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華 汪紅霞 袁書萍
摘要: 本文闡述了安徽新華學院對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內容與方式進行的探索,以及從按專業(yè)分類指導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建立科學的學生考評體系、建立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執(zhí)行開放式的管理與運行機制等幾個方面展開的教學改革,并介紹了教改成效。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計算機基礎教育教改措施
1.引言
安徽新華學院的計算機教育分為計算機專業(yè)教育和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目前我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大約占總人數的90%之多,他們只需要接受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只有占總人數10%不到的學生接受相對全面的計算機專業(yè)教育。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fā)展與普及,目前大學生入校時的計算機水平已不再是零起點。據對我校最近一屆學生問卷調查顯示,除了一些來自邊遠山區(qū)或貧困家庭的學生進入大學之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外,絕大部分高中畢業(yè)生都或多或少接觸過計算機,但他們使用計算機主要局限于上網聊天和玩游戲。因此,我校大學一年級的《計算機文化基礎》(針對??疲?、《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程序設計》(針對本科)仍然處于掃盲和打基礎階段。但這種計算機掃盲教育已不同于以前,增加計算機入門課程的內容和深度時不我待,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要將深層次的道理詮釋給學生。目前我們教研室主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打好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
2.教改措施
目前的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不僅是學知識、傳技能,更應注重學生如下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如何有效地學習,如何有激情和好奇心地學習,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如何喜歡別人,如何形成很好的修養(yǎng)被別人喜歡,同時也要訓練學生的左右腦,不僅要有嚴密的數學推理能力,而且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
2.1改革課程設置。
為了達到以上教育目標,安徽新華學院是將本??品珠_,本科又根據一類學科進行分類,??扑袑I(yè)統(tǒng)一開設《計算機文化基礎》;本科專業(yè)分為理工類、文管藥藝兩類,針對這兩種類型,均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分兩學期開設,分別放在大學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第一學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學期學習“程序設計”,第二學期的程序設計則根據專業(yè)的不同而不同,理工類專業(yè)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文管藥藝專業(yè)學習VisualBasic程序設計。同時根據各個專業(yè)的需求不同,實施“計算機公共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專業(yè)結合應用”的教學結構,在完成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后,還將開設針對各個專業(yè)的其他計算機課程,從而滿足學生多樣化、專業(yè)化的教育需求。
2.2改革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學生已經有計算機使用基礎,像上網、QQ聊天、簡單文字處理等內容大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經熟練掌握,即使沒有學過的學生也很容易通過自學掌握,沒有必要再花時間講解。而有些內容學生們自以為容易,卻無法很好地掌握,如文件夾的操作、格式工具刷的使用等,這些就應該仔細講解。對于那些學生根本不重視,但又特別重要的內容,老師則要更加關注。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教學內容,我校不僅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實驗大綱,而且編寫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自編計算機公共基礎教材。
2.3改革考評方式。
我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實行以證代考的考評制度。??茖W生在學習完《計算機文化基礎》后,必須參加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一級考試成績即作為他們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本科學生在學習完《計算機應用基礎與程序設計》后,必須參加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二級考試成績即作為他們這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對于本專科學生都要求他們必須拿到相應等級考試證書,如果學生沒有拿到規(guī)定的證書,則不能順利畢業(yè)。
2.4建立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執(zhí)行開放式的管理與運行機制。
在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中,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互為依存條件,實驗教學在整個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教學中至關重要,只有認真做好實驗教學才能使整個計算機基礎教學做到“授人以漁”。因此,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分類分層次培養(yǎng)的教學體系,要為每一位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大學生提供基本驗證性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和研究創(chuàng)新型實驗,以造就真正的應用型本專科人才。
3.結語
著名的市場經濟理論奠基人、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提出用供求關系這只無形的手來自動調節(jié)市場。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體系也存在這樣的關系,各專業(yè)學生渴望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是需求,提供適應現代需求的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體系就是供應。民辦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計算機技術的高速度迅猛發(fā)展,迫使我們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引下,不斷探索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方法,為民辦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網站.http://www.zlgc.org/.
[3]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組委會.大學計算機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2011[M].杭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萬家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與實踐探討.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