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比利時特約記者 維 林
歐債危機對歐洲普通民眾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響?《環(huán)球時報》記者這兩年在比利時工作和生活,感觸頗深。如果說兩年前處于歐元核心區(qū)的比利時還風平浪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里也開始遭受“襲擊”,衣食住行都打了“折扣”。
歐債危機對比利時的影響可不都是負面的。從2010年4月下旬起,由于南北語區(qū)各黨派在組閣問題上矛盾重重,比利時開始由看守政府臨時執(zhí)政。去年11月25日,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將比利時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此前的“AA+”下調至“AA”之后,大大推動了比利時的組閣進程。有比利時朋友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歐債危機這一“外患”從根本上解除了比利時“無政府”的“內憂”。
然而,對比利時普通民眾來說,不斷蔓延的歐債危機給他們帶來的大多還是壞消息——收入和福利減少,物價上漲、生活質量縮水都是不爭的事實?,F在正是歐洲冬季購物的大減價期,《環(huán)球時報》記者發(fā)現今年在各大商場賣衣服的地方明顯逛的人多、買的人少。與之相反,很多人放下身價,開始留意周末跳蚤市場上的衣服。據記者觀察,跳蚤市場中的服裝攤明顯比過去多了。
兩年前記者剛來布魯塞爾時,在“阿拉迪”超市最普通的一公斤裝面粉是0.29歐元,現在已經超過0.40歐元。最基本的面粉漲價帶動一系列食品漲價。布魯塞爾荷花飯店老板向記者訴苦:“生意不好做,客人少了。”以前,附近寫字樓各大公司的職員常來他的飯店吃午餐,現在這些公司開了內部食堂,據說是幫著職員減少外出就餐的花費,同時也把一些商務宴請放在內部解決,節(jié)約公司開支。
歐債危機使布魯塞爾樓市持續(xù)不景氣。兩年前,緊挨比利時議會的小環(huán)線邊上有幢辦公樓招租,到現在這幢樓的招租廣告還懸掛在樓外。對普通市民來說,樓市低迷本來是購房的好時機,但記者在當地一家智庫做研究的朋友雷諾講,他最近想買套二手房住,卻發(fā)現房主們普遍惜售,結果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房子。
由于機票漲價和一些廉價航空公司減少航線等原因,去國外度假的比利時人少了很多。記者的一位鄰居講,2011年圣誕節(jié)是他這么多年來唯一一次沒有去國外休假的圣誕假期。記者還發(fā)現,因為人們手頭緊,前些天閉幕的布魯塞爾車展也顯得冷清多了。看來,歐債危機已經讓比利時人習慣的高品質生活明顯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