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曾令其,蔡胤華,雷 蕾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7)
在工程機械產品越來越豐富、產品周期越來越短的市場環(huán)境下,企業(yè)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工程機械生產企業(yè)為求得生產和發(fā)展,需要審視原來的生產模式,檢討其中的問題。而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實戰(zhàn)演練方式,讓精益生產的理念和方法快速影響企業(yè)學員行為習慣,對提升管理人員及員工精益技能而獲得企業(yè)運營能力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精益生產逐漸在廣西的工程機械行業(yè)試點推行,增強企業(yè)的競爭力、降低產品綜合成本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體現。精益生產的推行,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種管理變革,需要企業(yè)的組織具有較強的精益技能及精益變革的思想。學員技能的提升,培訓是關鍵。很多培訓往往只注重精益理念的培訓和精益思想的灌輸,精益工具的實際運用卻很薄弱。要使得推行精益的學員既有精益意識,也有精益的工具運用技能,就必須在理論學習的同時,靈活運用精益的實際方法。因此,為提升企業(yè)精益生產整體水平,我們對精益生產模擬演練進行了研究和運用。
精益生產模擬培訓,讓學員在高度仿真的環(huán)境中,隨時掌握生產動態(tài),以可靠的標準操作、拉動物流、精益布局等方式,提升模擬工廠的各項業(yè)務指標。培訓的學員組成運營管理團隊,對模擬工廠進行管理和改善,學員通過體驗式學習演練,直觀、系統(tǒng)地運用工廠精益管理中的操作標準化、線平衡墻、工位上崗認證、拉動物流、生產流線化、減人降員、降低在制品、PDCA循環(huán)等各種方法和技巧,真正學會運用精益的工具,提高精益的運用技能。所有學員通過培訓的經驗,推動生產現場的改善,強化精益生產理念、方法、工具的有效運用,為持續(xù)推動柳工生產方式在生產單位生根落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精益生產模擬培訓,能使學員通過實際動手操作親身體會精益生產理念,獲得精益改善實踐的經驗,避免缺乏實踐改善思路,能說精益但卻不會做精益的局面。通過全過程的演練,讓學員關注流程、關注工位平衡、關注物流過程,采取積極的改善措施,改善安全、品質、效率、成本指標。
模擬演練過程中,團隊合作是前提,所有學員需要互相尊重,圍繞工段業(yè)務目標展開團隊合作,共同培訓、演練、討論、改善。同時運用頭腦風暴、5個為什么、ECRS等方法,圍繞安全、品質、效率、成本進行討論和改善,獲得組員的認可,實施具體的措施和方法。
學員學會運用具體的精益工具,如操作標準化、線平衡墻、工位上崗認證、拉動物流,生產流線化、減人降員、降低在制品、業(yè)務指標的PDCA循環(huán)等,并能在模擬工廠多次訓練以真正掌握精益工具。學員及時將改善的思路與各成員進行交流,每一階段的演練后,模擬的班組、工段負責人要對業(yè)務指標及運行數據進行匯報,對運用精益工具進行回顧,對經驗進行總結,對感受進行提煉。
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平臺,由裝配模擬工廠組成,分為挖掘機裝配、拆分工段,16個操作工位,1個綜合倉儲區(qū)。
具體功能區(qū)域有精益文化展區(qū)、培訓交流區(qū)、活動區(qū)、模擬演練區(qū)4個大功能區(qū)。
精益文化區(qū),主要展示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目的意義、精益文化理念及企業(yè)推進精益生產的歷程;
培訓交流區(qū),主要進行精益生產理論知識的培訓及改善活動的研討;
活動區(qū),主要進行團隊小組活動,進行團隊挑戰(zhàn)和協(xié)作訓練,增加每個小組的凝聚力;
模擬演練區(qū),主要進行學員的全過程體驗,讓學員進行裝配和拆分的標準化作業(yè),具體執(zhí)行改善方案。
裝配模擬工廠的硬件部分,有裝配模型、裝配輸送線、物料超市、工位欄板。
裝配模型,是模擬培訓的核心裝配部件,是精益學習的重要道具,按柳工挖掘機全尺寸縮小比例設計。學員按與挖掘機真實產品相似的裝配工藝進行操作,同時確保學員在模型的一個側面完成所有的裝配和拆分內容。
裝配輸送線,采用模塊化設計,設計為U型,在U字口設置一輛流轉小車,以此來對整個裝配線形成閉環(huán)。裝配線包含16個工位,其中一段為自動運行,運行速度可根據生產節(jié)拍調節(jié),其余為手工推送。
物料超市,用于存儲裝配模型零部件的存儲區(qū),分為線旁物料處及綜合倉庫,由線邊料架、倉庫料架、移動工位器具、標準料箱、物料配送小車等構成。
工位欄板,是實施工位信息管理的工具,訓練學員有意識地掌握、管理工位相關信息,如《標準操作單SOS》、《工作要素單 JIS》、《工位危險源辨識清單》、《工位物料清單》、《工位工作準備清單》、《問題對策表》。
培訓課程是培訓的核心部分,設理論課程課件、實踐課程課件。
理論課程,講授精益生產的起源、精益生產的理念、精益生產的工具等內容。
實踐課程,對所學的精益知識系統(tǒng)地進行總結和回顧,強調精益生產的目的,對模擬演練進行角色定位,了解挖掘機模型的零部件構成,牢記模型的裝配和拆分工藝,讓學員掌握模擬演練過程的要求和原則。講授實踐課程,對學員能從理論知識的學習,順利轉變到理論知識的運用及操作技巧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參觀精益文化展區(qū),營造精益氛圍,讓學員深刻感受到模擬工廠就是精益工廠。學員在良好的氛圍中,愿意接納知識并改變自己的行為,從進入模擬工廠的第一步就開始樹立正確的認識,明確正確行為準則,掌握模擬工廠的布局、精益生產史、改善組織方法……。
第二步,講授精益生產理論知識,學員理念和目標高度一致。向學員闡述精益生產的目的(建立全員參與、持續(xù)改善的精益生產現場管理體系),如何實施人員參與、制造品質、標準化、縮短制造周期、持續(xù)改進等5個模塊的能力建設,提高產品生產制造、協(xié)作配套及業(yè)務管控等方面的運營水平。同時進行角色分配,這是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分為工段管理人員、操作者、物流人員。
第三步,教練反復培訓示范,學員操作實現標準化。學員在標準化練習過程中,邊學邊講邊練,增加學員的學習自主性,對學員進行精益實踐能力、協(xié)同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
第四步,第一次演練辨識7種浪費,尋找運營問題點,小組實施初步改善活動。裝配演練過程中,學員掌握工位的各項浪費狀況,通過小組頭腦風暴法,對模擬演練的各工序進行線平衡分析,找出“瓶頸”,對工位的各項浪費及瓶頸進行改善,優(yōu)化、分配工序內容,進行標準化SOS文件的編制。
第五步,第二次演練深入識別流程及物流問題,小組持續(xù)實施改善活動。學員繼續(xù)就第二次的演練的問題,研究生產計劃及物流問題。實施有效的物料拉動配送,實施有效的績效管理,實施有效的信息傳遞控制。
第六步,第三次演練檢驗改善效果,深刻理解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理念和方法。三次演練后,評判改善的效果,是不是比第一次的效果獲得較大的提升。通過前后改善數據的對比,學員對精益和改善樹立顯著的信心。從精益理念到精益工具,再到精益方法,成為學員的永久潛意識技能,最后使得他們在自己的日常精益工作中融會貫通。
第七步,小組總結,分享學習心得,確保學員精益生產實戰(zhàn)能力得到提高。學員以班組為單位討論后,把學到的知識、心得體會寫在各自班組的白板上,每組選一名學員將本班組所學到的知識告訴全體學員,知識和感受最后得到共享,思想得到共鳴。
培訓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培訓流程圖
精益生產模擬培訓,能有效促進學員精益技能的培養(yǎng),學員自己分析問題、歸納結論、分析結果,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實踐教學,熟悉和掌握的最新精益生產技術。模擬培訓不僅能促進精益生產方式更好地在企業(yè)全面推廣,也能培養(yǎng)一批批優(yōu)秀的精益人員。企業(yè)依托這支隊伍推行和實踐精益生產的管理機制,將不斷為企業(yè)生產運營體系培養(yǎng)孵化精益人才。培訓和指導學員掌握精益理念及分析方法,樹立精益思想,形成精益文化。
總之,精益生產模擬培訓,能讓學員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通過多期的觀察研究,學員的精益熱情得到很大激發(fā),學員的精益技能有了長足提高,精益管理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精益生產模擬培訓在企業(yè)的深入推行,所有員工積極參與,通過思想和理念的實戰(zhàn)體驗和改變,他們會逐漸成為企業(yè)精益化發(fā)展的生力軍和變革力量。
[1]毛清華.比對手做得更好的法則[J].精益經營,2009,(3):28-72.
[2]孫建華,高廣章,蔣志強.生產線平衡的手段與方法研究[J].成組技術與生產現代化,2004,2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