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孩子的感知與記憶
文 馬亞偉
我家對門的小兩口,特別愛吵架。有一次,夫妻倆又吵得驚天動地,幾個鄰居過去勸。他們的孩子剛兩個月大,正睡在襁褓里。我們都說:“別吵了,這樣對孩子多不好!”女人氣呼呼地說:“沒事,孩子聽不見,她還不記事呢!”
其實不然。有關專家分析說,即使孩子在母親的肚子里,潛意識里也能感知到母親對他的感情。母親的喜惡,會傳遞給孩子很多信息。孩子對這些信息會產生記憶。所以,現(xiàn)在提倡的“胎教”,是有道理的。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就把孩子當做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記憶的人,好好愛他。愛會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孩子。
英國有一對夫婦,生了一對龍鳳胎。因為早產,女兒活了下來。不幸的是,兒子經過醫(yī)生搶救,被醫(yī)生宣判了死亡。母親抱著死去的兒子,溫柔地撫摸著他,不停地跟他講話,持續(xù)了兩個小時,兒子竟然開始出現(xiàn)生命體征。醫(yī)生連呼“難以置信!”
這位母親說,早在懷孕期間,她每天都對著肚子告訴孩子,他有愛他的爸爸媽媽,他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家。正是因為這樣,才早早建立了母子溝通的橋梁。通過愛的橋梁,母親把孩子拉回了人間。
孩子雖小,也有了感知能力,他能夠默默識別母親的愛。靠著孩子潛意識里愛的的記憶,他能夠與母親心有靈犀。
孩子的感知和記憶,早得讓你無法想象。所以,別以為他們小就什么都不懂、不記得。
不妨讓孩子玩玩“臟”游戲
文 李應洪
一朋友很困惑,他說:“我們從不吝惜給孩子買玩具,但他對許多玩具都沒有較大的興趣,就是愛玩沙和土,總也玩不夠,常常弄得臟兮兮的。”
其實沙和土是柔軟的自然物,親近這些自然物,對孩子的身心只有好處沒有害處。孩子玩沙玩土的時候很開心,可見有愉悅身心的作用。孩子玩的時候總是不停地活動,既能活動身體,又能發(fā)展動手能力。還有就是變著花樣玩,玩出情節(jié)來,這就是在體驗、在動腦,充分發(fā)揮了創(chuàng)造性。
現(xiàn)在的幼兒園里也普遍重視玩沙、玩泥巴游戲,尤其是西方國家幼兒園,幾乎必備玩沙區(qū)和玩泥區(qū)。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玩沙、玩泥巴有很多優(yōu)越性,對孩子有諸多好處。
所以,可以多讓孩子玩玩“臟”游戲。
收納玩具的小經驗
文 孫凝淦
1.把最常用的玩具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玩具整理的分類上切忌太過仔細,因為時間一久,媽媽自己都忘了放在哪里。每個寶寶都有天天不離手的玩具,體積小,且寶寶走到哪兒丟到哪兒。平時收納時,要擺在顯眼的位置,方便大人拿取或收納。
2.分散玩具“游戲地”
將玩具“散布”在家的多個地點要比集中擺放在一起好。這樣更可以提高玩具的利用效率。不同的玩具適合在不同的地方玩,比如遙控車最好放在室外玩,而附有組件的玩具(如積木、拼圖等)則適合在桌上或小地毯上玩。
3.巧妙循環(huán)保持新鮮感
太多的玩具對孩子來說是過度刺激,沒有辦法達到預期的玩耍效果。那就不妨暫時收藏起一部分,然后每過幾個禮拜再取出做一下“循環(huán)”。頻繁進行“玩具循環(huán)”時,孩子才能永遠保持一種新鮮感。
4.尊重孩子的意見
整理玩具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能強迫或者威脅,特別是丟棄玩具時應跟孩子說清楚為何丟棄的道理,力求爭取他的同意。至于那些雖然“過時”,但孩子仍然珍愛并堅決表示不愿處理掉的舊玩具,不妨保留幾件。
5.玩具陳列有規(guī)則
寶寶最常玩的東西放在寶寶可以自由取放之處,只有孩子能自己拿到他要用的東西,才能日趨獨立。玩具的排列也講究規(guī)則,比如要將較重的玩具放在底層,這樣當孩子去拿的時候,才不會砸到他;而容易搞臟的活動用品(顏料、蠟筆、黏土、彩色筆)應該放在上層,寶寶才不會隨意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