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唐錦
(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7)
試論新時期我國“民工荒”現象
林唐錦
(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7)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初期,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由農村涌入城市,尋找工作機會的現象,也叫做“民工潮”。最近幾年,由于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使得大量農民失崗返鄉(xiāng)。但現在經濟有所上升,許多地區(qū)反而卻出現了“民工荒”,并且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尤為明顯??偟膩碇v,新時期我國“民工荒”現象的出現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因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來解決“民工荒”問題已成為新時期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刻不容緩的事情。
民工荒;現狀; 原因;對策探析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迅猛發(fā)展,許多農民紛紛進城打工,因此,許多城市相繼出現了“農民工”,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民工潮”。但是近幾年,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許多農民失崗返鄉(xiāng),各大城市卻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特別是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從“民工潮”到“民工荒”為何會反差這么大?
所謂的“民工荒”是指,城市的企業(yè)出現招工難,不能滿足其需求的一種現象。當前我國“民工荒”問題的現狀就是勞動力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場面,阻礙了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成為了其發(fā)展的瓶頸。這種情況在許多大中型城市尤其是東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城市都有出現。以下幾段材料就足以說明。
“據東南沿海福建省有關部分統(tǒng)計,春節(jié)后該省用工缺口僅泉州市就將超過15萬人,比往年同期增加近4萬人,目前,泉州的崗位數是求職人數的1.79倍,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服裝針織、陶瓷、制鞋等傳統(tǒng)勞動密集崗位上?!雹?/p>
“在號稱“童鞋之都”的浙江湖州,企業(yè)老板們?yōu)榱肆糇∪找婢o缺的工人,不僅為春節(jié)期間往返家鄉(xiāng)的工人提供專車接送,甚至還有老板在大年初八專程趕到安徽、江西等地一家家給自己的員工拜年。民工的月工資平均也從1200元漲到了1400元?!雹?/p>
“在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廣東省東莞市,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因工廠倒閉或企業(yè)開工困難遭工廠辭退而離開東莞的農民工超過60萬人。目前,這部分農民工大多數都還沒有回到東莞。”③
事實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問題,“民工荒”會束縛企業(yè)擴大再生產,阻礙了企業(yè)的進一步的發(fā)展,同時這會使得城市的建設步伐放緩,這與國家制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背道而馳。但是,這種狀況并不是偶然的,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它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社會對農民工的歧視。
當今社會出現的民工荒現象,總的來說是由于社會對農民工階層有著或多或少的歧視?!懊窆せ摹爆F象的出現是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視市場經濟秩序的一種懲罰,是對企業(yè)長期無視農民工權益的一種懲戒。我們都清楚,“民工荒”問題的實質是社會對農民不公正歧視的必然結果。農民工在社會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地位都很低,并且長時期地處在社會的邊緣地帶,不僅在這些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而且還要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思想負擔。在對農民工自己所要從事的職業(yè)方面,農民工經常要受到各種不公正的限制,就算是那些有著相對較高的文化素質、有著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較熟練的技術操作的農民工,也往往只能被迫干著城市市民不愿做的臟活、累活,其中一些職業(yè)是具有相當高風險的;同時,在經濟上,農民工也被排斥在各種社會保障制度之外,城市居民普遍能夠享受到的醫(yī)療、衛(wèi)生等保障體系以及子女受教育等都沒有顧及到人口龐大的農民工群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民工的收入也變得更多了,這些改善使得農民工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對生活質量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在收益增加的同時還希望得到社會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理解和尊重??墒乔闆r卻是,農民工仍舊受到不公正的歧視。
2.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改變了農民工以往“外出打工”的思想。
近年來,國家一直對三農問題非常重視,每年國家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就體現了這點,國家對“三農”政策的扶持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使得一些地區(qū)的農民減少了外出務工的機會。另外由于糧食價格上漲,再加上政府的一些財政補貼和減免賦稅等改革措施,一個農民家庭就可實現增收,因此,有些務工農民索性就回家種地去了。農民打工的收入偏低,再扣除掉在城里為了生存所必須花費的如住房等費用,剩下的就不多了。這些都改變著農民工以往“外出打工”慣有的的思想,認為要想致富,就去城市,尤其是沿海大中型城市打工,進而出現了“民工荒”。
3.農民工綜合素質滯后的問題。
農民工階層由于受到經濟、歷史等方面的影響,所受到的教育毫無疑問是相對較少的,綜合素質總的來說相對較低。這就導致了在一些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某些行業(yè)普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技術工人方面,妨礙了企業(yè)的發(fā)展。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不斷升級,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對勞動力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通過對當前“民工荒”問題的現狀及其原因的論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沿海地區(qū)出現的所謂“民工荒”問題,并不是說我國勞動力短缺,而只在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下,農民工做出的一種無奈的選擇??梢哉f,“民工荒”是在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出現的一種勞動力市場的暫時的供不應求的現象。為此,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來積極應對。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1.要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
必須加強政府的監(jiān)督管理職能,在全國范圍內,每年要定期開展農民工權益保護專項檢查活動。主要檢查的是各個用人單位,尤其是非公有制單位,必須加大監(jiān)督管理力度,依法嚴厲懲處各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同時政府的工作應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原則,嚴格控制企業(yè)工人的勞動時間,對于存在不合理的加班加點情況要及時制止;同時,維護農民工的合法休息權益,保證最低的工資標準,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民工擁有完善的失業(yè)保險、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并且要讓農民工的子女能夠跟城市的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這樣就能使農民工能夠安心的到城市去打工。
2.積極塑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
農民工對企業(yè)保持強大的競爭力,擴大企業(yè)的再生產的規(guī)模是至關重要的,而讓農民工認識到企業(yè)文化則是重中之重。除了要與農民工簽訂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勞動合同之外,還應該積極塑造“以人文本”的企業(yè)文化。不僅要在工資、住宿、健康標準等方面給予農民工更多的好處,而且還要使每個農民工都感覺得到企業(yè)的優(yōu)良文化,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這個企業(yè)的主人,讓農民工感到有一種主人感、歸屬感。這種企業(yè)文化使企業(yè)內部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大大提高了農民工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
3.切實采取措施,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
建立健全由各相關部門參與的、完善的農民工培訓體系。當前,可以通過建立農民工減、免費培訓制度,加大職業(yè)培訓工作力度,將培訓工作納入社會教育體系。降低入學門檻,簡化農民工入學手續(xù)。在培訓的方式上,可采用先免費培訓,等到被企業(yè)招聘后,培訓費由企業(yè)支付。這樣既可以解決政府培訓資金不足的問題,又能滿足農民工免費培訓,提高素質的愿望,增強了農民工在勞務市場中的競爭力。在教學管理上,允許農民工分階段完成學業(yè),分批次分時間進行職業(yè)技能、法律法規(guī)、科技知識等培訓,加強職業(yè)道德、文明素養(yǎng)和誠信教育。
4.改革我國戶籍管理制度。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雖然我國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總體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提高。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其一不看其二,要知道,如果只是就制定一部新的戶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而不能很好的解決好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沖突等基本問題,這是非常片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戶籍制度的改革畢竟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因為這是長期的城市居民的對社會資源不平等占有和對財富的分配不均,而廣大的農民工卻是處處受到歧視的,這集中體現在衛(wèi)生、醫(yī)療、養(yǎng)老、就業(yè)、子女教育及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的不平等上。因此,必須改革戶籍制度,保證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綜上所述,出現“民工荒”現象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而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制造的結果。要想解決好“民工荒”問題,讓企業(yè)等單位不再出現用工難的問題,就必須正確處理好農民工問題,首先要正確的認識和尊重農民工,認識到他們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賦予農民工更多的重視,通過建立和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讓農民工享受與城市人同樣的醫(yī)療、衛(wèi)生、子女教育等平等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民工荒”問題,實現社會的安定、有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
注釋
① 引自中國服飾網http://www.fushi.cn/news-ShowNews-380487.html,訪問日期:2010年2月24號.
② 引自鄭傳貴. “三農”問題與社會和諧[M].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45.
③ 引自中國服飾網http://www.fushi.cn/news-ShowNews-380487.html,訪問日期:2010年2月24日.
[1]楊云善,時明德.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6.
[2]沈立人.中國農民工[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5.
[3]鄭傳貴. “三農”問題與社會和諧[M].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4]韓俊.中國三農100題[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4,8.
[5]戴郭峰,陳中小路.中國遭遇20年來首次“民工荒”[J]. 南方周末,2004(7):15.
ClassNo.:F249.21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OnShortageofMigrantWorkersUndertheNewCircumstanceofEconomicDevelopment
Lin Tangji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suppl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s unlimited which provides China with labors needed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 It is also called "the tide of migrant worker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a large number of farmers lost their jobs.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there are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me parts of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The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 i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us to take some effective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
shortage of migrant workers;current situation;reason;countermeasures
林唐錦,在讀碩士,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0級政治學理論專業(yè)。研究方向:中國政治。
1672-6758(2012)12-0039-2
F249.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