,對批而未供的項目進行逐宗跟蹤管理,直至該地塊供地審批。
另一個鐵腕措施,就是對2008年以來連續(xù)三年供地率低的5個市縣暫停其新增建設用地申報,并將在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時,對近三年平均供地率低的市縣,扣減相應計劃指標。
通過一系列措施,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土地供應總量達到7.1萬公頃,前4年平均供地率達74%,提高36個百分點,當年全省農(nóng)轉征項目平均供地率達到26.9%,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負責人表示,在2012年將進一步開展供地率督查工作,重點抓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監(jiān)管數(shù)據(jù)填報的真實性,達到每個市州、縣市區(qū)按3%的比例進行抽查。此外,督促各地落實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盤活利用方案,并要求前三年及當年供地率應分別達到80%、60%、40%、20%。凡供地率不達標的市縣,仍將相應扣減其用地計劃指標,并進一步加強供地率定期通報制度。
保障房“超額”供地
有媒體報道,2011年可以稱為“住房保障年”。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是各地必須要完成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更是衡量各地國土資源部門及時供應土地的試金石。
國家下達給湖南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為44.72萬套,如此大規(guī)模的住房建設需要大量建設用地。地從哪里來,如何確保及時供應,是擺在湖南國土資源部門案頭的難題。
“在保障性住房供地問題上,我們不僅盡了最大努力,而且還超額完成任務?!焙鲜临Y源廳副廳長顏學毛如是說。
據(jù)測算,44.72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共需建設用地1744.8公頃。解決地從何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
為此,省國土資源廳在制訂2011年土地供應計劃時,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實行計劃單列?!盀榇_保供應,我們在1744.8公頃基礎上多安排了400多公頃,達到2176公頃,超額提供用地指標”。顏學毛說。
特別是2011年10月,湖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地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在當時召開的各市州地產(chǎn)科長會議上,省國土資源廳專題調(diào)度了保障性住房供地落實情況,并明確把這項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凡保障性住房供地不落實的,不得評先評優(yōu);對未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供地任務的地方,暫停該地區(qū)下一年度普通商品住房開發(fā)用地審批。
省國土資源廳地產(chǎn)處處長王寬蘇介紹,他們同時通過土地市場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供地計劃”模塊中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實行實時監(jiān)測,按月調(diào)度,并采取相應的警示措施。
同時,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審批,省國土資源廳明確了規(guī)劃、用地、耕保等參與用地審批的各處室的工作職責,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項目用地,必須在一個月之內(nèi)完成用地組件報批工作。對符合要求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報件,必須在15日內(nèi)完成用地審查。
針對歷年來已供地但今年才開工的保障房項目、原址改建的、商品房配建的、企業(yè)利用自有工業(yè)用地中的7%配建公租房的難以統(tǒng)計到的“空白點”,省國土廳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聯(lián)系,把所有需要提供用地的統(tǒng)計到位,不放過一個“空白”,努力做到了應保盡保。
據(jù)介紹,2012年湖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任務為38.77萬套,按平均容積率1.6測算,2012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需求為1454公頃,形勢依然嚴峻。
湖南省國土廳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科學編制2012年供地計劃,加大對各地保障性住房供地計劃的指導督查力度,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考核機制,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批后監(jiān)管,力爭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真正建設成民心工程、百年工程。
差別化供地,保障“四化兩型”
2011年,湖南省用地需求繼續(xù)攀升,僅160個即將上馬的重大項目用地需求為1.8萬公頃,然而國土部緊縮用地閘門,下達湖南用地計劃為1萬公頃,用地缺口高達8000公頃。
為確保有限的用地計劃優(yōu)先用于“三個一”行動計劃重大項目、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項目,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按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的差別化管理政策,調(diào)控土地供應的總量、結構和時序,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省廳規(guī)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突出有保有壓,確保重點項目供地,去年11月我們就‘三個一行動計劃項目用地保障情況開展了專項調(diào)度,要求各地優(yōu)先做好重大項目用地安排?!?/p>
從執(zhí)行情況看,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安排使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 16141公頃,其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和國家及省重大工程拆遷安置等民生工程3220公頃,占19.9%;用于交通等基礎設施5783公頃,占35.8%;用于新型工業(yè)化項目4171公頃,占25.8%;用于其他各類用地2967公頃,占18.4%,用地結構趨向合理。
同時,省廳從2012年用地指標更加緊缺的實際出發(fā),對用地需求特別大的項目,采取了分期分批供地的辦法,根據(jù)項目建設進展和投資到位情況,對近期急需用地先批先用,對遠期用地預先做好安排。
此外,為精簡審批手續(xù)、縮短供地時間,湖南采取用地初審前置、規(guī)范資料補正等措施,優(yōu)化審批流程,同時推進以“簡化審批、提高效率”為核心的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報批程序,核減報批資料,縮短審批周期。
“比如這兩年我省處于鐵路建設高峰期,對于重點建設的鐵路項目用地,我們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保證了項目的按時開工?!笔d建設用地處副處長何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