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河北省唐山市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圖書館如何開展讀者服務工作
李巍
(河北省唐山市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公共圖書館 讀者服務 讀者需求
圖書館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獻資料的地方,是傳播人類文明的媒介,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陣地。盡可能地滿足讀者各種需要,是圖書館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應重視人文環(huán)境的構建,提倡人文關懷,以人為本。
圖書館的構成要素包括文獻資料、館舍、設備、人員等,而其中的主體要素是人。因此,圖書館應該圍繞“人”這個核心,創(chuàng)建“讀者第一”的機制。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是溝通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是整個圖書館工作的核心。了解讀者的需要,全方位服務讀者,賦予圖書管理新的服務功能,幫助讀者將需求與圖書內容準確溝通,達到真正的服務型管理,要求圖書管理人員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全新服務意識。
圖書館作為向廣大讀者、向全社會開放的公共服務機構,具有開展社會教育,傳遞文獻信息和開發(fā)智力資源等功能。圖書館要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必須不斷完善自己。
1.1 圖書館要以實用為原則 應以服務為基礎進行館藏資源建設,根據(jù)服務對象的不同建立相應的藏書體系和有地方特色的文獻數(shù)據(jù)庫。藏書結構應適應時代的要求,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同時,要搞好圖書館服務工作,高素質的服務人才是關鍵,這要求圖書館員不單要有豐富的圖書館學知識,還應有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及高尚的職業(yè)道德,以保證能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的圖書館服務工作。
1.2 讀者是圖書館的價值體現(xiàn)所在,是圖書館存在的根本 圖書館應利用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吸引廣大讀者,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圖書館的宣傳力度,讓各類型讀者(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不同愛好、不同知識水平和不同理解能力的)了解圖書館,培養(yǎng)讀者利用圖書館學習、工作、娛樂等興趣。
1.3 圖書館應參與社會文化活動 要有走進來、走出去的服務理念。通過舉辦書展、科普展覽、專題講座等活動,提高讀者科學文化素質,實現(xiàn)圖書館的社會教育的功能。同時還可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社區(qū)的文明建設等活動,如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興趣小組、課外閱讀等活動,使圖書館成為學校的“第二課堂”,實現(xiàn)圖書館傳播文化知識,開發(fā)智力資源的功能。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和信息化、網絡化飛速發(fā)展,人們的文化需求體現(xiàn)出多樣、多層次的特點,公共圖書館傳統(tǒng)服務方式已不適應新的需求。
2.1 改變服務的內容 管理人員要熟悉各種圖書的信息發(fā)展方向,幫助讀者了解其所要得到的資料。同時要利用電子傳媒、網絡技術建立新的文獻數(shù)據(jù)載體為讀者提供服務,把傳統(tǒng)的紙質文獻服務發(fā)展為以電子信息為載體文獻的服務,使讀者可以從容隨意地查找并利用文獻信息,使讀者能更方便快捷地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
2.2 改變服務的方式 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方式來幫助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根據(jù)讀者所需,向其提供解答的線索或相關的文獻資料及其存放位置等的咨詢服務。同時通過宣傳報道,向讀者提供館藏文獻的內容和最新動態(tài),使讀者能快捷地獲取圖書館最新的文獻資料。
2.3 創(chuàng)新服務的方向 圖書館必須充分利用當前網絡發(fā)展的機遇,加快各圖書館間的計算機聯(lián)網,實現(xiàn)文獻信息資源的互補與共享,充分開發(fā)利用文獻資源信息。建立電子傳媒,為讀者提供閱讀瀏覽、館藏文獻資料檢索等信息服務,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快、廣、深的需求。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可建立信息的數(shù)據(jù)庫,使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發(fā)展得更有特色、水平,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
2.4 提高館員自身素質 不管圖書館坐落在何處,開館時間和設備怎樣,也不管圖書館的管理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的成敗的關鍵因素在于圖書館工作者,館員素質直接影響讀者服務質量和水平,只有不斷提高館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其次,要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再次,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嫻熟的專業(yè)技能。精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學習實際的比擬,并且體現(xiàn)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及能力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教師要善于察言觀色,從言語和手勢表情中,聽懂和看懂學生的要求和期望,以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4]。
3.2 演示胚胎結構演變時,必須結合解剖學的方位,比如交待清楚比擬代表的是腹側還是背側;矢狀位還是水平位等。
3.3 教師作為施教者,處于主導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視[3]比擬應配合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與互動,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3.4 避免比擬過程中“跑偏”、“過度”等引起誤導 比如要引導學生勿混淆指示性比擬與形象性比擬,明確各手勢代表的意義,勿隨意引申等。
[1] 鄒仲之,李繼承.組織學與胚胎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
[2] 張金平,趙 靜,史玉蘭,等.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5):108
[3] 鄒仲之,李繼承.組織學與胚胎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2
[4] 沈興華,蔣春雷,劉 磊.醫(yī)學專業(yè)課堂教學與表情運用[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7,15(4):597
(2011-12-20 收稿)(王一伊 編輯)
G 25
C
2095-2694(2012)03-4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