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暉
現(xiàn)實中,也許沒有 “為美而死”的悲壯,那何不為美而生,撇開利超越義,做一個美麗的女人,度一個審美人生。
龍年春晚,最大的驚喜莫過于五十四歲的楊麗萍。在娛樂的快餐時代,一幕《雀之戀》在網(wǎng)絡(luò)流行與語言雜燴的鬧劇中脫穎而出,使億萬觀眾重新審視這個已經(jīng)五十四歲的女人。望著舞臺上的楊麗萍,時光蒙太奇般轉(zhuǎn)換。二十六年前,正是同樣絕美的《雀之靈》征服了評委和觀眾。經(jīng)年前的驚鴻一瞥,如今旋而復來,廿載歲月,竟然沒給這個女子留下任何嬌柔的痕跡。
有人曾問楊麗萍,時隔多年再跳孔雀,會有什么不同?她答:“人格越來越完善,感情越來越真誠”。
其實,為外界不知的是,春晚劇組最初想讓楊麗萍跳鳳凰與龍年映襯,被拒。也曾建議將她的舞蹈穿插在雜燴的歌舞之中,仍被拒。完善的人格和感情的真摯,以不妥協(xié)的形式給觀眾呈現(xiàn)著難以替代的心靈震撼。如果歲月可以讓女人美麗,說的應(yīng)該就是這樣的女人。
時光回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天,黎明未致的紹興街頭顯得寂靜而悲愴,一個叫秋瑾的女人,在那一天離開了。她的名字后來被寫在歷史課本上,以“革命先烈”的名義。
留日之前,秋瑾已有家庭,丈夫出錢送她赴日留學。視野開闊了的秋瑾,意識并體會到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女性所受壓抑的同時,也催生了其意識的覺醒?;貒?,面對思想上分道揚鑣的丈夫,她提出離婚。沒人能體會思想純粹、意識獨立的秋瑾離開這個世界時的心情,后人只知道她在被逼迫寫出“同謀者”的名字時,只留下了那句“秋風秋雨愁煞人”。 看她的照片時,總會詫異地追問,“她怎么那么美!”
周國平曾說:“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鼻镨媒鯓O致的悲壯,詮釋了傳統(tǒng)社會下一個具有完美性格的女子的抉擇。
200多年前的英國小鎮(zhèn),一個叫簡?奧斯?。↗ane Austen)的女孩兒還處在對未來的迷惘之中,不曾想到某天自己竟會被譽為“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女作家。電影《成為簡?奧斯汀》(《Becoming Jane》)講述的正是這個傳奇女人的故事,關(guān)于勇氣,也關(guān)于愛情。當她無意中看見愛人衣兜里的信,那封被告誡如果私奔將會對愛人的前途及家人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的信,她獨自離開了。多年后,簡在宴會上偶遇曾深愛的男人,兩人相視沉默,淡淡一笑作別。
簡終生未嫁,靠著自己的筆養(yǎng)活了自己,這在當時的英國幾近不可能。簡是桀驁不馴的,如果說拒絕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貴族是容易做到的,那么她再一次拒絕和自己愛的人私奔,則需要何等的胸懷!
探尋美的范疇,最易墜入虛無式的探索,我無意在幾個屬于不同時空的女子之間生拉硬拽,即使是藝術(shù)家和詩人這樣最具審美感受力的人,也未曾冥想如何去給美下個定義。
對于現(xiàn)代女人來說,漂亮容易美卻難,“化妝有助氣色,無助氣質(zhì)”的結(jié)論也早被作家三毛言中。但秋瑾的獨立與悲情式的抉擇,楊麗萍的執(zhí)著與堅守,和簡奧斯汀的以舍為得,讓她們脫穎而出。在美的詞典中,正是這樣一個個生動的個案,充實著記憶與現(xiàn)實的世界。證明每個女人都不一樣。有些皺紋磨礪成了對歲月無常的菲薄與抱怨,而她們則固結(jié)成巖,礪化為世事洞明。
有位美國女詩人,還寫過一首叫做《為美而死》的詩:
我為美而死/但是還未在我的墓里安息/又有個為真理而死的人/來躺在我的隔壁/他悄悄的問我為何而死/為了美/我說。
這位女詩人的名字叫艾米麗?迪金森(Emily Dickinson),此生她只留下一張照片,相貌平凡。但是,平靜的外表之下,卻流露出一種誘人的沉靜。她的目光,望向的是另一個世界,內(nèi)心之內(nèi)、塵世之外,一如她的詩歌,詮釋著女性為美而抉擇的堅毅。
現(xiàn)實中,也許沒有迪金森“為美而死”的悲壯,那何不為美而生,撇開利超越義,做一個美麗的女人,度一個審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