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圣
(湛江師范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傳動比法,對求封閉式差動行星傳動的嚙合效率很方便,即只要求得傳動比公式,便可以寫出效率計算公式。但公式中的指數(shù)x(等于+1或–l)通常需求偏導數(shù)才能確定,運算繁瑣。
盧存光、段欽華在文獻[1]對傳動比法指數(shù)x的含義做了分析,給出了確定指數(shù)x的判斷依據(jù),使傳動比法的應用更簡單。指數(shù)x由轉化機構中嚙合功率流向確定,嚙合功率計算雖然不用求偏導數(shù),功率流向計算過程還是比較繁瑣。
本文提出一種新的確定嚙合功率流向方法——杠桿法。用此法不但可以快速求出多排并聯(lián)行星輪傳動比,通過轉速圖和受力圖,可以方便判斷各行星輪的嚙合功率流向,容易確定指數(shù)x的取值,是計算行星輪系傳動的嚙合效率很有效方法。
杠桿模擬法是將行星輪系中3個基本構件(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的角速度,模擬為一垂直杠桿上3個不同點對應的水平線速度,將輪系中3個基本構件受到的扭矩,模擬為杠桿上對應點受到的力。杠桿模擬法的優(yōu)點,是將一個旋轉運動系統(tǒng)模擬為人們熟悉的直線運動系統(tǒng),從而可以直觀地對輪系各構件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
如圖1(a)所示,是單級單行星齒輪系的結構簡圖,圖1(b)是單級單行星齒輪系的一垂直放置的模擬杠桿圖。杠桿圖的3個構件點(a、b、H)分別代表單級行星齒輪系太陽論、齒圈和行星架。
圖1 單級單行星齒輪系示意圖
具有2個自由度3個構件點的角速度,滿足以下關系式:
式中,
κ為行星輪系的特性系數(shù),κ=Zb/Za;
ωa、ωb、ωH分別代表單級行星齒輪系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的角速度,下同。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理,不考慮齒輪副摩擦,設Ma、Mb、MH分別表示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所受到的轉矩,3個構件點所受力矩之間,滿足以下關系式:
考慮齒輪副摩擦,3個構件點所受力矩之間滿足以下關系式[2]:
式中,
η0為轉化機構的效率,按定軸輪系效率公式確定;
若用η1、η2分別表示太陽輪與行星輪、齒圈與行星輪嚙合時的傳動效率,則有
這3個構件點所受力矩方向,可以從圖1(c)受力圖獲得,行星輪系的傳動比,可以由式(1)角速度關系式計算,也可以從圖1(b)杠桿圖中相似三角形關系獲得。
圖2所示是ZF公司生產的5速電子控制的5HP-24型自動變速器傳動示意圖,該型號自動變速器用于 2003款以后的路虎(Land Rover)、寶馬(BMW540、740、X54)、捷豹(Jaguar XK8、XJ8)等。
圖2 5HP-24自動變速器傳動簡圖
由圖2可知,5HP-24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組,由3個單級行星齒輪機構組成。行星排1的行星架,與行星排2的內齒圈相連;行星排1的內齒圈,與行星排2的行星架及行星排3的內齒圈相連;行星排2和行星排3的太陽輪相連。行星排3的行星架,是動力輸出端。
變速器內部共有7個換檔執(zhí)行元件,包括3個離合器、3個制動器和1個單向離合器。各換檔執(zhí)行元件的作用,如表1所列。
表1 5HP-24自動變速器換檔執(zhí)行元件的作用
各檔傳動比的大小,如表2所列。
表2 5HP-24自動變速器各檔傳動比值[3]
三行星排并聯(lián)時,每個行星排視為1個垂直的杠桿和3個支點,行星排之間的構件相互連接,在杠桿圖上視為各支點之間的連接。
三行星排并聯(lián)時,在杠桿圖上有5個支點,在處理時,根據(jù)需要,既可以將杠桿重疊,又可以將杠桿分開。重疊時,將相互連接的部分合并為一個點,將杠桿分開時,連接點用一水平線來表示。兩種情況都要對杠桿的力臂進行調整,調整時要保證連接部分合并點之間的力臂長度相等,并且各杠桿力臂長度比不變,這樣將多個行星排的杠桿圖合并為一個總杠桿圖,并在圖上標上離合器C、制動器B、單向離合器F以及輸入構件i、輸出構件o,即得多行星排并聯(lián)機構的轉速杠桿圖[4]。
如圖3所示為5HP-24杠桿圖,圖(a)為杠桿總圖;圖(b)為轉速圖,C3B3(或 F)接合得到 1 檔,連C3B3與H3相交,交線段長度為輸出轉速的大小,方向與輸入同向。同樣方法C3B2接合得到2檔,C3B1接合得到3檔,C3C2接合得到4檔,C2B1接合得到5檔,C1B3接合得到R檔。各支點的距離由行星輪的特性系數(shù)κi決定。
圖3 5HP-24杠桿圖
由圖4(c)轉速圖,假設輸入件構件的轉速為1,制動件構件轉速為0,輸出構件轉速為該檔位的轉速線的長度,方向與x軸向同為正,相反為負,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關系,求各檔的傳動比。
設 AC=a、CE=b、ED=1、DB=c,其中,
各檔的傳動比見表2。
從轉速圖可見,三行星排這種并聯(lián)布置形式,可實現(xiàn)6個前進檔,但這款變速器只采用前五檔。
知道變速器各檔的傳動比,根據(jù)傳動比法[1],可
以寫出各檔齒輪嚙合效率計算公式,限于篇幅,本文選擇傳動路線最為復雜的前進3檔為例,則前進3檔嚙合效率式:
表3 5HP-24自動變速器各檔傳動比
根據(jù)表2和表3,可計算出
如圖2所示,可知三排行星齒輪組,均為單排單行星齒輪結構。若所用齒輪均選用圓柱斜齒輪,精度均為8級,采用油潤滑,則每級齒輪的傳動效率η可取為 0.98,則
前進3檔的動力傳動路線,離合器C3接合,制動器B1接合:
行星排3:太陽輪a3、齒圈b3為輸入,兩者轉速不同,行星架H3減速同向輸出;
行星排2:太陽輪a2、齒圈b2為輸入,兩者轉速不同,行星架H2減速同向輸出;
行星排1:行星架H1輸入,太陽論a1固定,齒圈b1增速同向輸出。
根據(jù)以上動力傳遞路線的分析,做出3個行星排的轉速圖和受力圖(如圖 4 所示),(a)、(b)、(c)為行星排1、2、3的轉速圖和受力圖,并用圖4來判斷指數(shù)x的值。
(1)行星排 1:ωa1-ωH1<0,則得 x1=-1;
圖4 前進3檔的轉速圖和受力圖
(3)行星排 3:ωa3-ωH3>0,則得 x3=+1。
將 κ1=2.59,κ2=3.13,κ3=2.57,x1=-1,x2=+1,x3=+1,η0=0.982代入式(4),求出前進 3 檔嚙合效率:
運用杠桿法計算行星輪系的嚙合效率,首先根據(jù)行星輪機構的結構特點,畫出行星輪機構的杠桿總圖,確定機構動力傳遞路線,求出傳動比;根據(jù)動力傳遞路線和構件間受力平衡關系,畫出單個行星輪系的轉速圖和受力圖,并由此圖判斷各單個行星輪系的功率流向,確定傳動比法指數(shù)x的取值。
[1]盧存光,段欽華.傳動比法(KpeЙHec法)的研究[J].機械傳動,2003,27(2):19-20.
[2]公彥軍,趙 韓,黃 康,等.拉維娜行星齒輪機構的運動分析和傳動效率計算[J].設計與研究,2010,(9):9-11.
[3]謝代鵬,黃宗益,王 康.BMW轎車五檔自動變速器[J].上海汽車,1999,(2):7-10.
[4]李興華,何國旗.等效杠桿法分析行星齒輪傳動[J].機械傳動,2004,(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