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張士瑾
摘要: 《邊城》中翠翠這樣一個清純可愛乖巧伶俐的少女形象給每個讀者都帶來了閱讀的愉悅感和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感動,是什么使得讀者產(chǎn)生這種特殊的感受?作者認為是文本中呈現(xiàn)的翠翠與祖父之間的親情,以及她極為微妙的愛情心理變化。
關(guān)鍵詞: 小說《邊城》翠翠親情愛情心理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五中的《邊城》節(jié)選自原文的第三至第六節(jié)。雖只是原作品二十一節(jié)中選取的四個章節(jié),但女主人公翠翠純情可愛、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仍給讀者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為將這一形象明晰化,我們有必要通過談情說愛的方式來解讀。“談情”主要是談翠翠與祖父之間的親情,“說愛”主要是借助文本來挖掘翠翠愛情心理的微妙變化。
一
展現(xiàn)親情是小說創(chuàng)作中一個不朽的主題,《邊城》中翠翠對祖父的深深依戀便是這種親情的集中體現(xiàn)。第四節(jié)中,祖父回渡口替換老朋友擺渡,讓他也到城里看熱鬧,不料,那位老朋友因多飲了幾杯燒酒而醉倒,于是祖父無法及時回城接翠翠。所以,孤獨驚嚇中的翠翠回到渡口不理會祖父,并說:“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鯉魚吃去了?!毖哉Z之中夾雜著些許怒氣。換個角度來看,怒氣緣于依戀。因為沒有誰會跟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人計較,更何況相依為命早已成了祖孫二人的人生標簽。文中還有一個片段印證了親情對翠翠意味著什么。第六節(jié)中,老船夫同一個賣皮紙的年輕人發(fā)生爭執(zhí),當然,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不明真相的翠翠聽到祖父命令自己“為我拉著那個賣皮紙的小伙子,不許他走”時,毫不猶豫地上前攔住了那個小伙子。一個弱女子攔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對于翠翠而言,這不是勇氣,是本能,因為她無法忍受年邁的祖父被人“欺負”。翠翠的這種行為與其說是挺身而出,不如說是親情力量與對祖父深沉依戀的感召。這個美麗的錯誤也許會給迷戀金錢的現(xiàn)代人帶來一些思考。
二
談完了翠翠與祖父之間的親情,讓我們一同走進翠翠的情感世界,探尋其愛情心理的微妙變化。
小說第四節(jié)描述了翠翠與二老儺送的初次邂逅。那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因“恨”生愛不同于當下的因愛生恨?!按浯湎肫鹱约合惹傲R人的那句話,心里吃驚又害羞”。罵就罵了,有什么要緊,說這話的一定是路人。翠翠可沒這么灑脫,因為她罵的可是河街上的名人二老儺送,并且是暗中幫助自己的帥小伙子。試想:“青年男子哪個不善鐘情,妙齡少女哪個不善懷春”,所以她“心里吃驚又害羞”,不僅僅是因為她出口成“臟”,更因為她罵了不該罵的人,怎一個“羞”字了得。
這個端午節(jié)在翠翠的生命里注定是不平凡的,因為她的情感世界悄悄起了變化,所以當翠翠明白了祖父不接自己回家的真相不再埋怨祖父后,“另外一件事,屬于自己不關(guān)祖父的,卻使翠翠沉默了一個夜晚”。這真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但這也只是停留在沉默害羞這一層面,接下來這種羞澀該如何變化,讓我們一同走進文章的第五節(jié)去探尋。
芳心暗許的翠翠自然不稀罕大老天保送來的鴨子,更不喜歡祖父“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婦,請人來做媒那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這樣試探性的話語,甚至于說出“爺爺,你瘋了!再說我就生你的氣!”這樣的話來。畢竟十四五歲的少女還羞于談婚論嫁,但這并不意味著翠翠就是鐵石心腸,相反,某些細節(jié)已透露出重要信息:“爺爺,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言在此而意在彼,“兩人都記起順順家的二老的船正在青浪灘過節(jié),但誰也不明白另外一個人的記憶所止處”。此時,翠翠的記憶應(yīng)是插上翅膀飛到青浪灘了吧。一切盡在不言中,還是讓我們沉浸在這種少女特有的含蓄與旁敲側(cè)擊中吧。此情此景倒讓人聯(lián)想起“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李清照筆下的少女,含而微露,含蓄之美,古今一也。
無論如何,含蓄地表達總比沉默的羞澀更令人產(chǎn)生某種懷想。當然翠翠愛的歷程總會有更多讓我們期待的東西,小說第六節(jié)讓我們有了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
又一個端午節(jié)來了,在這個熱鬧喜慶的日子里。新娘出嫁的場面讓人眼熱,“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著那嗩吶聲走去,走了很遠的路才回到自己身邊來”。祖孫二人各有各的心事,對祖父“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紀還只十五歲”這樣別有用意的暗示性話語,“翠翠明白祖父這句話的意思所在,不作理會”。往往越是裝作無動于衷越是掩飾不了內(nèi)心的某種渴望。所以,翠翠才會“跑還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雙管嗩吶,請祖父坐在船頭吹《娘送女》曲子給她聽”。一個“跑”字已說明了她迫不及待,而世間曲子千千萬,此時偏聽《娘送女》,這無疑是翠翠內(nèi)心愛的暗流已涌動的最好證明。
祖父吹奏曲子,“她卻同黃狗躺到門前大巖上蔭處看天上的云”。高天流云,任意東西,自由自在,自然令翠翠神往,恐怕其中還有其他深意,天上的云會不會勾起她對那個遠在他鄉(xiāng)諢號“岳云”的人的思念呢?云影掠過天際,也印在翠翠心中。此時,翠翠多么想化作天光,這樣就可以“天光云影共徘徊”了,再也不用去羨慕宋家堡子那十五歲的新嫁娘了,再也不用央求祖父吹《娘送女》來得到替代性滿足了。
從最初的害羞沉默到后來的含蓄試探,再到最后的渴望盼嫁,在自我的情感世界里,翠翠的愛情心理悄悄經(jīng)歷著這種變化。不管是愛的哪個階段哪個層面,這種不沾世俗氣不染銅臭味的純真的愛都讓人感動并稱頌,這也正印證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币苍忈屩髡叩睦硐耄骸盀槿祟悺異圩肿饕欢惹∪缙浞值恼f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