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2.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北京 100700)
腰腿痛病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復方腰腿痛寧具有補腎強筋壯骨之效。為克服傳統(tǒng)劑型給患者帶來的不便,我們將其開發(fā)成新劑型。
AL-204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E-35型擠出機(重慶英格制藥機械有限公司);R-250型多功能拋丸機(重慶英格制藥機械有限公司)RC2-6C2型藥物溶出度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微晶纖維素(MCC,湖州展望有限公司,批號:060524);殼聚糖(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F20090918)。
2.1 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 精密稱取柚皮苷對照品,置于100 mL量瓶中,用pH值為6.8的磷酸鹽緩沖溶液定容至刻度,超聲均勻,置于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190~400 nm波長內進行掃描,結果在283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且在此波長處上述載體對測定無干擾。
2.2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柚皮苷對照品3.1 mg,置于100 mL容量瓶內,用上述緩沖液定容至刻度,超聲均勻,得質量濃度為31 mg/L作為對照液。分別精密吸取2.0、4.0、6.0、8.0、10.0 mL對照液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緩沖液定容至刻度,得系列質量濃度的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長處,以緩沖溶液作空白對照,測定吸光度(A),回歸分析得標準曲線C=36.761 98A-0.872 14,r=0.999 9(n=5),在6.2~31.0 mg/L內,質量濃度與吸光度線性關系良好[1]。
2.3 釋放度的測定方法
2.3.1 釋放條件 采用轉籃法,轉速為100 r/min,溫度為(37±0.5)℃,溶出介質:以pH值為6.8磷酸鹽緩沖溶液為溶出介質[2]。
2.3.2 測定方法 稱取載藥微丸約2 g,置于轉籃中,并降至裝有溶出介質的溶出杯中。分別以5、10、20、30、40、50、60 min定時定位取樣10 mL,同時補加10 mL空白緩沖溶液。經用0.45 μm微孔濾膜快速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 mL稀釋至10 mL。以pH 6.8磷酸鹽緩沖溶液為空白對照,在283 nm處測定A值,按標準曲線方程求算對應藥物濃度和累積釋放率。
2.4 微丸的制備工藝 采用擠出-滾圓方法,稱取腰腿痛寧藥物粉末,加入MCC等輔料至足量,加入適量潤濕黏合劑制軟材后,經孔徑0.8 mm篩板擠出,置入多功能拋丸機制備微丸,根據(jù)預實驗所確定的制備工藝參數(shù)調節(jié)滾圓機轉速和滾圓時間,通過摩擦力使完全滾圓。將所得微丸于40 ℃烘箱中烘干6 h,以0.63~0.83 mm的微丸進行工藝評價。工藝參數(shù)如下:擠出轉速30 r/min,滾圓機頻率為50 Hz,滾圓時間為5 min[3-4]。
通過實驗[5-6]可知,載藥量越大初始藥物釋放越快,藥物累積釋放量越多,當30 min以后,各種載藥比例的藥物釋放基本趨于相同,在50 min時,各藥物釋放量均已達到100%,達到完全釋放。在同樣給藥劑量下,如果載藥量小,則病人所服用藥量不大。但載藥量比為1:1時微丸成型性差,
幾乎不能形成圓整度很好的小丸。故本實驗選擇藥物粉末與其輔料質量比分別為1∶2、1∶3及1∶4,即藥物在處方中含量質量分數(shù)相應分別為33.3%、25.0%及20.0%。通過實驗,藥物粉末有一定黏性,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75%時微丸成型性差,幾乎不能形成圓整度很好的小丸且由于乙醇體積分數(shù)較高使制軟材過程中乙醇揮發(fā)較多,不易控制黏合劑的用量,導致制丸的重現(xiàn)性差。所以我們降低了潤濕劑體積分數(shù),選用25%乙醇。
殼聚糖作為賦形劑,有緩慢藥物釋放的作用。所占比例越大,釋放越慢。當殼聚糖含量過高或過低,則藥物釋放太慢或不完全,達不到30 min速釋要求。故選擇殼聚糖含量在25%。
[1]孫彥輝,李三鳴,董陽,等.含有尼美舒利固體分散體的速釋微丸的制備及性質考察[J].中國藥劑學雜志,2008,6(4):163.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附錄73.
[3]李丹,宋洪濤,陳大為,等.擠出滾圓法制備復方丹參速釋微丸[J].中草藥,2007,38(1):36.
[4]劉陽,張志榮,韓靜,等.6-巰基嘌呤結腸黏附緩釋微丸的處方篩選及體外釋放的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17):1516-1517.
[5]張萱,劉純巖,王英男,等.抗抑郁藥萬拉法新對大鼠海馬神經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7(4):577-581.
[6]姜雅萍,宋文植,尹萬忠,等.金納米花粒子對體外人成纖維細胞的毒性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7(4):6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