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東
(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0)
優(yōu)化教學 孕育情感 提高學生化學素質
陳衛(wèi)東
(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0)
對于處在剛接觸化學學科的初中學生來說,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實際,有目的、有計劃、有指導地精心組織各項教學活動,從觀察、實驗、思維、探究能力等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成效。
初中化學;情感培養(yǎng);優(yōu)化方法;提高素質
在化學學科的啟蒙教學中,我們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教與學的理念,瞄準素質教育教學的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筆者在教學中,通過激情引思、師生互動、學法指導、優(yōu)化方法等方法來提高孩子們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體素質水平,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思辨能力和思想素質,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與教學效率同頻共振、共同發(fā)展,促進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在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在情感上對該學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信心、學習潛力、學習動力,讓其自主地投身化學學習,并以愉快的心情、滿腔的熱情,自主努力地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實驗演示的效用,用一些有趣且現(xiàn)象明顯的實驗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把實驗興趣轉移到學科基礎知識點的學習上來,即所謂由外行看熱鬧轉化為內行看門道。如,筆者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注重運用蘊含著化學知識的小實驗,如,無名之火(過氧化鈉、二氧化碳、棉花,或高錳酸鉀、濃硫酸、酒精燈)、水乳交融(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等有趣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要努力學習前沿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增強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文化底蘊,從而增強自身的履職能力。教師要樹立“身正為師”的信仰,用一生的感悟去感化自己的學生,引導他們良性發(fā)展。教學中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情景交融的教學情境來活躍教學氛圍,增強化學的教與學的活躍度,催生孩子們的學習情感,從而不斷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如,筆者在教學《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內容時,在課本演示實驗之外補充了如下對比實驗:將不溶性堿Cu(OH)2與稀鹽酸反應,同學們看到現(xiàn)象的差異,增強了求知欲,進而理解并不是判斷所有的中和反應能否發(fā)生都需要借助于酸堿指示劑;教學《離子》內容時,筆者針對教學內容有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離子的形成等微觀表征,有原子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等化學用語,也有把宏觀與微觀架起橋梁的知識,我通過形象比喻、列表、掛圖、視頻等方法,巧用動畫演示、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演示離子的形成過程,化抽象為直觀,增強學習的效果,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領其把學習注意力由宏觀世界轉到微觀研究的重要過渡,為他們探求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了一個微觀領域的窗口,通過引導其相互討論、交流,增強他們歸納知識、獲取經(jīng)驗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粒子性”等科學觀點。
哲人說:“學貴有方,貴在得法”。在化學學科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們用化學的眼光去質疑、思考、化解問題;用已有化學的知識去解釋問題,讓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滲透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并讓孩子們學會使用合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巧妙引導學生強化記牢化學用語、化學反應的典型現(xiàn)象等基礎知識,要幫助學生抓住學習重點、知識要點,理清學習思路,構建學習網(wǎng)絡,通過聯(lián)想、概括、諧音等方式方法,增加他們的記憶效果。如,筆者在教學生如何正確書寫離子符號和元素化合價時,采用了如下記憶法:離子——子女離開身邊——聯(lián)系——打電話——掛在耳朵上,化合價——駕駕——騎馬——標在正上方;再如,筆者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即高爐煉鐵)”的實驗中,因為操作過程中的要點較多,從安全這點考慮,筆者巧妙運用一些成語:如,一氧化碳——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這樣一來,學生不但覺得好玩,而且記得牢,便于他們掌握新知識,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學會隨時整理、反思,獲得結論的方法,要幫助他們適時進行反思提高。如,筆者在講解初中階段常用干燥劑的種類、用途和適用范圍前,把氫氧化鈉、氧化鈣、濃硫酸、鐵粉等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總結,并通過實物投影儀把各種干燥裝置以及其中藥品的用途和適用范圍等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清楚的掌握,什么性質的干燥劑可以干燥什么性質的氣體。指導他們將瑣碎、雜亂的知識加以整理、細化、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
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實驗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化學變化的規(guī)律,不斷提高他們的操作、推理、計算、處理等水平。通過實驗不但能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而且能積極調動他們動腦,引導他們學習化學知識、探索實驗結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的依據(jù)課程標準內容、教學安排以及孩子們的學習基礎、認知能力,因需而導、因材施教,預設一些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的提問,為提高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充分的演練機會。教師要多設計日常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實驗,以提高孩子們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如:筆者引導學生探究某食品干燥劑氧化鈣(CaO)是否變質?若變質,則剩余固體中有哪些成分?筆者用多種手段來突破這一難關:首先分組做實驗:①取該“干燥劑”少許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振蕩,觸摸試管壁。由現(xiàn)象推斷該“干燥劑”是否還有效?②過濾①所得渾濁物,向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向濾渣中滴加足量稀鹽酸。由現(xiàn)象推斷該“干燥劑”中一定有什么成分?可能有什么成分?③通過實驗②不能確定的物質是否可通過滴加酚酞試液來判斷?通過以上分組實驗,讓孩子們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自主思考、討論、分析,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再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孩子們在分析、判斷、推理等過程中不斷增強感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孩子們能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綜觀所述,在化學的教與學中,教師要從轉變策略、創(chuàng)新模式、改進方法、引導點撥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對化學這門自然科學逐漸產(chǎn)生情感,從而通過認真聽講、仔細觀察、積極思維、動手實驗、及時總結等方面努力學習化學知識、探索實驗過程,讓他們在演繹科學中提高學習質效,促進教學相長。
[1]李紅文.化學課堂審美化教學設計[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黃亞軍.化學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王志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情感培養(yǎng)初控 [M].福州:福建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朱智銘.化學課堂教學起始行為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張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