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龍
近日遇到一個朋友的兒子,20多歲,因鼻竇炎到醫(yī)院做檢查,結果,卻在頭顱的核磁片子上,偶然發(fā)現(xiàn)腦子里長了一個腫瘤。
醫(yī)生說,需要馬上住院,立即開刀,不然,說不定會有生命危險。
在我的博客里,有位網(wǎng)友問:
紀醫(yī)生,你好!我姐今年30歲。4月底檢查出良性腦膜瘤,已有雞蛋大小了,左眼已經完全失明了,現(xiàn)在右眼也開始視力下降。由于是長在大腦主要血管附近,醫(yī)生說很危險。請問,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延長壽命???或是不讓視力繼續(xù)下降?
這兩位朋友和家人都是被偶然發(fā)現(xiàn)的腦膜瘤攪亂了生活。
我們先來看看什么叫腦膜瘤。從腦膜上的細胞長出的腫瘤叫做腦膜瘤。
總的來說,從醫(yī)生多年的經驗看,多數(shù)腦膜瘤是良性腫瘤,是可以治愈的。從這一點來說,腦膜瘤不必大驚小怪。但是,既然是瘤子,總得治療吧。如何正確治療(既不過度又能治好)腦膜瘤,就需要你有一點基本的醫(yī)學知識了。
腦膜在哪兒
一般人的感覺都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部位就數(shù)腦了。這是對的。從腦部保護“措施”的壁壘森嚴中可以看出這一點。腦部從外向內依次有:頭皮、顱骨、腦膜3個“保護機構”。其中單就腦膜來說,又由3層結構組成:
1、外層:為硬腦膜。厚而堅韌,有神經血管,主要由縱行的膠原纖維組成,有保護和支持腦的功能;
2、中層:為蛛網(wǎng)膜。是疏松成網(wǎng)狀的透明薄膜,其下的間隙稱蛛網(wǎng)膜下腔,腔內充滿腦脊液,膜薄而透明,無血管,在顱頂部形成顆粒狀突起,伸入硬腦膜靜脈竇內,腦脊液主要由此進入血液;
3、內層:為腦軟膜。緊貼于腦表面,有豐富的血管,能伴隨血管深入腦和脊髓組織,進行營養(yǎng)代謝作用,并參與組成腦室的脈絡叢,產生腦脊液。
3層結構猶如一件優(yōu)質的棉襖包繞在腦的表面,起到保護腦、營養(yǎng)腦、調節(jié)腦的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腦膜就沒有腦的存活。
腦膜瘤的特點
在腦部所有的腫瘤中,膠質瘤是最多見的,其次就是腦膜瘤,因此,我們說腦膜瘤屬于很常見的腫瘤。
從年齡上看,腦膜瘤在成年人較多,老年與兒童較少,嬰幼兒更少。
腦膜瘤又一個特點是女性多于男性,這是與多數(shù)腫瘤不一樣的地方,至于為什么,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從腦膜瘤生長的部位來看,最多見的是腦頂部的表面(矢狀竇旁、大腦鐮旁),其次是腦底部(蝶骨嵴、鞍結節(jié)、溴溝、小腦橋腦角與小腦幕等)。
值得提醒的是,腦膜瘤可以“跑出”腦膜的部位,見于顱骨板障、額竇、鼻腔、頭皮下或頸部,這種腦外的腦膜瘤是異位,千萬不要當成惡性轉移。
腦膜瘤多數(shù)為一個(單發(fā)),少見的有多發(fā)的,2個、3個甚至多達幾十個,散在于同一部位。這時也不要當成是惡性的表現(xiàn)。
腦膜瘤最多的感覺是頭痛。這是由于腦子被堅硬的顱骨緊緊包繞和保護著,當腦膜瘤個體較小時(幾厘米以下),顱骨內的壓力還不大,這時一般不會有感覺,只有當瘤子慢慢長大(幾個厘米以上)時,顱骨內容納不了了,壓力增大,就會出現(xiàn)頭痛。
發(fā)現(xiàn)腦膜瘤怎么辦
20年前(好遙遠,可見腦膜瘤不是什么新病、“奇”?。揖蛯装倮X膜瘤進行過分析(見《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95年第04期),總結過腦膜瘤的一些特點??偟膩碚f,腦膜瘤的臨床特點是發(fā)病緩、病程長。不同部位腦膜瘤可有不同,因成年人發(fā)病較多,故凡成年人有慢性頭痛、精神改變、癲癇,一側或兩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共濟失調,或有局限性顱骨包塊等,都應該警惕,可能是在提醒你有腦膜瘤的可能。拖的時間越長,癥狀越多。
一旦發(fā)現(xiàn)腦膜瘤,應對措施大致有3種情況:
1、如果是查體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并且自己沒有感覺,可以隔3~6個月復查(CT掃描或核磁掃描都可以),看看瘤子是長大了,還是不長,或者縮小了。然后,再決定如何治療。因為你沒有感覺,說明瘤子還不大,或者生長很慢,不要急急忙忙地就采用不合適的方法治療,不合適的治療方法反而不利。有人的腦膜瘤可以一輩子不長大的。
2、如果有頭痛癥狀,然后去醫(yī)院檢查頭部CT或核磁,發(fā)現(xiàn)有腦膜瘤時,說明瘤子長大了,并且壓迫了腦部組織,出現(xiàn)了頭痛,這時就需要治療。
腦膜瘤的治療分為手術切除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有多種方法(如伽馬刀、X刀等照射方法),到底采用哪種方法,絕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要參考年齡、性別、癥狀輕重、瘤子部位、瘤子大小、瘤子生長的快慢等多個因素綜合分析后選擇的。千萬不要輕易決定采用何種方法。自己拿不定主意時,可以多找?guī)准裔t(yī)院看看為好。
3、對確屬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腦膜瘤,或極少數(shù)惡性腦膜瘤患者,不必要強行手術。這時,僅作減壓性手術,然后采用非手術治療,得以延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