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運動遵循“三五七”原則
文/葉子
冠心病人適當鍛煉可改善病情,運動時不管選擇哪一種運動方式,都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心情愉快;盡量避免選擇對抗激烈、幅度過大或人體負擔重的運動項目。
建議遵循“3、5、7”原則:“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鐘以上;“5”指每周要運動5次;“7”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shù)。如果在運動中出現(xiàn)心慌、胸悶或頭暈等癥狀,應立即中止。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穩(wěn)定。
有利于心肌康復的運動有以下幾種。
游泳:建議不要單獨游或水溫過低時游。游泳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速度不宜過快,距離不宜過遠,應循序漸進。
步行或散步:步行或散步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地點應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
慢跑:慢跑只適合于病情較輕、有一定運動習慣的冠心病患者,且最好能采用“慢行—急行—慢跑”的漸進性鍛煉方式。
太極拳:通過緩慢、協(xié)調的練習,使全身各部位肌肉產(chǎn)生周期性的收縮和舒張,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強化心肌血液供應和營養(yǎng),有利于心肌康復。
三分鐘抬腿運動治療膝蓋酸痛
1.仰臥在地板上,一條腿膝蓋彎曲(大腿與小腿的角度小于直角),另一條腿伸直,兩手自然地放在身體左右兩側。
2.將伸直的那條腿向上抬(離地板約10厘米),靜止5秒左右后慢慢放下回到1中的姿勢。休息2-3秒再往上抬腿,反復做20次。
腰疼或躺著做這一運動腰會疼的人及彎曲的那條腿膝蓋酸痛的人,可以淺坐在椅子上進行。
具體方法為:
1.淺坐在椅子面略高的椅子上,一條腿的膝蓋彎曲(大腿與小腿成90度),另一條腿伸直,腳脖子自然彎曲(腳后跟著地,腳尖離地)。伸直的那條腿向上抬時,請注意膝蓋不要彎曲。
2.伸直的那條腿的腳后跟離地板約10厘米時,靜止5秒左右后再慢慢放下。
3.腳后跟著地后休息2-3秒,繼續(xù)做1-2的動作,反復做20次。
以上運動以20次為1組,早晚各做1組,也就是1天做2組。有能力的人,可以做3組以上。做起來吃力的人,可以先從5-10次做起,然后慢慢接近20次。讓膝蓋酸痛的腿進行活動是本套操的目的,但另一條腿也要鍛煉。
老人散步別背手
散步是許多老年人日常的健身方式。專家提醒,對老年人來說,散步雖看似普通,卻有不少講究。
首先,隨意走走停停地遛達不能算散步。因為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氧代謝,就起不到運動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務不能算做鍛煉一樣。例如,一位65歲的老人,散步時的心率應保持在每分鐘105次為宜。散步時微微出汗、呼吸順暢,就達到了鍛煉效果。
其次,一些老人喜歡背著手走路,但這樣既不利于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于身體放松,無法達到最佳運動效果。而如果路上有石子或路面坑洼,背手走路讓老年人無法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挺胸、抬頭、擺臂,這樣才有利于全身運動和身體協(xié)調。
最后,老年人應慎重選擇散步的地點。人體在運動時,所需氧量增高。因此,空氣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對全身有益。不過,老年人不應在坡多的地方散步。這是因為老年人原本就很容易出現(xiàn)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而頻繁爬坡或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jié)負荷過重、加重關節(jié)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