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混凝土收縮裂縫控制及提高硬化混凝土質量的若干新觀點(下)

    2012-03-20 07:33:12甘昌成
    商品混凝土 2012年3期
    關鍵詞:抗?jié)B膠凝耐久性

    甘昌成

    (鶴山市建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廣東 鶴山 529721)

    4 提高硬化混凝土質量的新觀點

    從事混凝土施工操作多年的一線人員,都知道高抗?jié)B的預拌混凝土與現場攪拌的普通混凝土硬化后質量上的差別。一港資企業(yè)廠房有30 多根柱子,C25 混凝土,完成一半后,由于某種原因,混凝土供應由現場攪拌轉為預拌混凝土。后因柱子偏高,需要人工打掉部分柱頭。香港老板觀看了兩種混凝土柱頭被打掉的過程。操作工左手執(zhí)鋼釬,右手揮榔頭。鋼釬響處,現場攪拌的普通混凝土一塊一塊往下掉,錘擊鋼釬聲音沉悶,看不到火花;高抗?jié)B的預拌混凝土,錘擊聲音清脆,鋼釬擊打混凝土后立即彈開,火花四濺。在混凝土表面同一個點擊打幾十下,打成一個淺洞,混凝土也沒有往下掉。用操作工的話說,這種混凝土“特別韌”。香港老板看到這種場景后,對施工單位提出要求,指定今后必須使用這種預拌混凝土。某小區(qū)要打掉地下車道一個過高的門頂,C30 混凝土,兩名操作工足足打了兩天,兩手都蹭出了血泡。據操作工反映,同樣體積的現場攪拌混凝土,不到半天就可以打掉。類似的例子很多,詢問過不同的操作工,他們的體會完全一致:最不愿意打高抗?jié)B混凝土的樁頭、柱頭,即使比現場攪拌的普通混凝土多付三倍的工錢,他們也不愿意打這種混凝土。高抗?jié)B防裂促進了地區(qū)建筑質量的提高。有業(yè)主反映,即使房價高一些,也愿意購買這種質量放心的商品房。

    混凝土高抗?jié)B防裂的硬化質量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同。

    混凝土實現高抗?jié)B必須滿足的三個基本條件[3],反映了配合比的合理性和施工養(yǎng)護工藝的合理性。也就是說,提高硬化混凝土質量必須要有合理的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養(yǎng)護工藝。上一節(jié)討論了滿足混凝土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工藝條件,是提高硬化混凝土質量合理的工藝措施。本節(jié)繼續(xù)討論與硬化混凝土質量和耐久性相關的一些新觀點。

    (1)巖石風化的啟示:只有實現了高抗?jié)B的混凝土,才能稱得上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

    以前,人們以為天然巖石是亙古不變的?,F在我們知道,大自然通過對巖石的風化和剝蝕,可以將高山夷為平地。大自然對巖石的風化作用分為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所有處于地表條件下的巖石都會風化。但風化有難易快慢之分,差別很大。巖石的風化速率與氣候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與巖石的礦物組成和結構構造有關,也與巖石本身的抗?jié)B透能力有關???jié)B性能差的巖石,在不利的氣候及環(huán)境條件下,由于環(huán)境介質的物理和化學作用而分解,分解層向巖石的縱深發(fā)展可形成巨厚的風化層。當風化層被風雨、冰雪等剝蝕之后,新的巖層被暴露出來,加速了巖石的風化。但是有些巖石十分堅固,其組成礦物的溶解性極小,抗?jié)B透能力很強,風雨及環(huán)境有害介質都不能侵入巖石內部,只能在巖石表面進行微風化。這些巖石可以抵擋數百年的風化剝蝕而不碎裂。

    混凝土是一種人造巖石,具有天然巖石相似的性質。相對于天然巖石而言,其生長發(fā)育周期極短,如果不滿足其生長發(fā)育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混凝土內部容易形成比天然巖石更多的缺陷???jié)B性能降低則是缺陷的主要表現形式。混凝土收縮裂縫的形成就源于連通毛細孔隙缺陷的生成,源于抗?jié)B性能的降低。由于抗?jié)B性差,環(huán)境有害介質容易滲透進入混凝土內部,降低了混凝土的抗腐蝕性,使混凝土在自然環(huán)境下比天然巖石更容易“風化”和“剝蝕”。因此,混凝土抗?jié)B性能降低是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根源。以往都是以可見裂縫或可見有害裂縫為硬化混凝土質量的控制目標,但沒有裂縫的混凝土,其質量未必優(yōu)良。混凝土不但要實現“無裂縫”,還要實現“零缺陷”,才是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高抗?jié)B防裂使硬化混凝土“無裂縫”、“零缺陷”成為可能?;炷翆崿F了高抗?jié)B防裂,提高了抗腐蝕能力,提高了耐久性,才稱得上是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

    (2)只有實現高抗?jié)B防裂,才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護筋性能。

    現代建筑中,混凝土離不開鋼筋,就像肌肉離不開骨頭一樣。混凝土有了鋼筋的配合,鑄造了現代建筑的輝煌?,F代建筑的壽命,取決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鋼筋的耐久性。鋼筋的耐久性則取決于混凝土保護鋼筋不生銹的能力。鋼筋表面的純化膜只有在堿性環(huán)境下才能穩(wěn)定存在,因此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得到了人們的重視,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標。人們普遍認為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取決于混凝土中的堿度,故近年來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的抗碳化問題引起了關注,認為粉煤灰和礦粉的大量摻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作者認為,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固然與混凝土中的堿度,即與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有關,但也與混凝土的抗?jié)B能力有關,關鍵還是混凝土的抗?jié)B性。如果混凝土的抗?jié)B性很差,環(huán)境中的CO2很容易滲透進入混凝土,混凝土中的堿度再高,也有消耗殆盡的時候。因此,不管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多少,或摻合料摻量多少,要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關鍵是提高混凝土的抗?jié)B性。為了驗證這一推斷,作者專門做了試驗。123kg/m3的水泥用量,300kg/m3的摻合料,連同水泥中的混合材,混凝土中的摻合料摻量達到76.7%,由于混凝土7d 達到了P30 級以上的高抗?jié)B,混凝土136d 自然碳化的深度為0。而水泥用量220kg/m3的混凝土,由于抗?jié)B性能差,39d 自然碳化深度達到6mm[10](表1)。實際工程中也出現了272kg/m3水泥用量的混凝土,28d 的自然碳化深度達到2~5mm[10]。質監(jiān)部門在長期的建筑質量跟蹤檢測中,肯定了高抗?jié)B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很小。生產試驗和工程實際都驗證了作者的推斷。

    (3)混凝土的生產和施工滿足了高抗?jié)B的三個基本條件[3],就可以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

    “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要足夠小”和“膠凝材料要有足夠填充充水空間的水化產物”,是混凝土實現高抗?jié)B必須滿足的一、三基本條件。基本條件二完美濕養(yǎng)護則是高抗?jié)B的保證條件?;緱l件一、三反映了配合比的合理性,基本條件一、二反映了施工養(yǎng)護工藝的合理性。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要辯證地看待高抗?jié)B的一、三基本條件,協調好兩者的關系。①如果完美濕養(yǎng)護條件下混凝土3~7d 實現了高抗?jié)B,我們就說配合比同時滿足了高抗?jié)B的一、三基本條件,配合比是合理的。如果二次抹壓后的完美濕養(yǎng)護,混凝土不能實現高抗?jié)B,但初凝前的二次振動可以使混凝土實現高抗?jié)B,我們仍然可以認為配合比是合理的,但施工中混凝土初凝前必須實施二次振動工藝?;炷翆崿F了高抗?jié)B,表明在給定膠凝材料條件下,混凝土的充水空間達到了足夠小;或在給定水膠比條件下,膠凝材料有足夠填充充水空間的水化產物。所謂“足夠填充”,是指水化產物可以將充水空間完全填充密實,混凝土達到了該強度等級應具有的高抗?jié)B密實度。②在完美濕養(yǎng)護條件下,如果混凝土不能實現高抗?jié)B,表明混凝土的充水空間未能達到足夠小,或膠凝材料不能產生足夠填充充水空間的水化產物。這時應減小水膠比,以減小混凝土的充水空間;或提高膠凝材料的活性,以增加水化產物總量?;蛘邇烧卟⒂?,提高實現高抗?jié)B的可靠性,提高配合比的合理性。③這種充水空間的大小以及水化產物的總量是否足夠,對于不同的強度等級以及不同的抗?jié)B介質也是相對的。例如,對于抗?jié)B介質滲透達到了足夠小的充水空間,當轉為抗氯離子等強滲透介質時,這樣的充水空間就未必是足夠小了。

    混凝土澆筑密實成型后,至初凝前,如果由于坍落度過大,充水空間過大,混凝土出現了泌水離析,或者由于混凝土失水,內部充滿了缺陷。粗大的泌水通道水化產物不能完全填充密實;失水通道缺水不能生成水化產物,不能實現充水空間的完全填充。如果不采取適當的工藝措施,讓混凝土這樣地進入硬化階段,硬化后的混凝土內部就會充滿缺陷,積蓄內應力。這樣的工藝就是不合理的工藝。應在初凝前對混凝土實施二次振動,使混凝土重新密實,將粗大的泌水通道和失水通道封閉,消除離析形成的薄弱結構,使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變得足夠小,重新被拌合水充盈,水化產物就可以將充水空間完全填充密實,混凝土就可以實現高抗?jié)B。所以,實現高抗?jié)B的基本條件一,既反映了配合比的合理性,也反映了施工養(yǎng)護工藝的合理性。

    (4)降低水泥用量是混凝土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應該適宜,不應偏低。

    隨著熟料質量和水泥等級的提高,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在逐漸降低。這是符合保護生態(tài)和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的。水泥和混凝土都是自然資源消耗量很大的建筑材料。有資料報道,燒制水泥的石灰石儲量只夠水泥工業(yè)生產使用40~50年[11]。隨著石灰石資源的逐漸減少,低水泥用量是混凝土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要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就必須實現混凝土的高抗?jié)B,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就不宜偏低。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膠凝材料的總體活性較低,生成的水化產物總量較少,如果膠凝材料用量偏低,可能會同時存在充水空間過大和水化產物總量不足的問題。這將導致混凝土抗?jié)B性能變差,耐久性降低。

    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對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十分重要。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是為了使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足夠小,膠凝材料能夠產生足夠填充充水空間的水化產物,滿足高抗?jié)B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只要混凝土容易實現高抗?jié)B,我們就說膠凝材料的用量是適宜的。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與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砂率等因素有關。坍落度大,砂率大,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也大,反之則少。從高抗?jié)B提高耐久性的角度來說,低膠凝材料用量只適宜用于低砂率、低坍落度的混凝土。例如,300kg/m3的膠凝材料用量,對于干硬性和半干硬性的道路混凝土來說是適宜的,但對于大流動度的泵送混凝土來說就不是適宜的了。我們曾把泵送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為380~450kg/m3的范圍看作是適宜的[9](當時C40以下的低強度混凝土主要使用P·O32.5水泥),是因為用量不小于下限時,混凝土比較容易實現高抗?jié)B,其上限則是從經濟性考慮;把350kg/m3以下的膠凝材料用量看作偏低,是因為隨著用量的降低,高抗?jié)B將逐漸變得困難。泵送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偏低,不但硬化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變差,拌合物的泵送施工性能也將變差,混凝土生產和施工中抗質量波動的能力也將變差。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建筑效率的提高,泵送施工和大流動度的混凝土應用越來越廣泛。低膠凝材料用量混凝土的抗?jié)B性和耐久性問題,應引起關注。

    過分強調配合比的經濟性以及低膠凝材料用量對混凝土的抗裂作用,在認識上是個誤區(qū),我們?yōu)榇烁冻龅拇鷥r是沉重的。長期以來,我國“混凝土材料設計僅是滿足強度達標和堅持節(jié)約資金?;炷脸瑥姾秃笃趶姸仍鲩L部分,被譏為浪費,都必須用大水灰比”[12]。我國壩工混凝土的水膠比,大壩外部為0.6~0.7,內部為0.7~0.8;美國則為0.4~0.45 和0.5~0.55。美國的胡佛大壩運作了50年依然如新,被各國壩工專家一致認定為長壽壩;而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繼建成的皖西五大名壩,曾為我國壩工專家引以為驕傲,運作40年以后,已積勞成疾,陷入危境[12]。其中的佛子嶺大壩于1954年建成不久,即發(fā)現壩體產生多處裂縫[12]。

    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取決于水化產物生成密度的大小,即混凝土的致密程度。一般而言,復合膠凝材料用量越大,水化產物總量越大;水膠比越小,充水空間越小。由此水化產物的生成密度越大,混凝土越致密。只有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才能保證混凝土一定的致密度。作者對膠凝材料用量不同的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混凝土的抗?jié)B性高,其抗碳化能力就強[10]。試驗結果見表1。表1的序號1 水泥用量雖然只有123kg/m3,但因為膠凝材料用量較高,水膠比較小,混凝土的充水空間很??;摻合料的活性較高,可以產生足夠的水化產物將充水空間完全填充密實?;炷恋闹旅芏群芨?,7d 達到了P30 級以上的高抗?jié)B,混凝土136d 的自然碳化深度為0。序號2 和序號1 一樣采用完美濕養(yǎng)護,由于硬化期間不失水,混凝土的抗?jié)B能力也很強,但是由于膠凝材料用量較低,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較大,水化產物的致密程度,或者說混凝土的抗?jié)B透能力不及序號1,106d自然碳化深度為1.8mm。序號3 的配合比與序號2 相近,但序號3 在硬化期間放任失水,存在大量連通的失水通道,抗?jié)B性能很差,短短39d 的自然碳化深度達到了6mm。閻培渝教授的試驗[13]也表明,混凝土的抗?jié)B透能力隨膠凝材料用量的降低而降低。當膠凝材料從486kg/m3降至360kg/m3時,混凝土氯離子的遷移系數提高了一倍半(為原來的2.5 倍)。

    表1 混凝土的抗?jié)B透能力和抗碳化能力與膠凝材料用量和水膠比的關系

    膠凝材料用量越低,高抗?jié)B的一、三基本條件越不容易滿足。應該轉變以僅滿足強度達標的經濟性原則來評價配合比合理性的觀念。我們的國家規(guī)范和我們的高級專家都不宜過分強調配合比的經濟性,因為這可能對行業(yè)做出誤導。其實,容易實現高抗?jié)B的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與僅滿足強度達標的低膠凝材料用量相比,所增加的材料成本在建筑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但高抗?jié)B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的經濟回報卻是巨大的。如果因小失大,我們今后還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炷翑嚢枵居捎谄髽I(yè)經營的利益驅使,是要強調配合比的經濟性,但這種經濟性原則必須建立在混凝土可以實現高抗?jié)B的基礎上。如果混凝土偏離高抗?jié)B太遠,表明混凝土的充水空間太大,或水化產物總量太少,混凝土生產中和施工中抗質量波動的能力將變得很敏感,質量的風險加大,企業(yè)有可能付出的代價更大。

    值得指出的是,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是使混凝土容易實現高抗?jié)B,并不是說其配合比就一定合理;也不是說膠凝材料用量偏低其配合比就一定不合理。配合比合理不合理,應以完美濕養(yǎng)護條件下混凝土3~7d 能否實現高抗?jié)B進行判定。

    (5)混凝土的高性能與高抗?jié)B是不可分割的。

    高性能混凝土是現代混凝土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方向,混凝土都應該高性能化。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風靡國內外,見解甚多。但高性能混凝土必須有高的耐久性,這一認識則是一致的。然而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也容易發(fā)生早期開裂,失去了高性能的特性,引起了人們的反思[14]。作者闡述了混凝土的高性能與高抗?jié)B的關系,認為高性能與高抗?jié)B不可分割[7]。高性能混凝土是容易實現高抗?jié)B的,但如果混凝土澆筑成型以后拌合水損失,這部分混凝土的抗?jié)B性能也會降低。失水通道產生內應力,迫使混凝土收縮而開裂。這反映出高性能混凝土也必須要實現高抗?jié)B才能防裂,才能提高耐久性,才能得到最終的高性能。所以混凝土的高性能與高抗?jié)B是不可分割的。

    另一方面,容易實現高抗?jié)B的混凝土,因為充水空間足夠小,避免或大大減少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離析,提高了混凝土的勻質性和穩(wěn)定性;適宜的膠凝材料用量保證了集料間一定的凈漿層厚度,混凝土拌合物就具有良好的流動度和良好的流變特性[4],從而保證了混凝土的高工作性;有足夠填充充水空間的水化產物,混凝土3~7d 實現了高抗?jié)B,容易獲得必要的早期強度。高抗?jié)B混凝土的這些特性使混凝土具有明顯的高性能特征。高抗?jié)B的混凝土,硬化以后“無裂縫”,“零缺陷”,硬化質量優(yōu)良。這種混凝土內應力小,平衡度高,體系穩(wěn)定,體積穩(wěn)定,耐久性好。因此混凝土的高性能與高抗?jié)B是不可分割的。

    (6)建立和保持混凝土的體系平衡,是提高硬化混凝土質量和耐久性的關鍵。

    混凝土的理論研究應重視體系的平衡問題?;炷猎缙诹芽p的發(fā)生,中后期的開裂和破壞,都是體系的平衡失調、不平衡得到發(fā)展的結果。混凝土的體積穩(wěn)定性問題,實際上是體系的穩(wěn)定、體系的平衡問題。把握好混凝土生命過程各個階段的體系平衡,就能夠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提高耐久性。

    1)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拌合物的體系平衡問題

    泌水離析較重的混凝土,拌合物體系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體系。由于充水空間較大,充水空間充盈的拌合水不能承受體系的自重。在自重作用下,多余的拌合水被擠壓排出,直至充水空間小到可以承受體系的自重。這是體系由不平衡向平衡轉化的一個過程。但是這種平衡是短暫的。泌水離析使混凝土內部存在粗大的泌水通道和很多薄弱結構,破壞了混凝土的勻質性。這些泌水通道和薄弱結構很難被水化產物填充密實,容易滋生內應力,破壞體系的平衡。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則是一個穩(wěn)定性好的平衡體系。其水膠比小,不泌水,不離析,勻質性好。充水空間足夠小,能夠承受體系自重,在自重作用下保持著混凝土的勻質性。這時的混凝土沒有內應力,體系穩(wěn)定。但是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如果體系失水,存在失水通道,就會產生內應力,使體系偏離原來的平衡,體系就變得不穩(wěn)定。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也容易發(fā)生早期開裂的原因。

    因此,初凝前為混凝土建立一個穩(wěn)定的平衡體系,對于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質量非常重要。對于高性能混凝土,可以采用即時養(yǎng)護,防止拌合水損失,就可以保持體系的平衡。如果混凝土已經失水,不管失水多少,初凝前都應該采用二次抹壓將失水缺陷徹底消除。消除了失水通道也就消除了內應力。失水部位的混凝土,經過抹壓之后更密實,充水空間重新被拌合水全部充盈,水化產物就可以將充水空間完全填充密實,使混凝土實現高抗?jié)B。泌水混凝土由于存在泌水通道,不宜采用即時養(yǎng)護。要及時將泌出在表面的水排走,初凝前對混凝土表面反復抹壓,將泌水通道和失水通道封閉消除。泌水離析較嚴重的混凝土,內部充滿缺陷,對這種混凝土最好采用二次振動工藝。只有初凝前的二次振動,才能比較徹底地消除內部深處的缺陷,提高了拌合物的勻質性,并使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變得足夠小。缺陷消除了,內應力也消除了,初凝前的混凝土體系就成為一個穩(wěn)定的平衡體系。

    2)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體系平衡問題

    初凝前的拌合物體系平衡,為建立硬化混凝土的體系平衡奠定了基礎。從初凝開始,混凝土進入硬化階段。這一階段內應力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拌合水損失引起的。因此,二次振動和二次抹壓之后,一定要嚴控拌合水損失。我們強調要一邊抹壓一邊覆蓋,并接著澆水保濕,讓覆蓋物飽水,就是不讓拌合水損失。二次抹壓和覆蓋完成后,對混凝土要澆足水養(yǎng)護,或蓄水養(yǎng)護3~7d,確保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不失水,混凝土的整體就可以實現高抗?jié)B,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或減小混凝土的應力。這樣我們就為硬化混凝土建立了一個穩(wěn)定性好的平衡體系。

    3)混凝土受役期間的體系平衡問題

    濕養(yǎng)護結束,混凝土實現了高抗?jié)B,以良好的平衡狀態(tài)進入受役期。我們所得到的混凝土,內部缺陷和應力都被減到最小,是“無裂縫”、“零缺陷”的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受役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保持硬化混凝土的體系平衡。

    如同再堅硬的巖石也要被風化一樣,再堅硬的混凝土也要被腐蝕。堅硬的巖石,環(huán)境介質不能滲透進內部,只能在表面微風化,這樣的巖石非常耐久。我們也希望暴露在大氣中的混凝土,也只能在表面微腐蝕。如此,混凝土也將如堅硬巖石般耐久。很顯然,受役期間不但要保持混凝土的高抗?jié)B,還應不斷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不斷提高抗?jié)B性,才可以長久地維持體系的平衡,提高耐久性。

    暴露在大氣中的混凝土,中后期在不利的氣候環(huán)境下,其拌合水仍然會損失。雖然失水不像早期那么快,盡管非常緩慢,但持續(xù)時間長,終會形成失水通道。先是表面的,再是表層的,接著向縱深發(fā)展。中后期損失的附著水、層間水、結晶水會產生更大的收縮[15],也就是會產生更大的收縮應力。另一方面,失水通道為環(huán)境有害介質進入混凝土提供了方便,水化產物受有害介質侵蝕而變質,也會產生很大的膨脹應力。這是混凝土中后期破壞體系平衡的應力來源。只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拌合水損失,才能防止或減小應力的產生,保持體系的平衡與穩(wěn)定。

    從延長混凝土的平衡周期、提高耐久性的角度考慮,混凝土濕養(yǎng)護結束實現高抗?jié)B以后,應對混凝土表層作封閉處理,使表層混凝土達到高的致密度,以提高其抗不平衡因素干擾的能力。在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時,應充分考慮膠凝材料中后期的反應能力?;炷劣不缙谂c受役階段都不失水,就有充裕的拌合水提供后續(xù)的反應,就可以延長混凝土的生長發(fā)育期。混凝土生長發(fā)育期越長,混凝土越密實,抗?jié)B性越強,平衡度越高,體系越穩(wěn)定,耐久性越好[4,8]。

    5 結語

    (1)混凝土的產品質量最終體現為硬化混凝土的質量。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應是“無裂縫”、“零缺陷”的混凝土?;炷量?jié)B性能降低以及早期裂縫的出現,表明混凝土發(fā)育不良,硬化不良。裂縫控制問題,說到底是混凝土的硬化技術問題。應對水化產物對混凝土充水空間的填充規(guī)律作深入研究,摸清混凝土的硬化規(guī)律,才能真正掌握混凝土的硬化技術。

    (2)應在實際工程中全面實現混凝土的高抗?jié)B,利用高抗?jié)B進行防裂。高抗?jié)B的實現,表明混凝土的不可見裂縫和不可見孔隙缺陷都得到有效控制,使硬化混凝土“無裂縫”、“零缺陷”成為可能,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混凝土收縮開裂。高抗?jié)B的混凝土體系,內部應力小,平衡度高,抗不平衡因素干擾能力強。這樣的混凝土體系穩(wěn)定。體系穩(wěn)定,體積才能穩(wěn)定,如此便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3)材料收縮理論把混凝土的收縮分成若干種,造成收縮增大的原因更是繁多,難數其詳。這些研究對于了解混凝土的收縮規(guī)律是很必要的,但很難針對性地用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減小或補償收縮應用了多少年,始終難以根治混凝土工程的裂與滲。高抗?jié)B防裂則認為,收縮是應力作用的結果,應著力減小應力而不是收縮,并把拌合水損失看成是收縮開裂的總源頭,因為失水通道是收縮內應力產生的母體。工程實踐表明,只要有效防止拌合水損失,就可以有效防止開裂。這樣就實現了混凝土抗收縮開裂復雜問題簡單化。

    (4)混凝土收縮裂縫的控制之所以成為長期困擾建筑界的技術難題,是因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普遍存在放任失水的現象,背離了混凝土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背離了抗裂與抗?jié)B不可分割的辯證關系,使混凝土得不到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只有在理論上樹立拌合水在混凝土成型后不得損失的觀念,實際施工中嚴控拌合水損失,才有可能使混凝土工程裂與滲的質量問題得到根治。如此,混凝土耐久性的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5)混凝土實現高抗?jié)B必須滿足的三個基本條件,反映了配合比和施工養(yǎng)護工藝的合理性。換言之,只要配合比和施工養(yǎng)護工藝都合理,我們就可以得到質量優(yōu)良的硬化混凝土,可以全面提高建筑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配合比和施工養(yǎng)護工藝是否合理,以混凝土能否實現高抗?jié)B和完美濕養(yǎng)護作衡量尺度。若生產用的配合比偏離高抗?jié)B太遠,施工養(yǎng)護偏離完美濕養(yǎng)護太遠,其硬化混凝土的質量風險必然加大。

    [1] 甘昌成,李建庭,呂偉強,等. 低強度高抗?jié)B混凝土的試驗研究與應用[J]. 混凝土,2003(12):37-41

    [2] 甘昌成,關志文,張子庚,等. 混凝土抗裂與抗?jié)B的辯證關系[A]. 崔源聲,孫繼成主編. 中國與世界混凝土進展2008[C]. 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2008,10:139-145

    [3] 甘昌成,李建庭,呂偉強,等. 混凝土高抗?jié)B防裂[J]. 混凝土,2007(9):16-21

    [4] 甘昌成. 混凝土的充水空間與水化產物填充理論[J]. 混凝土技術,2011(2):4-11

    [5] 甘昌成. 混凝土收縮裂縫的控制——混凝土硬化技術[J]. 商品混凝土,2011(1):21-27

    [6] 甘昌成,李建庭,呂偉強,等. 論商品混凝土的濕養(yǎng)護[J]. 商品混凝土,2006(3):5-11

    [7] 甘昌成,李建庭,何昌斌,等. 抗?jié)B性是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A]. 2009'中國商品混凝土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 青島,2009,9:138-145

    [8] 甘昌成. 混凝土的體系平衡理論[J]. 商品混凝土,2011(6):22-25

    [9] 甘昌成,李建庭,呂偉強,等. 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評價[J]. 粉煤灰綜合利用,2008(3):6-11

    [10] 甘昌成,麥銳,李建庭,等. 大摻量摻合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評估分析[J]. 粉煤灰綜合利用,2011(3):10-16

    [11] 馮乃謙,張智峰,馬驍. 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混凝土技術[J]. 混凝土,2005(3):3-8

    [12] 劉崇熙,汪在芹,李珍. 壩工混凝土耐久壽命問題[J]. 長江科學院院報,2000(1)、(2)

    [13] 閻培渝,阿茹罕,趙昕南. 低膠凝材料用量的自密實混凝土[J]. 混凝土,2011(1):1-4

    [14] 廉慧珍. 對“高性能混凝土”十年來推廣應用的反思[J]. 混凝土,2003(7):10-13

    [15] 王鐵夢.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抗?jié)B膠凝耐久性
    大型熔鋁爐用特種抗?jié)B高鋁磚的研制與應用
    山東冶金(2022年4期)2022-09-14 08:58:20
    煅燒高鎂磷尾礦制備硫氧鎂膠凝材料
    基于復合膠凝材料的CO2礦化養(yǎng)護實驗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3期)2021-08-05 07:26:04
    壓力容器產品銘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油氣井用合成樹脂膠凝材料研究綜述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國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大雙摻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聚丙烯纖維砂漿抗?jié)B性能試驗
    碾壓式土石壩抗?jié)B與深層滑動破壞淺析
    膠凝砂礫石壩基礎理論研究
    永平县| 大洼县| 河曲县| 蚌埠市| 什邡市| 洛扎县| 天全县| 临夏县| 慈利县| 长沙县| 济源市| 原平市| 霍邱县| 仪陇县| 德格县| 凉城县| 灵武市| 顺昌县| 论坛| 崇义县| 新竹市| 房产| 沭阳县| 山阳县| 宣威市| 皮山县| 晋宁县| 霍州市| 镇坪县| 泸州市| 临邑县| 开鲁县| 甘孜县| 茂名市| 海门市| 永年县| 林州市| 会同县| 福贡县| 乐陵市|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