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燕
(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0)
所謂導學案教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中的導即開導、啟迪之意,導學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輔導教學,而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為目的,對學生的導思、導讀、導練的過程。下面以人教版《消費者的權益》為例,談談導學案教學在復習課中的實踐。
復習課導學案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它不是簡單羅列知識,更不是找一些題目練練就行了的,應該是立足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知識的空白點、遺漏點、模糊點,實現(xiàn)“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由于復習時間少,任務重,所以在復習時就將市中考復習指導意見中涉及的內容目標和要求做了歸納。本課學習目標整理如下。
(1)知道消費者應享有的權利,消費者與經(jīng)營者之間的關系;
(2)懂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義;
(3)增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做成熟的消費者;
(4)了解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途徑,依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心理學強調“問題即思維”,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但是問題的呈現(xiàn)不是對教材內容按部就班的羅列,而要充分估計學生對將要復習知識的掌握情況,應該讓大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完成,盡可能構建起知識框架。于是本課的提綱就簡潔明了。
1.是什么
(1)消費者的權益有哪些?
(2)作為消費者應履行哪些義務?
(3)保護消費者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2.為什么
為什么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怎么做
(1)消費者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消費者維權的具體途徑有哪些?
(3)怎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從不同的角度)
創(chuàng)設情境,應圍繞學習目標,實現(xiàn)重難點、疑點的突破;要能反映社會熱點,特別是貼切學生實際的;當然還應給學生留有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成效性。
【情境一】張超,初二的一名男生,15歲,身高僅155cm。內向的他很自卑,總覺得低人一等。一天,他無聊地走在步行街上,在一家藥店前他看到一則海報……
這時營業(yè)員向張超推銷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一周長2厘米,兩周長3厘米……王強心動并購買了。
思考:
(1)此時張超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觀念?
【情境二】張超購買了258元的藥品并索要發(fā)票,之后每天準時服用,每天都用卷尺量,一星期過去了,二星期過去了……,身高沒變,但食欲不振,精神委靡。正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本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哈佛戴高樂”增高藥品的宣傳廣告是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央視主持人朱軍也被“忽悠”了……張超拿著尺子,傻眼了。
(2)上述事件中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侵犯?
【情境三】媽媽氣憤極了:藥店可把我兒子給害苦了,我們一起去砸了它。奶奶無可奈何地說:“這可不行,我看這件事就算了,上當受騙就一回,以后注意就是了。”
(3)討論:如果你是張超,你會聽從誰的建議?為什么?
【情境四】張超拿著哈佛戴高樂產品帶著發(fā)票,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這家藥店,要求退貨、退款。事與愿違,藥店聲稱: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已被沒收,他們損失慘重,賠償應該由廠家負擔,不關藥店的事。
(4)作為一名消費者,張超該怎么辦?
(5)就如何避免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請你獻計獻策。
導學案中還要有針對性、典型性、綜合性的題目,從知識網(wǎng)絡的交匯點上設計題目,既重基礎考查,還要有鞏固提高的能力訓練。本課的課堂練習設計如下。
1.學生小王和父親去商場購買電腦,下列不可取的行為是( )
A.多挑選幾個品牌的電腦進行比較
B.詳細詢問各個品牌電腦的配置、性能及售后服務情況
C.購買了其中一個品牌的電腦后,向服務員索要保修卡和發(fā)票
D.買回家一個月后,聽說該款電腦開始降價,遂要求退貨
2.下面摘錄的是一些商家的常用語或做法,你認為屬于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是( )
①打折商品售出,概不負責
②低價處理過期食品
③小心錢包,謹防小偷
④童叟無欺,買賣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由于“毒奶粉”事件,三鹿集團在幾個月內就成為一個資不抵債的破產企業(yè),還引發(fā)了我國奶制品行業(yè)的信任危機。這說明企業(yè)在生產中必須( )
A.追求經(jīng)濟利益 B.堅持誠信經(jīng)營
C.發(fā)揮市場優(yōu)勢 D.加強廣告宣傳
4.材料一:“專業(yè)生產,品質保證,名牌產品,讓人放心,還實惠。三鹿慧幼嬰幼兒奶粉,我依賴”。這是某明星代言三鹿慧幼奶粉時的廣告詞?!懊餍谴蕴摷偈称窂V告要負連帶責任”這是我國2009年6月1日實施的一部法律中做出明確規(guī)定。
材料二:2009年1月22日下午,三鹿“問題奶粉”系列案件在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三鹿集團原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張玉軍被判處死刑,最早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的耿金平也被判處死刑。
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①這些被告為什么會被判刑?被告被依法判刑說明了哪些道理?
②從消費者的角度說說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
1.自主學習
導學案在上課前發(fā)給學生,上課伊始要求學生根據(jù)導學案的要求開始自主復習。老師要有如下要求:一是要求學生通讀教材,要快,盡量節(jié)省時間;二是對照提綱準確找出相應的知識點或答案要點,對有疑點的問題做適當?shù)挠浱?,對基本點要有意識地理解記憶。為保證自主學習的有效性,老師應根據(jù)時間安排一兩個問題的抽查,并作適當?shù)募睢?/p>
2.同伴釋疑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因個體的差異,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模糊點,有些疑點是個別學生不能理解的,有些則是共性問題。幫助個別學生,老師設計同伴互助環(huán)節(jié),以前后桌同學為組合實施幫助,要么是找出答案,要么是舉例理解,形式多樣。如果在小組內還是解決不了,可請其他同學來回答,老師適當補充完善。
3.師生共學
學生的共性問題,它一般涉及本課的重難點,也是老師教學的主陣地。便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和重難點的把握,提高課堂效率,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設置特別的情境,圍繞張超購買增高產品這件事展開。通過討論、觀點撞擊等形式整合了九年級的“合理消費”,八年級“消費者的權利”,在生活中如何合法維護自身權益等知識點。通過主問題的設計應用,不僅幫助學生聯(lián)系所學知識并進行整合,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
導學案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復習課的效率。筆者認為導學案在思品復習課中的作用在于:
(1)給學生提供一個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舞臺。根據(jù)復習學案自主學習,學生有了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目標明確,克服了盲目性,培養(yǎng)了能力。學案中階梯的目標設計,面向全體,不但讓后進生“吃得飽”,而且讓優(yōu)等生“吃得好”,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通過課堂主問題的探究,大膽質疑,讓學生產生一種“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滿足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往往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2)更好地促進師生角色的轉換。過去復習時,學生是“被牽著鼻子”走。有了學案導學,教師能踐行“以生為本”“師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學生是真正的學習主體,而教師由傳授者轉變?yōu)橐I者、促進者,創(chuàng)造者。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導學案以提綱的形式呈現(xiàn)了學習任務,知識脈絡,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通過生生合作,師生互動,完成了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知識遷移,加速了對問題的理解和記憶。大部分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能在課堂內消化、理解、鞏固和提高,這本身就提高效率。
當然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1)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講的還是過多,而且有時受導學案的環(huán)節(jié)影響,將課堂結構模式化,理科化,缺乏了文科的人文情懷。
(2)復習任務繁重,課堂討論、主問題探究、提升練習不能有效開展,往往會失去對殘缺知識的補救機會,某種程度限制了學生的提高和發(fā)展,久而久之影響有效學習。
(3)對導學案的編寫要有進一步的研究,針對不同班級學生、不同學習內容、不同情境下的合理學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
(4)當前,導學案教學法還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的,具有功利主義色彩。為了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思品課更好地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圍繞“學案式”教材的使用,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及自我意識,讓學生做學習生活的主人。
總之,思品新授課是吸引學生眼球的,復習課也應是高效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更好利用導學案教學法,改變低效的現(xiàn)狀,讓學生“會學”,提高課堂效率,走進改革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