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林怡
時光匆匆,白駒過隙,一晃實施高效課堂已經(jīng)半年有余,回顧自己這半年來的工作,有成績也有失誤,喜悅過也徘徊過,但經(jīng)過不懈努力和反思,我逐漸體味到了高效的樂趣。
自從我被確定為實驗教師后,我堅持拜讀有關高效課堂的資料,從中,我讀到了不少教育大師、名師的先進事跡,讓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了洗禮,也讓我看到了“三尺講臺”也能舞出人生的燦爛,更讓我堅定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信念和成為優(yōu)秀教師、更好奉獻教育的追求??吹揭恍┙逃麕煹慕虒W案例,仿佛親臨課堂,不僅得到了與名師切磋的快樂,而且使我的教學思路開闊了,教學方法靈活了,教學理念更新了。
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我總是覺得課堂不講,講得不深,我不放心;學生作業(yè)布置的少,練不到位,我不放心;課后差生輔導跟不上,我不放心……如此這般,一天忙得不亦樂乎,課堂——作業(yè)——差生,可是效果平平,質量忽高忽低。自從實施高效課堂以來,我先放開手腳,從課本入手,不斷探索,深入研究教材體系,研究教材在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不斷挖掘教材的內涵,這讓我不再以純文本的形式去教文本的東西,而是盡力讓教材彰顯其生命力。針對教材,也促使我不斷思索,研究學生群體及特殊個體,和同行一起探索,去尋找到恰當?shù)膶W習策略和記憶方法。
雖然我赴山東名校進行了現(xiàn)場觀摩,與名師零距離接觸,但做起來還是和他們的距離很大。隨著課改力度的加大,高效課堂的實施,反饋課堂的得與失顯得尤為重要,多少個課后,我靜靜地坐著,課堂的片斷像放電影似的重現(xiàn)在我的腦海,從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到反思課堂上自己的不足、得失;從學生的眼神、表情、神態(tài)及心理變化,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語言魅力、語言凝練程度,以及時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樂趣。一次次的課后反思,更促使我自我反省,不斷探索,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研究適合自己、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終于學生成了課堂上的真正主人,而我僅僅充當了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導員。如今,我能嫻熟地駕馭課堂,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享受著高效帶來的快樂。
但是,因為實驗時間較短,在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當中還存在著下列問題:
1. 學生不會質疑問難,課堂上提不出有意義的問題
曾記得我在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主持人問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校長:你認為學校應給予學生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學會質疑。是的,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習慣了盲目順從,習慣了崇拜權威,習慣于背誦答案,習慣于不善思辨,很多有疑點的問題,都不去質疑,從而糾錯能力很差。在課堂上,我說“零不能做除數(shù)”,但為什么?卻沒有人提出來,更沒有人說出理由;在課堂上,我有意引導,讓學生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但效果不大,能提出問題的不多,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的更是寥寥無幾。
2. 個別學生沒有真正自主學習,有些小組的互動流于形式
有效的互動是精彩課堂生成的核心,而學生能真正自主學習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課堂的互動必須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但在有些課堂上,盡管教師精心設計了問題,適時恰當?shù)攸c撥誘導,不失時機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還是有個別學生沒有融入到學習當中去,看起來課堂氣氛活躍,討論得很熱鬧,但是效果參差不齊,還有待于進一步努力。
總之,實施高效課堂以來,我總是滿懷信心地走進教室,意氣風發(fā)地走出教室,真正踏上了研究型的教學之路。高效課堂——它就像一座燈塔,指給我前進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是我不斷進取的力量源泉。
(崇信縣城區(qū)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