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飛機能飛多久? 日前國內有媒體報道,2000噸產自上海的地溝油在通過報關等手續(xù)后,將被荷蘭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開始它們的“飛天之旅”。盡管當事者荷蘭SkyNRG航空燃料公司執(zhí)行董事德克·克羅內梅杰已向新華社記者證實,該公司目前尚未與中國任何企業(yè)簽訂購買中國俗稱“地溝油”的餐廚余油的協(xié)議,但他也同時表示,有可能將在兩個月之內發(fā)出首筆2000噸的訂單。
荷蘭人萬里購油很快在國內引起熱議,網(wǎng)友紛紛說,如果廢棄油都“上天”了,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推廣,豈不是地溝再無油可撈?《科學時報》還就此歸納了國外對廢棄油的處理。在日本,政府高價回收地溝油當作燃料用;在美國,政府規(guī)定餐館亂用亂賣地溝油就要被關門;在英國,專門設有廢油垃圾桶用于統(tǒng)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餐館亂倒泔水將被重罰;在德國,每一桶泔水都有隨時可供檢查的“身份證”;在新西蘭,餐館及家庭廚房都安裝有食物垃圾處理機以及油脂分離裝置,由政府指定的公司負責上門收集分離出的廢油脂。
外國人無法想象地溝油在中國會重上餐桌,正如中國人也對外國人拿地溝油當寶貝感到不可思議。
實際上早在2008年,英國已有航空公司嘗試了將動物油脂轉化為航空燃油,并進行了試航;2011年,英國湯姆森航空公司也嘗試將飛機其中一個引擎中的燃料,改用廢棄油處理成的燃料油,實現(xiàn)了試航成功。2011年荷航宣布,從9月份起,啟用以生物煤油(即俗稱的“地溝油”)為燃料的客機執(zhí)飛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航班,以減少碳排放。
隨著地溝油航班的起航,荷蘭國內對地溝油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油需求量非常大,但荷蘭有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國家小、人口少,吃油也不多,地溝油原料嚴重不足。SkyNGR公司經過調研發(fā)現(xiàn),中國每年有450萬噸“地溝油”,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地溝油”儲備國。為了拓展貨源,荷蘭方面2011年11月委派商務代表赴中國采購樣品,并從青島帶走了20噸地溝油回去試飛。
克羅內梅杰介紹說,與西方食用油主要用于煎炸食品不同,中國廚藝博大精深,“地溝油”成分復雜多樣。至少在現(xiàn)階段,中國來源廣泛而復雜的“地溝油”并非全部可以用作生物燃料的生產原料。去年荷蘭方面在中國積極尋找廢棄油原材料的供應,且對來自中國很多樣品的測試結果非常滿意。目前公司主要關注中國的大中型城市,這些城市的人口比較多、食用油消費量高,廢棄油的產量也相對較多。除了中國,公司還從北美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進口廢棄油原材料。
然而中國地溝油也有令老外困擾的問題。由于非法收集產業(yè)鏈的巨額利潤,非法收集者給餐館開價遠遠比正?;厥展疽撸虼?,生產生物燃油的利潤率就很難有競爭力。根據(jù)SkyNRG公司的最新技術,1公升地溝油(預處理)可生產0.6公升生物噴氣機燃料,同時可生產0.25公升生物柴油。由于成本等因素制約,“地溝油”制造航空燃油在短期內還難以大面積推廣。目前煎炸廢油制取生物航空燃料的成本是普通生物燃料的2~3倍,未來有望降低到普通航空燃料之下,不過這需要長期的過程。
(黃海軍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