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一些大型餐廳、星級酒店等,每年都要投入幾十萬元用于更新餐具。一位溫州大學生從中獲得靈感,獨創(chuàng)了國內首家餐具修復公司,專門為客戶修補和翻新盤盤碗碗。憑借這個環(huán)保創(chuàng)業(yè)項目,他在兩年多時間內賺取了近600萬元的財富。
校園創(chuàng)業(yè)達人,從新聞里捕捉商機
今年24歲的盧成堆出生在浙江溫州蒼南縣一個貧困農(nóng)家。為了賺些錢減輕家庭負擔,從讀職業(yè)中專開始,他就做起了校園商人:從賣手機卡到開手機店,再到承包學校內的中通快遞……在蒼南讀了五年書,他幾乎沒花父母的錢,反而還賺了八九萬元。
2007年9月,盧成堆進入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讀書,大學校園再次成為他的“掘金樂土”。2008年6月,盧成堆成立了一家專升本咨詢服務公司。四個月后,他的“明大眼鏡店”也在學校對面開業(yè)了。隨著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越積越多,盧成堆漸漸感悟到,自己雖然開過幾家店,賺到些錢,但這些大眾化的生意競爭很激烈,這樣下去很難有大的發(fā)展。他想物色一個前景廣闊的新鮮項目來做。
2009年9月的一天,盧成堆在翻閱報紙時,看到一則《餐具美容師欲傳一手絕活》的報道,說一個名叫尚建偉的年輕人,能夠將任何破損的碗盤修復得光潔如新。尚建偉在溫州開了一家餐具修復店,因一直無法將生意做大,想把這項技術有償轉讓給創(chuàng)業(yè)者。這則新聞令盧成堆激動不已,靈敏的商業(yè)嗅覺告訴他,這個冷門行當應該大有可為!
當天,盧成堆就通過報社找到了尚建偉的餐具修復店。這位湖北籍小伙子向盧成堆展示了一些他修復好的陶瓷碗盤,盧成堆驚奇地發(fā)現(xiàn),憑肉眼竟無法看出修補痕跡,不由贊嘆道:“你太厲害了!”經(jīng)過交談,他了解到尚建偉是在江西景德鎮(zhèn)、廣東佛山等地學習的制陶和陶瓷修復技術。由于性格內向,資金短缺,尚建偉的生意一直沒有打開局面,于是才想對外轉讓技術。
盧成堆立即做起了市場調查。他發(fā)現(xiàn),很多高檔餐廳和星級酒店的餐具破損率很高,而他們又對餐具的要求很高,稍有裂痕或缺口的碗盤就不再使用。溫州每年扔掉的破損碗碟和咖啡杯多達150萬個以上。重新采購這些高檔餐具,起碼需要兩三千萬元,而修復成本每件才五元錢,僅相當于更換新餐具的1/10。不僅如此,由于廢棄陶瓷深埋地下難以分解溶化,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餐具修復生意在為酒店老板節(jié)省大筆開支的同時,還能為國家節(jié)約土地和生產(chǎn)陶瓷所需的煤、電等能源。
盧成堆粗略一算,僅溫州當?shù)氐氖袌龇蓊~每年就超過700萬元!餐具修復無疑是一個變廢為寶的新穎創(chuàng)業(yè)項目,他決定涉足這一行。
瞄準星級酒店,獨創(chuàng)“補碗公司”
盧成堆立即找尚建偉談合作。最后,尚建偉同意由自己提供技術,盧成堆負責市場拓展與運行,兩人共同創(chuàng)業(yè)。
在申請到五萬元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貸款后,2009年9月,盧成堆成立了“補碗公司”——瓷爵士餐具修復有限公司。與此同時,他還申請了餐具修復發(fā)明專利。
在招收了八名員工并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后,盧成堆開始到一些酒店、餐廳招攬業(yè)務。不料,一聽說這個穿著時尚的小伙子竟然是“修碗的”,人家往往當場就樂了。一家高檔粵菜館的老板笑著說:“你一個大學生專門做補碗生意?不會吧!可現(xiàn)在早沒有人使用修補的餐具了,何況我們還是高檔餐廳?!北R成堆有備而來,當場從手提包中拿出幾件高檔的瓷碗瓷盤,解釋說:“這就是我們修復過的餐具,您能看出哪里有修補痕跡嗎?事實上我們掌握的是新型專利技術,比原來那種走街串巷的補碗匠的手藝要高超得多。”對方將這些碗碟拿在手中研究了半天,最后卻說:“你就忽悠人吧,這分明就是新餐具嘛!”盧成堆哭笑不得。
由于是新生事物,一些酒店和餐廳老板根本不相信有這種能將破損餐具修復如新的技術存在。為了取得對方的信任,盧成堆很快想出了一個“免費+賠償”的推廣策略:在簽訂合作協(xié)議之前,他可以免費為客戶修復餐具100件。酒店使用后,若發(fā)現(xiàn)修復效果不理想,盧成堆愿為客戶重新購買等量等質的新餐具作為賠償。此招一出,很快就引起了不少中高檔酒店和餐館的興趣。
但與此同時,有餐館老板也提出了一個疑問:“餐具修補后會不會產(chǎn)生什么化學反應,危害到客人的健康啊?”盧成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是??!安全問題大于天。他當即表示:“您要是不放心,我可以把修復過的餐具拿到質量監(jiān)督部門檢測。”
送檢兩周后,盧成堆等來了好消息:經(jīng)他們公司修復后的餐具光潔、無毒、易清洗、耐高溫,修復原材料也是環(huán)保和安全的。當看到盧成堆拿來的檢測報告后,那個餐館老板大喜:“我們每個店一年有十多萬元的碗碟進量,四家店就是40多萬元,如果真能將殘舊的餐具修復如新,一年只需花六萬多元就夠了!”當天,餐館老板讓盧成堆用車拉走了幾個店里所有的破損餐具。
經(jīng)過兩個星期加班加點的工作,盧成堆在約定期限的前三天,就向那家餐館交了工。當看到眼前煥然一新的成箱餐具時,餐廳老板不由愣住了,他半信半疑地問:“這是從我店里拉走的那些破餐具嗎?”“千真萬確,這就是我們?yōu)槟迯秃玫牟途摺!北R成堆自豪地說。當即,對方不僅樂呵呵付給盧成堆一筆修復費,還與他簽訂了長期合作協(xié)議。
開店近百家,提升技術賺大錢
由于修復后的餐具簡直可與新餐具媲美,盧成堆的公司漸漸在溫州有了良好的口碑和名氣,許多酒店開始主動找上門來與他談合作。到了2011年初,盧成堆已經(jīng)和溫州市28家酒店、賓館和餐廳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他的公司每天要修復一千多件餐具。
見餐具修復這個冷門行當生意奇好,盧成堆的競爭對手很快就出現(xiàn)了。2011年4月,他手下的兩名技術骨干突然被人高薪挖走,隨后,他們助新東家在溫州成立了另一家餐具修復公司,和盧成堆搶起了生意。由于開出的修復費比“瓷爵士”低,他們從盧成堆手中奪走了兩家星級賓館的餐具修復業(yè)務。
盧成堆痛定思痛,立即對公司的管理方式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為了防止核心技術被人偷走,他讓員工們各管一道工序,比如有人專門對餐具進行前期清理,有人負責涂膏,有人負責噴釉……當然,僅靠防范還不行,盧成堆又設計了一套員工獎勵制度,按照每位工人的貢獻大小,他會給予對方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每到年中和年底可據(jù)此拿到兩次分紅。這項舉措令員工們欣喜不已,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生意做穩(wěn)做大后,盧成堆仍不敢有絲毫松懈,他要求尚建偉潛心研究各類瓷器的修復技術,“別人不能接的活兒我們能接,別人能修復的器具我們修得更好!只有這樣,我們公司才能成為行業(yè)領跑者”。
經(jīng)過努力和摸索,尚建偉很快就把修復對象從瓷碗瓷盤延伸到了石鍋、陶器、古陶瓷,乃至大酒店的洗浴用具上。他們用特殊的修復工藝,可以把鑲金邊、銀邊以及帶有精美彩釉圖案的餐具修復得不露痕跡,完美無暇。
考慮到全國的餐具修復市場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做到全面占領,從去年夏天起,盧成堆除了經(jīng)營自己公司的餐具美容生意,還在各地開拓起了連鎖店。他負責向加盟者提供機器、修復材料,并進行統(tǒng)一管理,加盟者則要根據(jù)經(jīng)營規(guī)模,向他交納三至八萬元不等的加盟費。
2012年3月初,這位24歲大學生獨特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被中央電視臺介紹后,慕名而來找他談合作的酒店以及加盟商一下比平時多了幾十倍!短短20天,他在全國的餐具修復連鎖店就從之前的63家擴展到了97家!而在面向全國招商時,他沒有忘記照顧那些特殊人群:其中12家店的老板是殘疾人,盧成堆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他們幾千元的修復原料費;30多家店給大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業(yè)機會。
如今,盧成堆的公司已經(jīng)有了專門的培訓加工基地。他個人也通過兩年多的經(jīng)營,收獲了近600萬元財富。
下一步,盧成堆還要組建專業(yè)團隊,研發(fā)一條自動修補餐具的流水線設備,通過技術的轉型提升,來應對越來越多的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