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剛過去的冬天因為比往年冷了很多,被全球各界稱為極寒,人們也就只能在這極度寒冷中郁悶地捂了好幾個月。然而,當春的氣息在還未完全褪卻的寒冷中一絲絲冒出來的時候,我們因寒冷已被“凍僵”的心就像被打了強心針一樣蘇醒過來,直至有些按捺不住。
箭在腳下
有個短語叫“箭在弦上”,比喻的是那些形勢緊迫、要立刻采取行動的狀態(tài),而我在這春萌大地的時刻也有了類似“箭在弦上”的沖動,不過我的“箭”卻是在腳下。
經(jīng)常開車的人可能馬上就會意識到,我這么說是在指一款車,對!這里說的箭在腳下,其實指的就是汽車的油門踏板,而如果能形容一款車像箭一樣,那想必其性能也一定是得到公認的。此次到北京正北的箭扣野長城尋覓桃花春色,我腳下踩的便是這樣一支“箭”,一支低調(diào)的“箭”,油門踏板的主人就是斯巴魯力獅2.5GT。
也許是因為想快些甩掉剛剛過去的這個極寒嚴冬,當遙想箭扣野色的心被身體中的那點燥動再度渲染后,心愿所向便把力氣發(fā)配到了踩著斯巴魯力獅2.5GT油門踏板的右腳上。隨著斯巴魯力獅2.5GT油門踏板的有力下沉,發(fā)動機的全部動力瞬間被其四驅(qū)系統(tǒng)分配到了每個車輪上。
當其約為5秒的0~100公里/時的加速時間體現(xiàn)在了實際操控過程的起步階段時,身體的感受就是和整個車身像箭一樣的昂首沖了出去,向著野桃花盛開的箭扣長城一路奔去。
隨著首都建設(shè)步伐的推進,北京經(jīng)過這些年的發(fā)展,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擴大著行政版圖的同時,汽車的發(fā)展也推進了城區(qū)公路和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很快,我踩著斯巴魯力獅2.5GT這支箭已經(jīng)上了通往懷柔的京承高速。
跑在高速上,我腳下的“箭”逐一略過各色悠然行進的車子,雖然斯巴魯力獅2.5GT擁有著出色的動力性能,但其外形除了發(fā)動機罩上那個略顯小狂燥的通風孔和略有一點上揚挑釁的大燈形狀,整體外觀看上去還是相對低調(diào)的,深色的車漆更使其增加了一層穩(wěn)重。雖然此次踏春有些為時尚早,但踩著這支實力與穩(wěn)重并存的“箭”,卻讓我覺得此行一定會收獲更多美景。
“不到野長城非好漢”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但這實際指是被推向國際并中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和慕田峪長城。而近些年隨著去過野長城的人越來越多,野長城的自然美景逐漸被人們發(fā)現(xiàn),一些野長城的歷史記載也漸漸被更多人認知。距北京最近的并可以同時堪稱最美的野長城便是這箭扣長城了。
與其他長城相比,野長城之所以稱為野長城,可能就是長期沒有修繕的原因。野長城相對偏僻,游客也少,殘磚斷路比比皆是。不過,正是這份純自然的野景讓這些經(jīng)歷長年風云雨雪的殘破城墻看上去更多了一份歷史的滄桑。
也正是因為野長城的這份殘破,讓來這里欣賞野長城美景的人們經(jīng)歷了種種艱難和更多危險,加上這些年時有發(fā)生因爬野長城不小心迷路和出現(xiàn)生命危險的事件,這都讓人們感覺到爬野長城更難,而爬過野長城的人也因此收獲了一份成就感。
如果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比不上“不到野長城非好漢”的說法,那也就是指野長城的這些自然純樸給人們爬山過程中造成的艱難及危險。不管是哪種說法,這里都不做高下之分,只是希望我們在攀登長城欣賞美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只有安全的前提下,美景才更有意義。
箭扣長城的凄涼美景更是由連綿不絕的險峰斷崖所組成,因其整段城墻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本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遠觀其雄奇峻峭、氣勢恢弘,走勢更有著豐富的變化和韻律。因此,箭扣長城逐漸成為近年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也成為了攝影愛好者們非常熱衷的去處。
從北京上了京承高速至懷柔下高速,向北穿過懷柔城區(qū)后到達雁棲環(huán)島,從雁棲環(huán)島向西北方向進入一個山谷,途經(jīng)懷柔區(qū)在此山谷中打造的雁棲不夜谷,在八道河處按路牌指示左轉(zhuǎn)不遠便進入了箭扣長城景區(qū),車行至西柵子村停下后,進村轉(zhuǎn)轉(zhuǎn),或準備一下攀登險峰就是后面的事了。
在雁棲環(huán)島左轉(zhuǎn)后至西柵子村的約30公里山路路段中,有好幾段急轉(zhuǎn)彎的上下山路,雖然斯巴魯2.5GT在多彎的山路中略慢于高速行駛的速度,但因其優(yōu)異的四驅(qū)系統(tǒng)在山路中的駕駛感及表現(xiàn)甚至超過了一些配置較低的SUV車型,想要體會其在山路中的速度感也一樣輕而易舉,尤其當翻山越嶺到了箭扣長城山下時,一路的征服感油然而生。
桃花在野心相隨
雖然我打小兒聽著蔣大為的那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長大,但在城市的成長記憶中,除了人為栽種的桃樹上的桃花,很少在真正的曠野中看到過滿山的桃花,就更不用提什么是野桃花了。而箭扣長城給現(xiàn)在的人們真正提供了能看到滿山野桃花的機會,有時間一定要欣賞一下,誰知道到哪年,會不會連箭扣長城地區(qū)也變成了城市景觀呢!
帶著對滿山野桃花的期待,我把斯巴魯力獅2.5GT停在山腳下,讓它先休息一下,不過車頭方向是向著我要上山的方向及山頂?shù)某菈?。我收拾好簡單裝備,和它告了個別,便去尋找早春的野桃花了。
箭扣長城非常原始,自然風化比較嚴重,也沒有任何人工修飾,多年來人們在這里找到了很多景點,從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guān)、箭扣梁、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將軍守關(guān)、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jié)到望京樓,這段長城一共綿延20多公里,對長城的驚、險、奇、特、絕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要想領(lǐng)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長城景觀,非箭扣長城莫屬。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箭扣長城在三月底及四月是野桃花最為盛開的時間,滿山的野桃花把箭扣拼成了一幅畫。長城內(nèi)外雖然不是綠樹成蔭,但卻也風姿種種。想著站在山頂能欣賞到的美景,我沿著一條小路左轉(zhuǎn)右折地上了山。
腳下枯草泥石,不時偶有未化的
冰雪,心里想著箭扣這片土地見證了多少歷史與滄桑。300多年前的那天,當清軍入關(guān)南下后,箭扣長城也就喪失了最后的作用。之后的300多年間,長城因不再具有防御價值,也就不再有人去精心維護。任憑春夏秋冬的風沙雨雪為之打磨,自然的力量在長久歲月中假借時間之手,早已將這里變成了另一番模樣。
長城早已變成了山體的一部分,城墻、烽火臺和肆意生長的草木也已經(jīng)融為一體,帝國曾經(jīng)的理想也慢慢被埋藏到了山林之中。而旅行者的箭扣長城之行逐漸演變成了在山林中的穿越,也許攀登和爬行算是對其偉大進行致敬的另一種方式吧。
扶著滿是斑駁的箭扣墻磚,我站在了城墻之上,一路艱險自不必說,遠眺高山,感受著初春的氣息正在喚醒著這片大地。桃花的粉色與城墻、樹林及路邊的草叢融為一體,讓這時的箭扣表達著生命的可愛。不知不覺,天已漸暗,心情一直淹沒在春色滿山的花海之中。
下山的路上想起經(jīng)常在戶外旅行的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現(xiàn)在的XX早已不是當年美麗的XX了”。其實時間不會停止,總會向前推移,更多的事或地方也終將會成為歷史。就像此時的春色一過,便會成為歷史,而我們只要身在當前,抓緊時間去體會就好,也許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便會有人說:“以前箭扣的野桃花比現(xiàn)在漂亮多了!”當然,我并不希望會是這樣。
總之,時逢箭扣野桃花的盛開之時,現(xiàn)在就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