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級間諜的身份不慎暴露,被前來逮捕他的人包圍在家中。危急時刻,他把寫著重要情報的小紙條或文件撕成碎片,來守住自己獲取的機密……我們經常在電視劇、電影里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而現(xiàn)實中,一些國家的安全機構為了保密,還經常使用專門的碎紙機來銷毀文件。當一本厚厚的文件變成了數(shù)以千計的小紙條,看你還怎么能破解其中的秘密!
然而,有些人就是喜歡挑戰(zhàn)這種高難度的問題。近日,美國國防部就宣布舉行一場“碎紙復原挑戰(zhàn)賽”,
看誰能把碎紙機處理后的碎紙屑進行復原。獲勝者將獲得高達5萬美金的獎勵!消息傳出后,立刻吸引了大批的計算機科學家、解謎愛好者和其他感興趣的人。據統(tǒng)計,全美國有將近9000支隊伍參加了這場比賽。
你可不要覺得這些人都是“吃飽了沒事干”。前面說到了,間諜、情報人員經常會用“撕碎”來銷毀重要文件。那么,作為他們對手的警察、安全部門自然也就經常需要“還原”這些文件。尤其是當戰(zhàn)爭發(fā)生時,軍隊常常在戰(zhàn)場上收集到敵方在撤退時銷毀的文件殘片。這些文件中可能包含著軍隊部署等重要的軍事信息。因此,如何恢復被銷毀的紙張、文件的殘片早就是一門“學問”啦。連大偵探福爾摩斯,不是也經常在家“鉆研”這些碎片、從中尋找破案的線索嗎?說不定,在這些參賽者中就有幾位“神探”呢!
在過去,“碎紙還原”的確就是“拼圖游戲”,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艱巨任務。而有價值的重要情報通常都是有時限的。等你用一年、半年的時間“拼”出來了,它卻可能“過期”,一點用也沒有了。后來,有了計算機的幫助,人們可以編寫出相關的軟件,對碎紙的形狀、邊緣進行比較和配對,從而提高“拼圖”的效率。但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承認,完全依靠計算機程序還原碎紙無法達到絕對準確。所以,最佳的解決方案是結合手工和計算機兩種復原方法。
在本次“碎紙還原挑戰(zhàn)賽”中,賽事組委會挑選了五道智力題,寫在五張紙上,再將這些紙分別投入碎紙機,切成碎片。參賽隊伍不僅要將這些紙張復原到能準確閱讀出上面的題目,還要對這些題目做出正確的回答,才能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根據紙張大小、破碎程度和題目難度等因素,為五道題目設置了不同的分數(shù)。以得分最高者為優(yōu)勝。
最終,在這場賽事中脫穎而出的是一支來自舊金山的隊伍。它的成員是三名電腦程序員。他們提供的解題方法是:首先,他們設計出一套用計算機對紙張碎片進行篩選的軟件,從紙張碎片的邊緣形狀等特征,運用電腦自動搜尋到最可能與之匹配的另外一些碎片。這樣,就將看上去雜亂無章、無從下手的碎片分成了幾大組。接著,他們號召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動手,對這些碎片組進行人工篩選。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zhàn)之后,終于拼湊出了最后的結果??磥?,親屬的人數(shù)較多,在本次比賽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優(yōu)勢呢!
不過,在被問及這個解決方法是否能夠投入使用時,獲勝的三個人都表示不太可能。因為賽事提供的問題畢竟比較簡短、明了,而且,五張紙的碎片量并不是很大。而實際情況中,往往要面對的是被碎成一大箱碎片的一沓(dá)文件,上面很可能寫著大段的文字,想找到拼合的線索極其困難。所以,這場比賽的勝利不等于說人們已經解決了“碎紙復原”的問題。在關鍵時刻,碎紙機的保密性還是非??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