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芹
(長春理工大學 軍體部,吉林 長春130022)
BMI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kg)/身高(m)2]也稱為體重指數或體質指數,又稱凱特萊指數,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的評價成年人胖瘦程度的指標之一,反映了人體體重與身高的關系,且與體脂含量密切相關,也是體現人體充實度的一項重要指標。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成人體質指數的正常范圍為18.5~25,小于18.5為體重較低,大于25為超重或肥胖。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于2002年6月通過“中國人肥胖與疾病危險研討會(WGOC)”的討論,認為中國成人體質指數大于或等于24的為超重,大于或等于28的為肥胖。東北師范大學學生自入學以來就已經步入成年階段,所以本文按照“中國人肥胖與疾病危險研討會(WGOC)”的標準來測評東北師范大學學生正常、較低體重、超重或者肥胖這四個指標對體質健康的影響。
2.1 研究對象
本文在東北師范大學2008級、2009級、2010級、2011級四個年級隨機抽取4000人(每年級1000人,男生500人,女生500人),其中男生2000人,女生2000人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大量書籍和對東北師范大學電子圖書館中的網上中文期刊進行檢索,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和國外研究現狀,為本文研究和設計奠定了基礎。
2.2.2 體質測試法
根據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頒布實施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運用東北師范大學的體質測試儀器。對東北師范大學4000名學生進行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測試,其中身體機能包括肺活量、肺活量指數、臺階實驗三項指標;身體素質包括50 m跑、立定跳遠、握力、1000m跑(女生800m跑)四項指標。
2.2.3 數理統(tǒng)計法
根據中國人肥胖與疾病危險研討會(WGOC)的討論將BMI標準定為四個等級:BMI<18.5為較低體重,18.5≤BMI<25為正常,25≤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將這些數據輸入Excel和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并運用頻數分析法和相關性檢驗對本文進行分析。
3.1 BMI總體分布特征的統(tǒng)計分析
表1 東北師范大學學生BMI總體分布頻數一覽表
表1顯示,東北師范大學學生BMI指數分布正常,在18.5~25之間的人數共2811人,占總樣本人數的70.28%,最大值為33.92,最小值為17.32,均數為21.89。超重和肥胖人數共618人,最大值分別為33.92和33.07,最小值分別為17.42和17.32,分別占到總體比例的8.73%和6.73%。通過表1還可以看出,男生超重(10.85%)和肥胖(8.15%)的比例明顯高于女生超重(6.6%)和肥胖(5.45%)的比例,且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就意味著東北師范大學的男生超重和肥胖要比女生嚴重。東北師范大學大學生BMI指數的分布曲線呈“細峰右尾”(圖1)?!凹毞濉本褪欠磻髮W生BMI指數基本集中在正常范圍值內(18.5~25)?!坝椅病眲t是表明雖然大學生BMI指數總體分布情況較好、較集中,但是也存在著超重、肥胖和較輕體重的部分人群。大學生在社會是一個特殊群體,高校為社會輸送專業(yè)人才,但僅僅學習好專業(yè)知識是不夠的,尤其東北師范大學的學生,走出校門即將成為人民教師,首先要保證的是一個健康的體魄。大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期,這個時期是身體各個機能水平發(fā)育的最佳時期,但是從上述內容中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中還有大部分超重和肥胖的人群,而且常常被忽視。由于年齡的原因,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并沒有顯現出來,但是并不意味著不存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超重和肥胖危害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到時就為時已晚。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對這部分人群重視起來,包括他們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學習環(huán)境和體育運動等方面。
圖1 東北師范大學學生BMI直方圖與正態(tài)分布圖
3.2 BMI指數與身體機能的相關關系分析
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男生不同BMI四個等級當中,肥胖組肺活量平均值最高,在女生不同BMI四個等級當中,同樣是肥胖組肺活量平均值最高,并且男生與女生肺活量指標與BMI值呈顯著性正相關,也就是說,當BMI值超出正常水平范圍后,隨著男生女生體重的增加,肺活量指數也隨之增加。導致這種結果可能是因為:隨著體重加大,超重或肥胖者大量脂肪組織堆積胸腹部,使胸廓及橫膈運動受限,影響氣體交換,同時脂肪增多,增加了氧耗,但機體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代償功能,增加肺活量以代償相對缺氧狀態(tài)。而在肺活量體重指數測試當中,男生肥胖組肺活量體重指數最低,較低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又高于正常組,女生超重組肺活量體重指數最低,較低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同樣高于正常組。并且男女生BMI值與肺活量體重指數都呈非常顯著負相關。這就說明肥胖和超重的大學生肺功能和有氧能力低于體重正常和偏輕的大學生。并且肥胖和超重的大學生對肺功能和有氧能力具有負面影響。
臺階試驗是檢查人體心血管功能的機能類評價指標。表2中體現,男女生臺階實驗指數與BMI值無顯著性相關,這就表明BMI值對大學生的心血管功能影響不大。
表2 BMI指數與學生身體機能指標的相關關系分析(M±SD)
3.3 BMI指數與身體素質的相關關系分析
3.3.1 BMI指數與50 m跑的相關關系
通過表3可以看出,在男生BMI值與50 m測試指數無顯著性相關,女生BMI值與50 m測試指數呈顯著正相關,雖然在表3中顯示BMI值與50 m跑相關分析不顯著,但是從學生身體形態(tài)四個等級的50 m跑均值來看,體重越重,成績越低,所以可以判斷隨著BMI值的增加,快速移動的速度越慢。
3.3.2 BMI指數與立定跳遠的相關關系
立定跳遠是反映下肢相對爆發(fā)力的身體素質指標。立定跳遠并不是單純的反映下肢爆發(fā)力或速度,而是下肢爆發(fā)力與速度相結合的項目。從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與女生的BMI指數與立定跳遠指標都呈非常顯著負相關,男女生較輕體重和正常體重的成績都偏高于超重體重和肥胖體重的成績。這可能是因為人體BMI值與人體脂肪存在著高度正相關,BMI值越高,人體脂肪越多,所以體重越大。而在立定跳遠項目中,是要下肢爆發(fā)力和速度相結合,然后克服自身重力的項目,而隨著BMI值的增加使得體重越大,身體脂肪呈現惰性,脂肪包圍肌肉,使得肌肉不能正常的發(fā)揮作用,再加上難以克服自重,所以體重越大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越低。所以可以證明,隨著BMI值的增加,跳遠成績降低。
3.3.3 BMI指數與握力的相關關系
握力是反映力量素質的指標之一。本研究中,男生BMI指數與握力呈顯著正相關,女生BMI指數與握力呈非常顯著正相關,這就表明,BMI值越大,力量增加的趨勢越明顯。在立定跳遠中BMI值越大,下肢力量相對減弱,而握力則是相對力量,在同樣身高的四個BMI值等級當中,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身體形態(tài)明顯大于較低體重和正常體重的學生,而當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在去脂之后,肌肉發(fā)揮出的力量可能會比其他兩組更加明顯。
3.3.4 BMI指數與耐力的相關關系
耐力素質是指有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1000 m(男)和800 m(女)是大學生體質測試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耐力測試,可以評價學生的有氧能力,對今后的各項運動都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通過耐力測試評價大學生體質與健康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表3可以看出,男生與女生BMI指數與耐力呈非常顯著正相關,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成績明顯低于減低體重和正常體重的學生,這就可以表明,隨著BMI值的增加,在耐力測試中的成績就越低。從男、女生肥胖與較低體重兩組耐力素質的均值之間可以看出,其耐力素質測試相差10s之多,以此證明肥胖的同學由于身體脂肪較多,對內臟的壓迫明顯,所以在運動中氣體交換和耗氧量相對較大,在耐力素質測試當中很容易缺氧,導致移動速度急劇下降。由此可以判斷,隨著BMI指數的增加,移動速度呈下降趨勢,耐力水平也受到制約。
表3 BMI指數與學生身體素質指標的相關關系分析(M±SD)
4.1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其BMI指數相對集中,總體分布正常。但由于學習壓力、生活環(huán)境、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等因素,造成了部分大學生體重偏輕或是超重的情況,在本文調查當中,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率。
4.2 男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呈非常顯著負相關,女生肺活量體重指數呈顯著負相關,證明超重和肥胖對學生的肺功能以及有氧能力有負面影響。
4.3 在握力測試中,男生呈顯著正相關,女生呈非常顯著正相關,說明隨著體重的增大,上肢力量也隨即增大,相對力量較好。
4.4 男、女生BMI指數與立定跳遠素質都呈非常顯著負相關,說明體重越大,成績越低。原因是體重越大的學生克服身體自重能力偏低,由于脂肪堆積,肌肉能力不能夠完全釋放出來。
4.5 男、女生BMI指數與耐力素質都呈非常顯著正相關,體重越大的學生,耐力素質成績越低,由于肥胖導致的耗氧量加大,耐力素質水平降低,移動速度緩慢。
[1]柏楊,顧新紅,倪偉.BMI異常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2):138-143.
[2]劉建強.BMI指數與大學生身體機能、運動素質指標關系的實證研究——以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3):8-9.
[3]韓旭鋒,李艷江.不同BMI水平大學生的體質對比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20(2):77-78.
[4]許浩,江文凱.對江蘇省成年人BMI指數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22(6):39-43.
[5]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