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要把老百姓的事兒放心上
□ 本刊評論員
國家莊,美麗而神圣的泰山腳下,一個曾經青山綠水、寧靜安逸的村落,卻因為附近蓬勃興起的化工園區(qū),秀美的容顏在短短數年間被徹底顛覆了。
流淌的污水、高聳的煙囪、刺鼻的廢氣和隨處可見的垃圾“交相輝映”,國家莊的村民不敢開門窗,不敢喝自來水。他們能做的,就是在憂慮與無奈中,麻木地等待一個接一個村民蹊蹺地死亡。
讓我們不可思議的是,近在咫尺的化工園區(qū),不僅有歷史悠久的農藥廠,也有新近上馬的化工項目,而后者連起碼的環(huán)評與土地使用手續(xù)都沒有,卻在建設上一路綠燈。更讓人費解的是,記者在當地采訪時,相關職能部門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避和推逶。
透視當前中國農村環(huán)境日益遭到破壞的現象,我們很容易發(fā)現,國家莊并非個案。而分析個中緣由,無外乎少數人畸形政績觀下的盲目招商引資,片面追求GDP,藐視百姓民生。
招商引資,大力發(fā)展地方經濟本身沒有錯,可是總有一些人,把這個原本美好的“經”給念歪了,把招商引資完全當作為升遷的“政績”和“資本”。有些地方政府官員到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招商時,把沿海地區(qū)一些已經準備關閉、甚至早已關閉的重污染企業(yè)招至本地區(qū);同時為了追求結果,表達自己的招商引資“誠意”,什么都敢向對方承諾,包括土地和環(huán)保。結果呢?商是招來了,殃及的是當地老百姓。這樣的事例很多,在農村地區(qū)越來越普遍。
當前,“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主線,各地關于民生建設方面的報道不斷見諸報端。但是,到底如何為民謀福,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畸形政績觀和GDP唯上主義的指導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其實,從中央層面來說,早已向高能耗與高污染經濟說“不”了,早已強調加快轉型升級,一切以民生為重,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重?!笆濉币?guī)劃綱要提出,嚴格禁止城市和工業(yè)污染向農村擴散。
胡錦濤總書記曾經在中央人口資源環(huán)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政府一定要樹立新的發(fā)展觀,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然的協調發(fā)展,不能為了眼前的財政增長、GDP增加,而讓子孫后代在被污染的土地上生活。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山東省省長姜大明態(tài)度鮮明地表示,要向高污染、高耗能企業(yè)堅決說不。他還說,一定能使百姓生活在更加舒適、更加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我們小時候下鄉(xiāng),想家的時候就看星星,現在在城里看不見,要讓老百姓都能夠享受到繁星閃爍?!闭劦缴鷳B(tài)山東建設時,姜大明的這句話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了守住農村的青山綠水,為了保護農民們的身體健康,加強農村環(huán)境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地步。我們期盼各級政府部門在招商引資、發(fā)展經濟時,不要為了追求“政績”和“形象”,拿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當兒戲。同時,我們也期盼各級環(huán)保部門能夠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敢于沖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大力度打擊污染企業(yè),對嚴重威脅百姓生命和健康的重污染企業(yè),堅決給予關停。
總之,為官一方,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兒放在心上。
制圖/嚴謹
□ 編輯 郭 鐵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