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行 曹杰旺 王勇
摘要: 本研究以57位安徽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的培訓需求,用于指導淮南師范學院外語系制訂“國培計劃——安徽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短期培訓項目”實施方案,也可為我省承擔此類項目的相關院所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需求
一、研究背景
為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教師〔2010〕4號)“重視培訓項目的前期調研,針對培訓對象的需求研制培訓方案”的要求,并根據(jù)《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組織實施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安徽省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2010)的通知》(皖教師〔2010〕14號),淮南師范學院外語系針對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設計了“學員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目的是了解我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的現(xiàn)狀和需求,為制定合適的培訓目標、培訓模式、培訓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提供信息保障,為提高培訓質量提供前期信息支持,并為我系及我省其他高校承擔后續(xù)“國培計劃”培訓任務提供參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采集數(shù)據(jù),獲取有說服力的證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我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需求。問卷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開放性問題。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參加由淮南師范學院外語系及繼續(xù)教育學院共同承擔的“國培計劃(2011)”——安徽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短期培訓項目的57名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他們分別來自安徽省淮南、蚌埠、亳州、六安、池州、淮北、宿州、蚌埠、安慶、宣城十個地區(qū)的農村小學。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向參加此次培訓的學員發(fā)放問卷57份,回收49份,涵蓋學員基本信息、既往參與培訓情況、日常教科研情況、新課程改革、培訓需求五大板塊方面的內容,本文僅討論既往參與培訓情況和培訓需求方面的內容。
(一)既往參與培訓情況
1.以前參加的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次數(shù)
本研究對學員以前參加的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次數(shù)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參加本次培訓的學員以前參加的培訓的類型較多,以教育部門組織的教師培訓和學校組織安排的校本培訓或掛職進修為主。
3.學員所在學校校本培訓的方式
本研究對學員所在學校校本培訓采用的方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學員所在的學校的校本培訓主要采用個人自修的方式進行,集體培訓主要以專題講座和團隊研討的形式進行,絕大多數(shù)學校還不能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培訓。
(二)本次培訓需求
1.培訓內容
本研究就培訓內容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4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文本解讀、課堂教學技能(教學法、語音、簡筆畫、課件制作等)、語音強化專題、教科研寫作專題、課堂有效性專題五個項目中,學員最希望得到培訓的內容是課堂教學技能,其次是課堂有效性和語音強化。大多數(shù)學員對教科研寫作和文本解讀興致不高。
2.小學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最需要獲得的知識
本研究就小學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最需要獲得的知識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5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學員們認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最需要獲得的知識為學科專業(yè)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方面的知識。
3.學員在教學中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
本研究對學員在教學中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6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84%的學員在以前的教學中從不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3.92%的學員在課外活動中使用;11.76%的學員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使用;76.47%的學員在公開課或研究課中使用。
4.學員課件來源
本研究對學員課件來源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7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31.67%的學員的教學設計和技術制作均由自己獨立完成;40.00%的學員的教學設計由自己獨立完成,技術部分與他人合作;21.67%的學員的教學設計由自己獨立完成,技術部分完全委托他人完成;6.67%的學員的教學設計和技術制作部分均委托他人完成。
5.學員在運用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教學時遇到的主要困難
本研究對運用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教學時遇到的主要困難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8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11.32%的學員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缺少準備時間;28.30%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學知識;27.36%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學硬件設施;33.02%的是缺少信息化教學軟件(平臺和資源)。
6.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教育教學專業(yè)能力
本研究對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專業(yè)能力方面比較欠缺的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9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問卷列舉的十項能力當中,有50%左右的學員認為,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在分析處理教學內容與整合教材的能力、多媒體與信息網(wǎng)絡的應用能力和設計教學模式與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方面比較欠缺。有20%~30%的學員認為,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在運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評價能力、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與監(jiān)控能力、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創(chuàng)新教育能力、教育科研和論文撰寫能力、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能力方面有欠缺。絕大多數(shù)學員認為,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在人際交往與師生溝通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兩方面比較突出。
7.學員在教學中亟待提高的能力
本研究就學員在教學中亟待提高的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0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65.31%的學員認為自己在教學中的多媒體、信息網(wǎng)絡的應用能力亟待提高;40%~50%的學員認為自己在教學中的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能力、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創(chuàng)新教育能力、分析處理教學內容與整合課程教材的能力及設計教學模式與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亟待提高;22.45%的學員認為自己在教學中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亟待提高。
8.目前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研究對目前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60%左右的學員認為,目前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研意識與能力薄弱、教學方法單一和缺乏專家引領;48.98%的學員認為,目前的主要問題是知識結構狹窄;40.82%的學員認為,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教育觀念陳舊。
9.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的內容的側重點
本研究就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內容的側重點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81.63%的學員認為,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內容應為技能和知識并重。
10.目前適合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教學形式
本研究對目前適合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教學形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3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在案例評析、教學觀摩與實踐、專題講座、教學論壇、經驗交流、自主研修、課題研究、讀書指導和其他等九種形式中,學員們普遍認為,教學觀摩與實踐、經驗交流、案例評析和專題講座是最適合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教學形式,學員對自主研修、教學論壇、課題研究、讀書指導等培訓形式的興趣不高。
11.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
本研究對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4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學員認為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為觀摩教學(觀課、議課)、上示范課和名師引領。
12.理想的培訓模式
本研究就理想的培訓模式(時間)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5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就培訓時間而言,58.33%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學期;22.92%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年;16.67%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周;還有2.08%的學員沒有明確選擇。
本研究就理想的培訓模式(規(guī)模)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6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1.74%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規(guī)模應為20-50人;23.91%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規(guī)模應為10-20人;認為理想的培訓規(guī)模應不超過10人或超過50人的學員比例均為2.17%。
13.學員最喜歡的培訓形式
本研究就學員最喜歡的培訓形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7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學員最喜歡的培訓形式為:課例觀摩、經驗分享和案例教學,其次為技能訓練、參觀考察和專題講座,對研討會及其他形式興致不高。
14.學員最喜歡的培訓授課教師類型
本研究就學員最喜歡的授課教師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8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學員最喜歡的授課教師為一線骨干教師,其次為教科研人員,對高校教授、課改專家、教材編寫者及其他人員的授課興致不高。
15.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就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19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72.88%的學員認為,培訓課程與師資是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16.95%的學員認為,培訓管理和服務是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10.17%的學員認為,食宿條件是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16.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培訓的期待
本研究就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培訓的期待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20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學員參加培訓最想獲得技巧和技術,其次分別是獲得適用的新知識、理順模糊概念、獲得新理念和幫助對過去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
17.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
本研究就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對學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圖2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35名學員認為,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是學習英語的習慣沒養(yǎng)成,占全體學員的71.43%;23名學員認為,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是學習內容多,占全體學員的46.94%;認為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是學生不喜歡學習英語、教材難、考試壓力大或其他方面的學員數(shù)量并不多。
五、需求分析與對策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對培訓的需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迫切需要培訓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超出一半的教師以前從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參加過不同類型的培訓,但培訓的規(guī)格與時間不夠;校本培訓多以個人自修的方式進行。就培訓時間而言,58.33%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學期;22.92%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年;就培訓規(guī)模而言,71.71%的學員認為,理想的培訓規(guī)模應為20-50人。
因此,我們建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制訂相關培訓政策及培訓計劃,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進行經常性高規(guī)格的培訓,理想的培訓時間為一學期一年。
(二)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急需的培訓內容
1.學科專業(yè)知識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最需要獲得的知識為學科專業(yè)知識。
由于我國小學開設外語課的時間較晚,1998年,全國27個省、市、區(qū)不同程度地開設了小學外語課,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和《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文件,要求2001年秋季開始全國城市和縣級小學將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小學三年級逐步開設英語課程,為了解決小學師資嚴重不足、師資水平不達標問題,各地教育部門采取了轉崗、整合、調配和培養(yǎng)等措施。調查顯示,本研究調查的學員中,有65.31%的教師不是英語專業(yè)出身,缺乏系統(tǒng)的英語學科專業(yè)知識;近一半學員認為,自身知識結構狹窄,最需要獲得學科專業(yè)知識。
因此,我們建議,在培訓中要開設學科專業(yè)知識課程引導學員拓展知識結構,彌補學員在學科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嚴重不足。
2.現(xiàn)代教育技術
調查顯示,農村小學缺少信息化教學硬件設施、教學軟件(平臺和資源),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只能在非常態(tài)情況下使用,絕大多數(shù)教師還不能在日常教學中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大部分教師還不能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完成課件制作,還有一部分教師因缺少信息化教學知識而不能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教學,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多媒體、信息網(wǎng)絡應用能力最為欠缺,亟待提高。
因此,我們建議,一方面應該開設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相關的課程,提高培訓學員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信息化教學的能力,另一方面建議政府財政增加投入,幫助農村中小學校改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條件,增進教育公平。
3.課堂教學技能方面的內容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員最希望得到課堂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同時,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對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難點持不同意見、確定英語教學目標的依據(jù)不統(tǒng)一、教學方法比較傳統(tǒng)與單一(仍以熟記+練習、講解分析、不斷重復和背誦記憶為主)、業(yè)務能力不能完全適應新課程改革、不能完全適應新教材,不能科學并有效地運用教材、缺少教學配套資料、缺少新課程教學設計范例、缺少處理教學內容與整合教材的能力、缺少設計教學模式與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
因此,我們建議開設與基礎教育政策、新課程標準、國內外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趨勢方面的專題講座;開設有關設計教學模式與實施教學方案和新教材使用的專題講座,并進行有關新教材使用的教學觀摩與研討、經驗交流和案例評析;建議相關教育部門與學校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教學配套資料,并組織編纂新課程設計范例共小學英語教師參考。81.63%學員希望培訓內容能技能和知識并重,因此,培訓內容安排應以“技能與知識并重”為原則,聘請一線教師和專家為學員開設不同課堂教學技能、課堂有效性和語音教學的講座和示范課。
4.學習指導方面的內容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員認為,學生最大的學習困難是學習英語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同時,由于新形勢下,農村留守兒童具有特殊的心理特點,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急需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建議,聘請一線教師為學員開設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講座或示范課,聘請專門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專家為學員開設農村留守兒童常見問題及其對策方面的講座。
(三)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希望能采取最適合的培訓教學形式與培訓師資
在培訓的教學形式方面,學員們普遍認為,教學觀摩與實踐、經驗交流、案例評析和專題講座是最適合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教學形式,也是學員們最喜歡的培訓形式,而且他們認為,觀摩教學(觀課、議課)、上示范課和名師引領是提高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有效途徑。調查顯示,學員們普遍喜歡一線骨干教師和教科研人員授課,而且絕大多數(shù)學員認為,培訓課程與師資是影響培訓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們建議,培訓課程安排應以教學觀摩與實踐、經驗交流、案例評析和專題講座為主,培訓授課教師應以一線骨干教師和教科研人員為主,培訓課程安排應滿足絕大多數(shù)學員的需求。
六、結語
本研究主要調查了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既往參與培訓情況及本次培訓需求,從調查結果來看,我省農村小學英語學科骨干教師急需高規(guī)格、長時間的培訓;各培訓單位應該根據(jù)培訓需求科學制訂培訓方案、合理選擇培訓師資,加大一線骨干教師和教科研人員在培訓師資中的比例;采取多樣的培訓方式,加大教學觀摩與實踐、經驗交流、案例評析等最貼合教育教學實際的培訓方式在培訓中的比例;培訓內容要實用,忌空洞理論學習,應強調技能培訓與知識培訓并重,緊緊圍繞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新課程改革、國內外英語教學現(xiàn)狀與趨勢、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實踐等方面展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財政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教師〔2010〕4號)[EB/OL],2010.http://www.gov.cn/zwgk/2010-06/30/content_1642031.htm,2010-06-30.
[2]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組織實施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安徽省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2010)的通知(皖教師〔2010〕14號))[EB/OL],2010.http://www.ahedu.gov.cn/admincentre/show.jsp?id=NjMxNw==,2010-10-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教基〔2001〕2號)[EB/OL],200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1196.htm.
[4]劉道義.基礎外語教育發(fā)展報告(1978-2008),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