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毙抡n標提倡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將以往的“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明確提出學生應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事實上,我國語文教學的前輩先賢就十分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口語訓練,認為這是構成良好語文素質的重要內容。葉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寫過一篇題為《說話訓練》的文章。他把口語交際這件事看得極其重要,提出中小學畢業(yè)生往往有“羞澀不肯開口,開了口又含糊不清楚……沒有條理,又喜歡學人家說爛了的話”的缺點。他認為善于口語交際是指“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達”,說的話要“合于論理,出于至誠”。二三十年代,我國許多語文教育家如黎錦熙、劉大白、朱自清等,都很重視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問疑、發(fā)表、討論、辯說等方式經受口語鍛煉。
但是,在當今的農村中學,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和落實,并非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那么美好。有的教師把它當做教學的附庸、課堂的點綴,成了語文教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項內容。對于綜合性學習中的口語交際,許多教師更是直接忽略,或者只是提一提,說一說,不組織收集資料,開展活動。現針對這些情況來說說我在教學中的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范德比爾特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yè)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yè)的門檻?!笨梢?,自信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使人不斷迸出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自身潛能,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但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一些困難與失敗,自信心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挫傷。教師一定要善于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發(fā)現學生失落時,一定要找學生談心,多給學生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學生有了自信心,做什么事情都會更加積極主動。
二、激發(fā)學生想說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少一些責罵,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懲罰,多一些獎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帶著濃厚的興趣去體驗學習的樂趣。一個人無論干什么,只要對它有了興趣,那就成功了一半??谡Z交際教學也是如此,只有想辦法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才有可能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我有幾個辦法可以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一是教師要尊重學生,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好情境;三是對學生所說的話給予及時的﹑合理的評價,多給學生鼓勵。
三、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
1,開設口語交際課,有的放矢加強專項訓練。
現行語文教科書中,口語交際已形成獨立的系統(tǒng),與寫作、閱讀同時登上了大雅之堂??谡Z交際教學有別于讀寫教學,是一種獨立的有著特定教學目的的課型。教師要安排口語交際課作為訓練的主陣地??谡Z交際教學的關鍵是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與交際訓練相關的生活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激發(fā)學生交流欲望。教學組織形式上要努力擴大交際的“面”與“量”。為此,我們可在課堂上分小組來完成特定的會話活動。如把全班學生按優(yōu)、中、差比例合理搭配分組,并有意識地在各組中安排觀點相左的學生?;顒忧?,對各組的訓練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接著讓各組同學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完成會話任務,包括使用所有語言的和非言語的方式。后讓各組依次選位同學上臺輪流發(fā)言。臺上的同學說完后,等著回答別人的提問(提問要與所討論的主題和內容有關)。若是登臺者講過后無人提問,下一組對應的同學必須提個問題;若是提問偏、難,登臺者無法對答,登臺者可趁機反問或另請本組他人代答。這樣,各組都考慮到來自本組及他組不同方面的觀點,在交流思想中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獲得多方面的知識。
當然,口語課形式多樣,可適時變換,需強調的是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為使“雙向互動”落到實處,教學的組織者要淡化教師主體意識,直接參與,努力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課中要加強調控,發(fā)現學生交際中的疑難和困惑,要根據交際內容適當提示、補充,啟發(fā)學生自我解決。對學生在語言表達、聽說習慣、交際態(tài)度上出現的偏差,也應及時發(fā)現,并現場予以提醒、點撥和糾正,促進互動活動深入開展。
2.閱讀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閱讀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互動的過程,是師與生、生與生進行學習交往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口語交際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實際上,口語交際表達能力訓練中的幾個主要內容如復述、講述、交談、討論、演講、辯論、采訪等都可以同課堂的閱讀教學聯(lián)系起來。比如復述、講述的主要內容就可以直接從課本中來選取,討論、辯論也可就課文中某一個問題展開。另外,關于口語表達技巧的教學,我們也可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教材選入了幾篇展示說話藝術和辯證思維較強的文言文,如《兩小兒辯日》、《孫權勸學》、《公輸》、《唐雎不辱使命》等,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賞析文中的說話藝術,并進行課堂模擬,這比空洞的說教所達到的效果要強得多。
閱讀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的是師生平等互動的多邊對話關系,更利于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開放的語文課堂,使學生有充分展示個性的時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在關鍵處巧設問題,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給學生創(chuàng)造口頭表達的機會。同時也多讓學生提出議題,師生共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加深了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教師對課文的誦讀、講解、分析,對學生來說實際上就是最好的說話示范。朗讀、誦讀是將訴諸視覺的文字轉化為語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內容中心明確、條理清楚;表達上吐字清晰、表述簡明、抑揚頓挫;發(fā)現學生口語表達的毛病,隨時糾正。這些示范,能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寫作課上穿插口語交際訓練。
口語交際與寫作,都是表達和交流,是緊密相連的兩項基本能力,二者形式不同,但可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現行的教材都把寫作與口語交際安排在同一部分也正說明二者很難截然分開。“以聽引寫”、“以說引寫”,聽聽、說說、寫寫,很自然地將寫作與口語交際聯(lián)成一體。寫作前,教師要講授一定的寫作知識并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聽取這些指導本身就是在進行聽力練習。寫作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討論確立作文要表現的主題,引導學生談自己所選擇的題材及自己對文章的構思或進行口頭作文,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極好機會。而口語交際活動之后通常要求結合共同探討的問題在相互交流啟發(fā)的基礎上自擬題目作文,也是對學生作文的一大促進:既能避免作文無話可寫的通病,又調動了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在寫作課上,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習作講評,也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yōu)秀或有毛病的習作念給學生聽,讓他們比較優(yōu)劣,發(fā)現別人文章的優(yōu)缺點,由學生口頭發(fā)表意見,進行評議、修改。這既可提高學生聽話的評價鑒賞力,又可提高其發(fā)表議論的能力。
此外可在應用文寫作教學寫新聞和通訊時進行采訪訓練。將作文訓練置于言語交際的活動之中,從而更有效地鍛煉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交際是人類使用語言進行社會交際的最基本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要教師肯下工夫,多思考,就一定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