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黎明
關于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方法(一)
——實現專業(yè)教學方法從教師講學生聽到教師指導學生做的轉變
□楊黎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內容方法比較陳舊;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不強,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接受良好教育成為人民群眾強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為全社會共同心聲。
上世紀50年代,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技能),程序性知識又分為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陳述性知識以理論為主體,程序性知識以實踐為主體。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該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從理論的系統(tǒng)性為目標轉變?yōu)橐詫嵺`的系統(tǒng)性為目標,教學方法自然也要從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向現代的教師指導學生做的教學方法的轉變。
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在此類教學中,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計算機、網絡等輔助教師教,教材是教學有效信息量的全部;這樣的教學,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有利于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的傳授;但是忽視學生的認知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它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刺激—反應學說”之上。
教師指導學生做的現代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在此類教學中,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計算機、網絡等既輔助教師教、又輔助學生的學,教材是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依據;這樣的教學,由于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因而有利于創(chuàng)造型人材的培養(yǎng);由于強調學生的“學”,教師的指導作用發(fā)揮的不夠;此外,當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過大時,還容易偏離教學目標的要求;它建立在建構主義心理學派之上,認為教師的功能主要是創(chuàng)建學習環(huán)境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里所說的教師指導學生做的現代教學方法,產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歐洲,后經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推薦發(fā)展于80年代,90年代中期進入我國,本世紀初開始被中國職教界認同。需要指出的是現代教學方法是系列的教學方法,都貫徹一條基本的原則:教師指導,學生做。模擬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方法和項目教學方法等現代教學方法在我國已有一定影響。
模擬教學方法(Simulationsmethode)是在一種人造情境或環(huán)境里學習某職業(yè)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技術類職業(yè)通常在模擬工廠中進行。經濟類職業(yè)通常在模擬辦公室或模擬公司中進行。模擬訓練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許多重復的機會和隨時進行過程評價的可能性,且成本較低。模擬教學方法幾乎可以在所有的專業(yè)中應用。
案例教學方法(Fallstudiensmethode)是通過案例分析和研究,達到為今后職業(yè)做準備的目的。在分析過程中,學習者自己提出問題,并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方法主要應用在經濟類專業(yè)。
角色扮演方法(Rolenspielmethode)是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既能體驗自身角色的內涵活動,又能體驗對方角色的心理,從而充分展現出現實社會中各種角色的“為”和“位”。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社會能力和交際能力的目的。角色扮演方法主要應用在語言類專業(yè)。
項目教學方法(Projektmethode)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學生自己處理。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到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環(huán)節(jié)中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方法也幾乎可以在所有的專業(yè)中應用。
教無定法,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應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現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兩者的使用范圍有所不同,前者適合于理論為主的教學內容,后者適合于實踐為主的教學內容。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歷史悠久,可以自豪地說是世界上最為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現代的教學方法的使用上,我國還剛剛開始,還有很長的路可走。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先幫助我們的教師實行從教師講學生聽到教師指導學生做的轉變。
責任編輯 殷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