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正宇 周德群 王鵬華 史軍義 姚 俊
(昆明理工大學,昆明,650093)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資源昆蟲研究所蝴蝶研究與發(fā)展中心)
目前,國內關于蝶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學特性、本底資源調查以及保護方面,而關于不同生境對蝶類群落分布的影響研究很少[1-2],對云南地區(qū)蝶類多樣性的研究還未見報道。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在昆明市區(qū)東北郊,總面積1 883.8 hm2。森林公園內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常見野生植物共923 種,屬163 科。已有學者對森林公園內蝶類資源本底值作了調查,顯示金殿國家森林公園蝴蝶群落具有較高的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3]。為揭示蝶類群落與生境類型之間的關系,筆者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對金殿國家森林公園不同生境類型蝶類群落特點作了調查研究。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昆明市東北郊,為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在1 000 mm 左右,年日照時數(shù)為2 440 h 左右[3]。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選擇金殿國家森林公園作為調查區(qū)域,地處北緯25°04' ~25°11',東經(jīng)102°43' ~102°53',海拔1 967 ~2 158 m[4]。調查區(qū)域主要有3 種生境類型,即低矮灌叢、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工次生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人工次生林又分為云南松林和黑荊樹林,由于這2 種人工次生林的植被多樣性差別很大,故將其分開研究。低矮灌叢主要是由一些矮樹和叢林組成,在這幾種生境類型中其植被多樣性最豐富。其主要植被有:三葉鬼針草(Bidens pilosa)、黃毛蒿(Artemisia velutina)、紫莖澤蘭(Ageratina adenophora)、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廣布野豌豆(Vicia cracca)、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等。這些植物分布較廣,部分是蝴蝶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主要是由數(shù)個農(nóng)家池塘、魚塘、水庫以及連接它們的溪流構成。其主要植被有異葉蔓荊(Vitex trifolia)、馬鞭草(Herba verbenae)、蕁麻(Urtica fissa)、白車軸草等。云南松林主要植被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以及繁茂的林下灌叢。黑荊樹林除黑荊樹(Acacia mearnsii)以及受人為干擾的區(qū)域生長著較易傳播的三葉鬼針草和紫莖澤蘭外,基本無其它植被。
在每個生境中(濕地除外)設置3 個樣帶,共9個樣帶,每個樣帶面積為300 m×50 m。每個樣帶每次采樣時間約60 min。濕地采樣則沿著池塘、水庫和溪流周圍來回走動采樣,每次采樣時間約180 min,以達到和其它3 種生境采集時間相同,避免因采集時間長短不同導致的差異。每次4 人進入森林公園內采樣,分別在不同生境內用捕蟲網(wǎng)采樣,并將標本裝入三角帶內,標明采集日期、海拔高度和所屬生境等信息。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每月上、中、下旬晴朗天氣時10:00—17:00 采集標本1次。每次采集的標本于次日整理展翅,做成針插標本;待標本定型后,依據(jù)相關文獻進行標本鑒定與分類[5-6]。
統(tǒng)計以下參數(shù)用于蝶類多樣性分析:①不同生境蝶類的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Pi=(Ni/S)×100%。式中,Ni為第i 種生境的物種數(shù),S 為總的物種數(shù)。②不同生境蝶類多樣性指數(shù)(Shannon-Wiener 指數(shù)),③優(yōu)勢度指數(shù)采用Berger-Parker指數(shù),N=Nmax/NT。式中,Nmax為優(yōu)勢種的個體數(shù)量,NT為全部物種的種群數(shù)量。蝴蝶個體數(shù)量大于10 只時,該蝶種為優(yōu)勢種。④均勻度采用Pielou 公式計算,J=H'/lnS。式中,H'為多樣性指數(shù)。⑤不同生境蝶類相似性系數(shù)采用Jaccard 的相似性系數(shù)公式:Ⅰ=D/(B+C-D)。式中:B、C 分別為2 種生境中的物種數(shù),D 為2 種生境中共有的物種數(shù)。根據(jù)Jaccard 的相似性系數(shù)原理,0<Ⅰ≤0.25 時,為極不相似;0.25<Ⅰ≤0.50 時,為中等不相似;0.50<Ⅰ≤0.75時,為中等強度相似;0. 75 <Ⅰ≤1. 00 時,為極為相似[7]。
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森林公園內共采集鑒定蝶類標本591 只,隸屬于8 科37 屬50 種,具體蝶種以及不同生境蝶類分布見表1。其中,灌叢中采集標本314 只,隸屬于8 科34 屬45 種;濕地內采集標本201 只,隸屬于7 科24 屬31 種;云南松林內采集標本52 只,隸屬于5 科8 屬10 種;黑荊樹林中采集標本24 只,隸屬于4 科5 屬6 種。各生境中蝶類種數(shù)和個體數(shù)量大小均為:灌叢>濕地>云南松林>黑荊樹林。灌叢中蝶類繁多的原因:一是灌叢中生長著眾多蝴蝶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能吸引蝴蝶訪花和產(chǎn)卵;二是灌叢地面開闊,很多蝴蝶喜歡在開闊地帶活動。濕地蝶類較豐富原因為:濕地豐富的水資源能為蝴蝶生命活動提供水源能吸引蝴蝶;濕地周圍的蝴蝶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吸引蝴蝶采蜜和產(chǎn)卵。云南松林也有林下灌叢,但蝴蝶種類與數(shù)量較少,原因一是云南松林冠層較茂密,郁閉度較高,不利于蝴蝶飛行;林冠層遮擋陽光使蝴蝶活動受影響;林內鳥類筑巢較多,部分鳥類如暗綠繡眼鳥(Zosterops japonica)、紅肋繡眼鳥(Z. erythropleurus)、白冠噪鹛(Garrulax leucolophus)等是蝴蝶的天敵,進而影響蝴蝶種群數(shù)量。黑荊樹林受人類活動干擾后,林冠遮蔽度較差,有林下灌叢,能吸引少量蝴蝶;而未受人類活動干擾的地方只有黑荊樹,其植被單一,基本沒有蝴蝶活動。
根據(jù)蝶類數(shù)量和分布情況,為方便分析,將其分為優(yōu)勢種、常見種和稀有種3 個等級。灌叢中蝶種數(shù)量多少排序:粉蝶科>灰蝶科=蛺蝶科>鳳蝶科>斑蝶科>弄蝶科>眼蝶科>蜆蝶科;從個體數(shù)量來看:粉蝶科>灰蝶科>眼蝶科>鳳蝶科>蛺蝶科>斑蝶科=弄蝶科>蜆蝶科。灌叢有柑橘鳳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橙黃豆粉蝶(Colias fieldi Menetries)、斑緣豆粉蝶(C. erate Esp)、尖角黃粉蝶(E. laeta(Boisduval))、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 oreas (Leech))、美男彩灰蝶(Heliophorus androcles (Westwood))、亮灰蝶(Lampides boeticus (Linnaeus))、淡紋玄灰蝶(Tongeia ion(Leech))、卓矍眼蝶(Ypthima zodiac Butler)10 種優(yōu)勢種,占該生境內總種數(shù)的22.22%,表明這些蝶類較喜歡在灌叢中活動;還有常見種6 種、稀有種29種,分別占該生境總種數(shù)的13.33%和64.44%。另外,只分布于該生境的特有種有16 種,占該生境內總種數(shù)的35.56%。
濕地中蝶種數(shù)量多少排序:粉蝶科>灰蝶科>蛺蝶科>鳳蝶科=眼蝶科>弄蝶科>蜆蝶科;從個體數(shù)量來看:粉蝶科>灰蝶科>鳳蝶科>眼蝶科=蛺蝶科>弄蝶科>蜆蝶科。濕地中分布有柑橘鳳蝶、橙黃豆粉蝶、菜粉蝶、亮灰蝶、大紫琉璃灰蝶、卓矍眼蝶6 種優(yōu)勢種,占該生境內總種數(shù)的19.35%;有常見種5種、稀有種20 種,分別占該生境總種數(shù)的16.13%和64.52%。另外,只分布于該生境的特有種有黃斑銀弄蝶(Carterocephalus alcinoides Lee)、斜帶缺尾蜆蝶(Dodona ouida Moore)、霓紗燕灰蝶(Rapala nissa (Kollar))、稻眉眼蝶(Mycalesis gotama Moore)4 種,占該生境內總種數(shù)的12.5%。
表1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不同生境類型中蝶類種類及多度
由于云南松林和黑荊樹林中蝶類數(shù)量和種類較少,所以對這2 種生境中蝶類的科分類階元不作分析。云南松林中無尾蜆蝶(Dodona durga (Kollar))和尖角黃粉蝶為優(yōu)勢種,占該生境總種數(shù)的20%,表明這2 種蝴蝶較喜歡在林下活動;有常見種1 種、稀有種7 種,分別占該生境總種數(shù)的10%和70%;無特有分布種。黑荊樹林中寬邊黃粉蝶(E. hecabe Linnaeus)為優(yōu)勢種,無常見種,有5 種稀有種。圓翅網(wǎng)蛺蝶(Melitaea yuenty Oberthür)為該生境的特有分布種。
菜粉蝶廣泛分布于各個生境內,為金殿國家森林公園的廣布種,占總種數(shù)的2%;只分布于一種生境內的蝶類共21 種,占總種數(shù)的42%;分布于2 種或3 種生境的蝶類29 種,占總種數(shù)的58%。
從表2可知,各生境蝶類多樣性指數(shù)為灌叢>濕地>云南松林>黑荊樹林;均勻度指數(shù)為濕地>灌叢>黑荊樹林>云南松林;優(yōu)勢度指數(shù)為黑荊樹林>云南松林>灌叢>濕地。灌叢中蝶類最豐富,多樣性指數(shù)最高,這主要與灌叢的植被多樣性豐富度和蝴蝶的生活習性相關;黑荊樹林蝶類種類以及個體數(shù)量很少,多樣性指數(shù)最低并且優(yōu)勢度指數(shù)最高,這與該生境內植被單一,蝶類優(yōu)勢種明顯有關。說明黑荊樹林的蝶類資源匱乏,蝶類群落結構不穩(wěn)定,抗干擾能力低,易受到破壞;濕地中蝶類均勻度指數(shù)最高,表明該生境優(yōu)勢種不明顯,各蝶種數(shù)量差異性較小,蝶類群落結構非常穩(wěn)定。
表2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蝶類群落多樣性指數(shù)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各生境相似性系數(shù)計算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灌叢和濕地蝶類相似性系數(shù)最高,為0.551 0。根據(jù)Jaccard 的相似性系數(shù)原理,這2 種生境蝶類群落為中等強度相似。這與灌叢和濕地都具有較高的植被多樣性有關;而濕地和黑荊樹林的蝶類相似性系數(shù)最低,為0.088 2,表明2 種生境蝶類群落極不相似,這與它們的植被差異性和空間格局差異巨大相關;而其它各種生境相互之間的相似性系數(shù)為0 ~0.25,說明這些生境之間蝶類群落極不相似。
表3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不同生境類型間蝶類相似性系數(shù)
根據(jù)金殿國家森林公園蝶類資源調查[3],以及本次調查新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的新分布種,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共有蝶類9 科50 屬77 種,表明該地區(qū)蝶類資源較豐富,蝶類群落結構較穩(wěn)定。但是在不同生境中蝶類分布極不均勻,如灌叢中分布蝶類45 種,而黑荊樹林中卻只有6 種;同一蝶種在不同生境的分布也不均勻,如無尾蜆蝶在云南松林為優(yōu)勢種,但在其它生境中卻沒有分布或者很稀少。黑荊樹屬于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有嚴重的影響。調查分析顯示黑荊樹林分布的蝶類種數(shù)、個體數(shù)量都是最少的,多樣性指數(shù)最低而優(yōu)勢度指數(shù)最高。對黑荊樹林進行改造,增加本土植被,將有利于豐富該生境的蝶類多樣性。
《全球生物多樣性策略》指出:“保持物種的最佳途徑就是保持它們的生境”[8]。灌叢和濕地蝶類資源非常豐富,保護這2 種生境能較好地保護當?shù)氐惗鄻有浴8鶕?jù)觀察,灌叢主要受放牧影響較大,控制放牧數(shù)量、范圍以及放牧季節(jié),將更好地保護灌叢以及生活在其中的蝴蝶;濕地破壞的重要影響因子是魚類養(yǎng)殖,進而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合理規(guī)劃養(yǎng)殖規(guī)模提高水質標準,對蝶類保護有重要作用。
[1] 陳振寧,曾陽,鮑敏,等.青?;ブ鄙絿疑止珗@不同生境的蝶類多樣性研究[J].生物多樣性,2006,14(6):517-524.
[2] 劉艷梅,楊航宇. 麥積山風景區(qū)不同生境類型蝶類的多樣性[J].昆蟲知識,2008,45(3):465-469.
[3] 易傳輝,史軍義,陳曉鳴,等.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蝴蝶群落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2008,21(5):647-651.
[4] 郭勇.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雙乳山景區(qū)森林景觀改造[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02,27(2):64-67.
[5] 周堯.中國蝶類志[M]. 修訂本. 鄭州.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6] 周堯.中國蝴蝶分類與鑒定[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7] 馬克平,劉玉明. 生物群落多樣性的測度方法Ⅰ:α 多樣性的測度方法(下)[J].生物多樣性,1994,2(4):231-239.
[8]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and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Global Biodiversity Strategy[M]. 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