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萌
3月6日晴
“撲通——”男孩又摔倒了。母親趕緊跑上前去,用盡全身力氣抱起男孩,目光在孩子身上迅速地挪移著,手摸摸這邊,又揉揉那邊,額上頓時滲出豆大的汗珠,眼里噙滿了焦急和愛憐的淚水……
街心公園的一角,每天早晨都會出現(xiàn)這對母子的身影。兩塊相距十來米的方格是男孩不斷變換的起點和終點,里面各擺放著一張小木凳。母親總是將男孩扶穩(wěn)站在一端的方格內,然后自己跑向另一端的方格,全神貫注地等待孩子步履蹣跚地走過十來米的路程,最后張開雙臂接住孩子。每次母子手搭手的瞬間,兩人的臉上都會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孩子累了,母親就及時讓他在小木凳上休息片刻,自己則站在一旁為孩子作些簡單的按摩。八年如一日,母親從來不會忘記這項功課。
“小寶勇敢,堅持,還有最后一趟了!”
“好樣的,小寶,今天的速度快了,步伐穩(wěn)了,臉上的表情也自信多了!”
“小寶,你今天的表現(xiàn)媽媽太高興了!竟然主動要求多走了兩個來回!媽媽相信,你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類似的話語,是這位母親百說不厭的“課堂”語言。她是在激勵孩子完成“作業(yè)”,更是在用自己的樂觀與堅持培養(yǎng)著孩子的自信呢!
“媽,我不想走了,我太累了!”
“媽,你為什么總是逼著我呢?難道你就不希望我的日子能過得舒服一些嗎?”
“媽,我沒有希望了,你的付出恐怕不會感動老天爺?shù)?”
男孩有時也會發(fā)怒,這些語言常常會像針一樣扎進母親的心。母親的淚往心里流,然而卻從來沒有怒氣,沒有埋怨,只有堅持。
男孩的跌倒總是母親驚心動魄的時刻?,F(xiàn)在,他的個頭已經(jīng)超過了母親,只要摔倒,必然很重。每當此時,焦急的眼淚總會在母親的眼眶里打轉。當檢查得知孩子沒有擦破皮肉,母親才會感到釋然;如果傷著了哪里,母親真會比自己受疼還心痛。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養(yǎng)育之恩,感謝您十多年來的悉心照料!作為我的母親,您比世界上所有母親對兒子的付出要多千倍萬倍。請您原諒兒子一次次給您發(fā)脾氣,那個單純、幼稚的兒子已經(jīng)在史鐵生的感召下變得成熟。我會用百倍的勇氣,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的!我相信,有您偉大母愛的支撐,我們一定能夠戰(zhàn)勝病魔!縱然有一天,我會先您而去,我們也不該悲傷,因為,我們早已是勝利者!……”
老師含淚讀著張小寶的作文,全班同學都為之動容了。
我不相信肌營養(yǎng)不良病是不治之癥,我相信科技的力量會創(chuàng)造奇跡,我更相信母愛的力量會感動天地。
教師點評
文章以一個特寫鏡頭開篇,便牢牢抓住了讀者的眼球;同時設置懸念,更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接著先概括交代事件,讓讀者對母子倆堅持八年的“功課”有一個大致了解。
然后借母子的語言片斷來展示“功課”細節(jié)。這樣的細節(jié),言簡意豐,便于讀者的再創(chuàng)造。母親的堅持不懈、善于鼓勵、信心滿滿的大愛形象躍然紙上。母子言語的對比,更凸顯了母愛的偉大。
孩子摔倒的情節(jié),有利于折射母愛的光芒,小作者將之提煉出來,作生動描寫,可見其篩選素材的能力。
穿插小寶的作文片斷,既與上文小寶的語言形成對比,表現(xiàn)小寶在母愛的感染下思想的成熟,同時從一個側面頌揚了母愛,話語感人至深,再配以師生為之動容的細節(jié),讓母愛的光輝更加炫目。
最后交代,所有的功課都是為了肌營養(yǎng)不良的病魔,讓事件完整。這樣安排也再一次突出了母愛的偉大:明知是不治之癥。仍不言放棄同時也巧妙點題
以上思路,足見小作者謀篇布局的能力,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