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還是一個男性風俗的社會,丁杰能接受入贅實在不易。丁杰與金玲的問題不在于丁杰是否入贅,而在于金玲對此的理解有多深。金玲非但沒有珍惜,反而將自己的意志凌駕于丁杰之上,直接導致婚姻的破裂。其實,是否入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尊重、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改變世俗是困難的,但尊重和協商可以帶來理解與愉悅。
入贅女家
5年前,相貌俊朗的丁杰揣著家鄉(xiāng)貴州一所大學的畢業(yè)證,獨自來到北京闖蕩,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漂”一族。他在北五環(huán)的一所集體宿舍租了一個廉價的床位作為自己的棲身之地。不久,他便在一家醫(yī)藥公司找到一份銷售工作。站在繁華的街道上,丁杰憧憬著未來,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就能在這座城市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組建溫馨的家庭,還要把家鄉(xiāng)含辛茹苦的父母接來安享晚年。
就在丁杰奮力埋頭于事業(yè)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金玲。金玲家境殷實,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對丁杰一見鐘情。雖然丁杰對金玲也有好感,但考慮到家境上的懸殊,他還是委婉地對金玲說:“我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恐怕給不了你幸福?!比欢@并非金玲需要考慮的問題,她說:“我倆以愛的名義在一起,物質方面不用擔心?!痹诮鹆岬淖非笙拢麄儜賽哿?。
相處1年后,兩人開始談婚論嫁。金玲的父母得知未來女婿竟然是個外地的窮小子,大發(fā)雷霆,強烈反對這門婚事。金玲則擺出“非丁杰不嫁”的姿態(tài)。父母只好讓步,同意全款給小兩口購置一套婚房,但前提是丁杰必須入贅??墒牵〗茏鳛榧抑械莫氉?,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做上門女婿的這一條件是極難接受的。金玲耐心地疏導他:“反正我們結婚后也是在北京生活,無論入贅還是迎娶,你們老家人也不知道。”丁杰只好勉強接受了。他將結婚的喜訊告訴了父母。父母激動萬分,張羅著為兒子準備婚事。他卻平靜地對父母說:“爸媽,我們在北京的大酒店辦婚禮,媳婦家都籌備好了,你們不用操心了?!倍〗芨改傅弥獌鹤诱伊藗€北京有錢人家的千金,興奮中夾雜著絲絲憂愁。
婚禮當天,場面宏大而浪漫,從鄉(xiāng)下趕來的丁杰父母顯得十分拘謹,和婚禮的情調有些格格不入。臨走時,丁杰母親握著兒子的手說:“兒子,自己要爭氣,在別人的屋檐下過日子,可要多擔待點兒?!倍〗苋粲兴嫉攸c點頭。
苦澀的婚后生活
婚后,丁杰從狹窄陰暗的集體宿舍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商品房,這步跨越使他少奮斗很多年。成家后,他勇挑家庭重擔,不愿一直成為岳父母的“寄生蟲”。在工作中,隨著經驗的積累,他的銷售業(yè)績有所增加,收入也穩(wěn)步提高,但遠遠趕不上妻子的消費水平。他善意地和金玲商量:“以后買東西不一定挑最昂貴的買,好嗎?咱倆得開源節(jié)流?!苯鹆犷D感自主權受到了挑釁:“你有什么資格說我呀?就憑你掙的那點兒錢,還不夠我買化妝品呢!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我父母的,我們住的房子還是我父母的呢!”丁杰被狠狠地噎了回去。
半年后,金玲有了身孕。金玲的父母忙于工作,無暇照顧女兒。丁杰提議讓自己母親來北京照料,卻遭到了金玲的反對:“你媽會用抽油煙機嗎?她懂得嬰兒護理知識嗎?”“我媽的勤勞能干在我們老家可是出了名的?!倍〗芤槐菊浀亟忉尩??!翱傊?,我就是不同意,我寧愿花錢雇保姆和月嫂?!倍〗軟]再堅持,但金玲對他母親的蔑視卻深深地刺痛了他的每一根神經。
聽說孫子出生后,丁杰的父母高興得合不攏嘴,絞盡腦汁給孫子取名字。不過丁杰清楚,父母的煞費苦心是徒勞的,兒子不可能跟自己姓。為了寬慰父母,丁杰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兒子只有跟著金玲姓,才能取得北京戶口,這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好?!闭f這話時,他內心充滿了苦楚。
春節(jié)前,丁杰想把兒子帶回去讓父母見見,不料金玲立即予以否決:“你們老家陰冷潮濕,又沒有暖氣,把兒子凍壞了怎么辦?”無奈,丁杰獨自回到老家。丁杰的父母略顯失落,但也沒有怪罪,他們把兒子兒媳的一切決定都視為對孫子的愛。丁杰返京時,母親小心翼翼地把為孫子編織的衣物裹了一層又一層,托兒子帶到北京。
可惜,爺爺奶奶沉甸甸的愛沒有給金玲帶來任何驚喜,金玲瞅了瞅一堆沒有任何時尚元素的衣服,不屑一顧地說:“這些布料來歷不明的衣服,也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質量檢驗,會不會傷害小孩兒皮膚還不好說,不如干脆扔了算了。”接著,她繼續(xù)數落丁杰:“你們家只會拿這些沒價值的玩意兒糊弄人,你一個大男人想對兒子承擔責任,就學學我們同學的老公,自己開公司,掙大錢了都是去國外給孩子買衣服、買牛奶,送孩子上私立幼兒園。你有那個能耐嗎?”金玲說的字字句句如錐子般扎向丁杰本已脆弱、敏感的心。他一直在奮斗,可是妻子的要求卻總是遙不可及,他心中長期積聚的怒火終于噴發(fā):“早知道你這么瞧不起我,當初我們結婚就是個錯誤,這日子沒法過了?!薄拔乙苍缇筒幌胧苣阃侠哿?,干脆離婚算了。”金玲提起嗓音。
兩個年輕氣盛的年輕人說到做到,1周后,兩人共同到法院辦理協議離婚。法庭上,沒有爭吵,沒有埋怨?;蛟S,他們彼此都明白,婚姻恰如穿在腳上的鞋,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
親情剖析
分析人:宋魚水(北京市海淀區(qū)法院副院長,全國模范法官,以調解見長)
難道丁杰與金玲的愛錯了?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沒有金玲,丁杰會沿著自己的奮斗目標成為一名進城的拓荒者,吃得苦中苦,享受苦中甜。金玲的出現使他不用為房子奮斗,很容易得到了一切,但是卻失去了在金玲心中的價值。金玲給予丁杰的物質并非丁杰所奢望,丁杰給予金玲的精神又被金玲所淡忘。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個人不應有愛,年輕人的愛是純潔的,兩情相悅是一種情感。這種情感一旦產生,是精神、氣質、第六感覺的吸引。金玲為了愛,不顧丁杰的一貧如洗而嫁給他,這是一種值得謳歌的選擇。
丁杰與金玲的愛情最終沒有堅持住,是因為丁杰與金玲受到的是不同價值觀的熏陶。丁杰在苦日子中長大,無論日子多么艱難,他都能忍受;而金玲卻不同,她最大的難題是即使主觀上想過苦日子,但客觀上也會受不了的。對金玲而言,好日子過慣了,突然失去花錢如流水的日子是不可忍受的;而堅持這樣的日子,除非靠父母養(yǎng)著。一個結了婚、有了孩子的母親,怎能繼續(xù)靠父母生存。無奈,她更多的目光盯著老公的錢。當她發(fā)現老公雖然努力了,但日子還是要緊巴著過,金玲亂了方寸,左看右看,老公的錢變得越來越重要。金玲終于等不及,諷刺挖苦,直至看丁杰已經不是原來的丁杰。其實,丁杰還是丁杰,是一個仍然在努力的丁杰,變化的是金玲。殊不知,這樣的日子只是暫時的。有理想、肯努力、具有堅韌不拔精神的丁杰,一定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只是需要時間而已??墒牵鹆釁s把得到的大山又變成碎末扔到海里去了。
金玲戴著城市的有色眼鏡瞧不起鄉(xiāng)下人,并不是絕對的錯。我國一直存在城鄉(xiāng)差別,盡管很多人夢想打破,但非一朝一日之事。金玲借著入贅契約與丁杰的父母越走越遠,以致丁杰忍無可忍。而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丁杰意義非凡,凡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多以孝順著稱。因為父母的遠見在于多窮也不能讓孩子窮知識,能夠讓孩子有知識的父母在農村都是了不起的父母。所以,嫁給一個農村孩子的女人,可以傷男方本人,但不能傷他的父母。一旦傷了男方的父母,就等于扭曲了他的價值觀,他會因此重新考慮自己的去向。金玲與丁杰感情的斷裂就在于此。
(摘自《法律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