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栗,蘇 鑫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過敏性鼻炎(AR)是發(fā)生在鼻黏膜的超敏反應性疾病,是由于吸入外界變應原而導致鼻黏膜發(fā)生以Ⅰ型超敏反應為主的非感染炎癥性疾病。玉屏風散扶正祛邪,是益氣固本之經(jīng)典方,臨床常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1],但目前玉屏風散出處較多,雖然功效相似,比例卻相差很多,比例不同則應用各異[2]。為了尋求臨床治療的最佳劑量比例,我們進行了玉屏風散各單味藥不同劑量比例對過敏性鼻炎模型免疫學的研究,現(xiàn)介紹如下。
1.1 實驗動物及模型建立[3]取Strain豚鼠75只,近交系清潔動物,雌雄各半,體質量(300±20)g,由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分籠飼養(yǎng),自由攝水攝食。其中10只為溶媒對照組,另外65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制作過敏性鼻炎豚鼠模型。每只豚鼠以卵清蛋白0.3 mg作為抗原,氫氧化鋁粉末30 mg作為佐劑,加生理鹽水1 mL制成混懸液,灌胃,隔日1次,共7次,為基礎致敏。繼而以2 g/L卵清蛋白生理鹽水溶液滴鼻,每側10 μL,連續(xù)7 d。
1.2 藥物及試劑 玉屏風湯劑由黃芪、白術、防風組成,按不同比例分為1組3∶1∶1,2組1∶2∶1,3組1∶1∶2,4組1∶1∶1。血清IgE及組胺試劑盒由北京博奧森公司提供。
1.3 分組及給藥 造模動物于末次鼻腔致敏30 min內(nèi),采用“量化疊加記分法”對豚鼠行為學指標進行指標評分,疊加總分≥5為造模成功。取造模成功豚鼠60只,隨機分為6組:模型組,息斯敏組,玉屏風散1組,玉屏風散2組,玉屏風散3組,玉屏風散4組。與溶媒對照組一起,共7組,每組10只。玉屏風散1、2、3、4組根據(jù)比例給予玉屏風散湯劑10 mL/(kg·d),模型對照組和溶媒對照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息斯敏組給予息斯敏0.3 mg(kg·d)灌胃。連續(xù)給藥4周。
1.4 指標檢測 將豚鼠用20%烏拉坦灌胃麻醉,仰臥位固定,腹主動脈采血,分離血清,ELISA法檢測血清中IgE及血漿組胺含量。
2.1 各組豚鼠血清中IgE含量的變化 見表1。
表1 豚鼠血清中OVA-sIgE濃度(±s,n=10) ng/mL
2.2 各組豚鼠血清中組胺濃度的變化 見表2。
表2 豚鼠血清中組胺濃度(±s,n=10) ng/mL
IgE主要由呼吸道(鼻咽、扁桃體和支氣管)和消化道等處黏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產(chǎn)生,在哮喘,變應性鼻炎以及其他變應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關鍵的介導作用。組胺作為一種重要的炎性介質,直接參與過敏性鼻炎免疫學發(fā)病機制。組胺由嗜堿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受刺激后脫顆粒產(chǎn)生,作用于H1受體從而引起血管擴張、管壁滲透性增高、腺體分泌增多及神經(jīng)反射等。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玉屏風散各組方給藥后均可以降低AR模型豚鼠血清中IgE濃度及組胺濃度,證實玉屏風散對AR豚鼠模型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其中以中藥煎劑第1組效果最佳,這組比例中,黃芪所占比例較大,提示在玉屏風散中,黃芪能夠發(fā)揮較強的作用,當黃芪量大時,可以減輕機體的致敏狀態(tài),阻止炎癥介質組胺釋放,降低血清IgE含量,這可能與黃芪對免疫功能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有關。
[1]王文輝,來長榮.玉屏風散加味治療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45例[J].陜西中醫(yī),2008,29(5):571-572.
[2]劉青,楊雪.玉屏風散不同劑量比例關系研究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概況[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31(3):61-63.
[3]劉建國,楊政,劉月輝.變應性鼻炎大鼠模型建造[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8,48(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