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磊
摘要: 培根是英國文藝時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論說文集Essays是英國文學中的經(jīng)典。其名篇“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被多次翻譯成中文,其中水天同的《論結(jié)婚與獨身》和何新的《論婚姻》兩篇譯文卻有較大的差異,本文將從語篇和語體的視角對這兩篇譯文進行對比分析,討論翻譯中影響作者翻譯行為的因素。
關(guān)鍵詞: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中譯本語篇語體
一、引言
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散文家。他的Essays是英國文學中的經(jīng)典,共有58篇。他的散文文筆優(yōu)美,充滿哲理,影響深遠。因此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廣為流傳?!癘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是培根散文集中的一篇,主要表達了其對婚姻和單身的見解。在國內(nèi),出現(xiàn)了多個版本的譯本,其中水天同的《論結(jié)婚與獨身》和何新的《論婚姻》兩篇譯文卻產(chǎn)生了較大的差異。本文將從語篇和語體的視角對這兩篇譯文進行對比分析。
二、語篇分析
所謂語篇分析法,主要指語篇分析中有關(guān)信息的銜接與連貫問題的分析方法。所謂銜接,就是將語句聚合在一起的語法及詞匯手段的統(tǒng)稱,是語篇表層的可見語言現(xiàn)象,它是語篇生成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語篇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謂連貫,就是詞語、小句、句群在概念、邏輯上合理、恰當?shù)剡B為一體的語篇特征?!保匦惴f)所以說,通過語篇分析可以評價譯文是否存在銜接和連貫上的問題,從而評價譯文的質(zhì)量。本文將對比分析這兩篇譯文,指出其中存在的語篇上的失誤。
1.銜接
不同語言的語篇使用的銜接手段是不同的。韓禮德和哈桑曾將英語的銜接手段分為五種: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漢語的語篇銜接手段主要有復現(xiàn)和省略兩種。原詞復現(xiàn)就是同一詞語在譯文中多次出現(xiàn)。省略主要體現(xiàn)在主語的省略和連接詞的省略上,所以在英譯漢時,譯者應該遵從漢語語篇的規(guī)范,適當?shù)貏h減英語原文的照應銜接和連接詞語。
(1)照應
英語中的照應主要有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人稱照應是通過運用人稱代詞、關(guān)系代詞、反身代詞和物主代詞達到語篇前后銜接的一種手段;指示照應是運用指示代詞達到語篇銜接的目的;比較照應是運用有比較意義的詞匯達到語篇銜接目的的手段。漢語中很少運用代詞,所以漢語往往是依托邏輯關(guān)系省略人稱照應的。
But the most ordinary cause of a single life,is liberty,especially in certain self-pleasing and humorous minds,which are so sensible of every restraint,as they will go near to think their girdles and garters,to be bonds and shackles.
水譯:然而獨身生活最普通的原因則是自由,尤其在某種自喜而且任性的人們方面為然,這些人對于各種的約束都很敏感,所以差不多連腰帶襪帶都覺得是鎖鏈似的。
何譯:有一種人過獨身生活是為了保持自由,以避免受約束于對家庭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但這種人,可能會認為腰帶和鞋帶,也難免是一種束縛呢!
漢語中沒有關(guān)系代詞一說,所以在翻譯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人稱代詞或者物主代詞代替。水譯將which譯為這些人,和前面的人們照應,何譯將which譯為這種人,和前面的有一種人照應,達到了銜接的目的,使譯文變得流暢。
(2)替代
在英語中常常會使用“they”,“do”,“one”,“the same”等詞代替上文提到的內(nèi)容,而漢語往往通過原詞重復或“的”字結(jié)構(gòu)等手段達到銜接的目的。
He that hath wife and children hath given hostages to fortune;for they are impediments to great enterprises,either of virtue or mischief.
水譯:有妻與子的人已經(jīng)向命運之神交了抵押品了;因為妻與子是大事底阻撓物,無論是大善舉或大惡行。
何譯:成了家的人,可以說對命運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為家庭難免拖累事業(yè),使人的許多報復難以實現(xiàn)。
在這句中,原文用they來代替wife and children。水譯重復了妻與子替代they。而何譯在開始譯為成了家,后面又譯為家庭。他沒有很好地遵守替代的原則,成了家和家庭的意思并不相同。
(3)省略
英漢兩種語言中的省略現(xiàn)象可大致分為名詞性省略、動詞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3種。省略與英語以形合為主,漢語以意合為主的結(jié)論并不矛盾。對英語來說,省略是形合的補充;對漢語來說,省略是對意合的補充。就省略而言,由于英語是以形合為主的語言,因而英語中的省略多數(shù)伴隨著形態(tài)或形式上的標記,可以從形式上看得出來。漢語是以意合為主的語言,省略在很大程度上與所表達的意義有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漢語的省略只求達意。只要能達意,省略的時候不但不考慮語法,反而也不考慮邏輯。
Wives are young mens mistresses;companions for middle age;and old mens nurses.So as a man may have a quarrel to marry,when he will.
水譯: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侶,老年人的看護。所以一個人只要他愿意,任何時候都有娶妻的理由。
何譯: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暮年時代的守護。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有合適的對象,任何時候結(jié)婚都是有道理的。
水譯和何譯都將原文的排比句翻譯出來,但是何譯對后半句的理解與原文有差異?!癮 man may have a quarrel to marry,when he will”后面省略了“marry”,意思是只要一個人原意,任何時候都可以結(jié)婚,何新譯為“只要有合適的對象”,與原文差別很大。
(4)連接
漢語以隱性銜接為主,即句子間或段落問的語義聯(lián)系不是靠連接詞語為紐帶直接顯示出來的,而是通過句子與句子或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及語句的先后序列間接地表現(xiàn)出來的。英語中,語篇連接成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顯性的,即按照語義關(guān)系用連接詞將各個成分連接起來。
Some there are,who though they lead a single life,yet their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and account future times impertinences.Nay,there are some other,that account wife and children,but as bills of charges.Nay more,there are some foolish rich covetous men,that take a pride,in having no children,because they may be thought so much the richer.
水譯:有些人雖然過的是獨身生活,他們的思想?yún)s僅限于自身,把將來認為無關(guān)緊要。并且有些人把妻與子認為僅僅是幾項開銷。尤有甚者,有些愚而富的慳吝人竟以無子嗣自豪,以為如此則他們在別人眼中更顯得富有了。
何譯:有的人在結(jié)婚后仍然愿意過獨身生活。因為他們不喜歡家庭,把妻子兒女看作經(jīng)濟上的累贅。還有一些富人甚至以無子嗣為自豪。也許他們是擔心,一旦有了子女就瓜分現(xiàn)有的財產(chǎn)吧。
原文這里是三個排比句并列,意思一層一層遞進。水天同的翻譯完全按照原文的結(jié)構(gòu)翻譯,較好地體現(xiàn)了原文排比句的結(jié)構(gòu)。這里原文是三句并列結(jié)構(gòu),何譯歸納為兩句,失去了原句的韻律,在連接上沒有體現(xiàn)原文的結(jié)構(gòu)。
(5)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主要采用詞匯的重復或反復作為篇章連貫、語句流暢的手段。翻譯時,譯者對于原文所采取的詞匯重復的銜接方式,應以相應的方式進行體現(xiàn),這樣才能體現(xiàn)原文的銜接。
Unmarried men are best friends,best masters,best servants,but not always best subjects,for they are light to run away,and almost all fugitives are of that condition.
水譯:獨身的人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但是并非最好的臣民;因為他們很容易逃跑,差不多所有的逃人都是獨身的。
何譯:實際上,獨身者也許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但很難成為最好的公民。因為他們隨時可以遷逃,所以差不多一切流竄犯都是無家者。
此句中,原作者重復了四次best,但是這樣的重復并沒有使原文顯得啰唆冗長。相反,這種重復使文章前后連貫,更好地表達了作者對獨身者身份的界定,惋惜他們并非最好的臣民這一身份。兩位譯者都體察到了原文中重復best所帶來的這種修辭效果,而且用詞匯重復的方法再現(xiàn)了這一修辭效果,很好地再現(xiàn)了原文的詞匯銜接手段。
以上從語篇銜接的角度對水天同和何新的譯文進行了對比和分析。兩位譯者主要采用了原詞復現(xiàn)的方法達到語篇銜接的目的,而且都達到了預期銜接的目的。
2.連貫
連貫是書面表達中句子排列組合的規(guī)則及加強語言聯(lián)系與銜接使之更為通暢的方法。它的三個條件是:統(tǒng)一的話題、合理的順序、前后的呼應。連貫手段則依靠語言使用者感知到的概念或意義將各個語段聯(lián)系起來,因此,可以說銜接是連貫的表層表達,它將隱含的概念關(guān)系或邏輯關(guān)系顯性化。
It is often seen that bad husbands,have very good wives;whether it be,that it raiseth the price of their husbands kindness,when it comes;or that the wives take a pride in their patience.But this never fails,if the bad husbands were of their own choosing,against their friends consent;for then they will be sure to make good their own folly.
水譯:常見不良的丈夫多有很好的妻子;其原因也許是因為這種丈夫底好處在偶爾出現(xiàn)的時候更顯得可貴,也許是因為做妻子的以自己的耐心自豪。但是這一點是永遠不錯的,就是這些不良的丈夫必須是做妻子的不顧親友之可否而自己選擇的,因為如此她們就一定非補救自己的失策不可也。
何譯:美滿的婚姻是難得一遇的。??梢姷皆S多不出色的丈夫卻有一位美麗的妻子。這莫非是因為這種丈夫由于具有不多的優(yōu)點而更值得被珍視嗎?也許因為伴隨這種丈夫,將可以考驗一個婦人的忍耐精神吧?如果這種婚姻出自一個女人的自愿選擇,甚至是不顧親友的勸告而選擇的,那么就讓她自己去品嘗這枚果實的滋味吧。
原文中“bad husbands”和“good wives”是相互對應的。水譯為不良的丈夫和很好的妻子,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種對應關(guān)系。何譯為不出色的丈夫和美麗的妻子,這在意思上并沒有很好的對應關(guān)系?!癎ood wives”到底是指“好的妻子”還是“美麗的妻子”?從“good”的意思來看應該是“好”的意思,所以“good wives”翻譯成“好的妻子”是可取的,而“好的妻子”也可以是不美麗的,“美麗”并不一定涵蓋“好”。何譯的這句話沒有體現(xiàn)連貫的語篇特點。
三、語體分析
從原作語言特點來看,原文中使用古英語詞匯,如:maketh,hath,raiseth,unto,nay等。還引用了拉丁文的典故如 vetulan suam practulit immortalitati。有些地方還蘊藏著巧妙地修辭如 girdles and garters,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富于深刻的比喻。培根處于古英語向近代英語過渡的時代,從原作結(jié)構(gòu)特點上看: 整齊緊湊,細密嚴謹,層次井然,句子工整,善用排比。
看兩個譯本的語言,水天同采用的語言是20世紀30年代的白話文夾雜文言文,譯文以白話為主,其中反復出現(xiàn)如“底”、“也”、“竊”、“之”等文言詞。這些文言詞語有助于表現(xiàn)培根古樸典雅、洗練華美的寫作風格,同時也為譯文增色不少。水天同曾在“譯例”中說道,他的譯文以白話為主,然而亦用文言文,培根之文時而平易樸質(zhì),時而雍容典雅之故也。譯者抱定傳達原作意思之宗旨。從水天同的這篇譯文來看,也正好遵循了他的宗旨。
何新的譯文全部使用白話文,通俗易懂,偏向口語風格,還加入解釋性的話。與水天同的譯文相比,何新的譯文顯得缺乏文采。雖然何新有獨特的見解和風格,但是反映不出原文中培根的語言和風格,不符合說理散文的特點。
風格是可譯的,最能表現(xiàn)譯文風格的是譯者使用的語言。培根的散文簡潔凝練,說理透徹,富于哲理。何新的譯文任意性過大,隨意增加原文中沒有的意思,出現(xiàn)過多解釋性的話語,不合乎說理文的特點。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比較水天同和何新的兩個譯本,水天同基本上是按照原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翻譯的,何新沒有嚴格按照原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翻譯,而是按照理解組織全文。
總的看來,水譯在某些地方過于注重內(nèi)容,比較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有些地方處理得生硬、突兀,有待改進。何新沒有體現(xiàn)原文的風格,也不能體現(xiàn)原文的韻味。
四、結(jié)語
通過語篇和語體的分析,我們看出,水天同的譯文明顯好于何新的譯文,對原作的忠實也使得水天同的譯本更好地體現(xiàn)了原作的風格。一篇文學譯文要盡量忠實于原文,準確表達原文的思想內(nèi)容,只有忠實原文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原作的風格。
參考文獻:
[1]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ida,Eugene A.&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溫秀穎.翻譯批評-從理論到實踐[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5]喻云跟.英美名著翻譯比較[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周玉忠.英美文學&翻譯研究[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