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1 蘇玉召2
1,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450008;2,河南工程學院 450015
雙重危機下圖書館發(fā)展策略的思考
王方1 蘇玉召2
1,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450008;2,河南工程學院 450015
本文分析了當前經濟危機和數字危機對圖書館界的挑戰(zhàn),提出既要重視傳統節(jié)能增效,更要重視利用好現在的網絡信息技術幫助雙重危機下的圖書館迎接挑戰(zhàn)和發(fā)展壯大。
經濟危機;數字危機;數字圖書館;網絡信息技術
economic crisis;digital crisis;digital library;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當前的國際經濟危機為世界各國經濟、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的災難性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世界人民的內心深處。無論是國家元首、社會政要、企業(yè)家和經濟學家,還是普通群眾都有心驚膽戰(zhàn)的感受。當前國際的圖書館界也面臨著諸多令人沮喪的困境。中國圖書館界雖然主要是由國家大力支持,但是在國內工業(yè)、貿易和文化教育等各個行業(yè)受經濟危機沖擊的情況下,也不可避免受其影響。
國際化信息產業(yè)和出版業(yè)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已經對圖書館界的生存和發(fā)展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計算機軟件實現的電子閱讀器、智能搜索引擎和各種信息網站提供的數據庫支持使得網絡用戶可以在計算機客戶終端通過計算機網絡方便的獲取網絡服務器上提供的各種信息資源。同時,出版商的收費或者免費的數字產品源源不斷的上載到服務器供網絡用戶下載。如果將來所有的書籍文獻資料都是通過網絡在線閱讀或者下載閱讀的話,那么,這種去圖書館中介化的作用將會使得圖書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當前的圖書館面臨著經濟危機和數字危機的雙重挑戰(zhàn)。
1.1 經濟危機對圖書館提出的挑戰(zhàn)
在2009年8月23-28日國際圖聯第75屆年會上[1],國際圖聯主席Lux女士主持的專家論壇“IFLA與經濟危機”在介紹了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各國經濟發(fā)展,特別是歐美國家經濟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但是金磚四國(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卻展現出不同情況,尤其是中國和巴西兩國經濟似乎還呈現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Lux女士還提出三個問題[2]:經濟危機對圖書館的影響如何?圖書館怎么應對這些危機?圖書館應該如何將危機轉化為新的發(fā)展機會?
對于第二和第三個問題本文將在后面解決危機方案部分給出作者的觀點和看法。對于第一個問題引用英國圖書館與信息專業(yè)人員協會執(zhí)行主席Bob McKee,美國圖書館協會國際部主任Mike Dowling的觀點,兩位專家認為:圖書館預算被削減,出現普遍裁員,服務時間和服務內容減少,部分研究與發(fā)展項目遭到削減,部分分館和社區(qū)館被關閉,文獻資源采購也受到影響,相信這種狀況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據美國圖書館研究協會報告指出[2],2008~2009財年其主要的研究型大學圖書館的成員館有55%受到預算削減,預計69%在2009~2010財年還會再被削減。預算削減后,有73%或凍結空缺崗位的招聘、或從編制中取消空缺崗位、或直接裁員、或者要求員工提前退休。中國圖書館界同樣存在著圖書館預算、圖書情報研究項目和資源采購被削減等令人尷尬情況。
1.2 數字危機對圖書館提出的挑戰(zhàn)
2009年9 月1 日,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上表示,經濟危機與出版業(yè)數字化轉型的不期而遇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科技創(chuàng)新對于出版業(yè)的發(fā)展,已經不再是局部的、手段上的技術要求,而應成為整體的、戰(zhàn)略上的必然選擇。這就告訴我們現在的出版產業(yè)已經緊密地與數字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并且催生了數字圖書館進行計算機查詢和閱讀,這種結合必然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因為數字化時代的信息爆炸已經沖破了傳統紙介質媒介的數量限制和信息傳播的速度,所以,數字化的信息保存對傳統的圖書館保存技術提出了挑戰(zhàn),并對數字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9 月23 日,中國移動手機閱讀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移動與十家內容合作伙伴進行了簽約,以共同推進手機閱讀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移動副總裁魯向東表示,手機閱讀不僅包括手機為載體的WAP、客戶端等閱讀,還有一個重要的載體業(yè)務形態(tài),就是專用的手機閱讀器,它結合了TD技術,能夠高速聯網實現在線閱讀或者下載閱讀。 新的信息查詢閱讀工具的出現極大的便利了讀者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在任意位置、任何時間、通過任何方式進行信息的查詢和閱讀。這種面向用戶獲得信息的便利性必然打破圖書館位置固定、服務時間和網絡接入受限的約束。
2008年10 月Google與作者和出版者簽訂的圖書搜索和解協議[4],這起源起于美國作家協會和美國出版商協會以及少數作家和出版者針對 Google 圖書搜索提出的集體訴訟得到解決。該協議獲得批準后,Google公司和出版行業(yè)合作伙伴將可以大幅提高Google 所能找到、預覽和購買的電子圖書數量。用戶只要登錄自己的圖書搜索帳戶,可以購買能夠訪問數百萬冊圖書的完整在線訪問權,便可以從任何聯網的計算機中閱讀整本圖書;該協議還可以讓圖書館、大學和其他組織購買機構性訂閱,這樣可以讓學生和研究工作者訪問匯集了全國許多一流大學館藏的電子圖書館的數百萬冊圖書的全文,而同時又向提供該服務的作者和出版者支付一定的報酬。
很顯然,只要信息技術支持能提供良好的網絡和數據庫服務,出版商能夠足夠好的保存出版的數字信息、搜索引擎公司實現的功能足夠強大并方便用戶使用,那么只要搜索引擎公司與出版商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為信息查閱用戶提供方便的在線閱讀和下載服務,而無須圖書館的中介作用?,F在的計算機網絡、無線通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發(fā)展足以滿足用戶實時數據查詢、在線閱讀和大量信息下載的需要。這種去中介化的趨勢對于圖書館的生存提出了嚴重的挑戰(zhàn)。
圖書館應對雙重危機尋求發(fā)展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應對經濟危機和數字危機。這二者的關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應對數字危機對于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尤其是至關重要。
2.1 圖書館應對經濟危機策略
本文作者認為,圖書館應對當前雙重危機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兩方面:其一、圖書館應當節(jié)能增效;其二、充分利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
2.1.1 如何節(jié)能增效
簡單的理解,節(jié)能就是在不可控的條件下減少有形和無形的能源消耗。有形的能源消耗包括水電、機器設備、倉庫、書庫、建筑物和運輸等的管理和維護;無形的能源消耗包括人力資源的培訓、服務和管理等。增效是通過采取一系列的靈活有效的措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崗位信心以提高工作效率。
盡管經濟危機壓力巨大,但是各國政府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經濟衰退的局面在加大國家投資力度刺激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經濟復蘇和人民生活穩(wěn)定,振興工業(yè)經濟、促進貿易往來和市場繁榮的思路。特別是在圖書館界積極探索有效改善組織結構、優(yōu)化現有資源、提高現有資源使用效率和增加資源效益產出的新方法和新路子[5]。中國國家政府在堅持對圖書館界經濟扶持力度的基礎上,也在積極謀求有效的方法更好的充分利用圖書館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教師、學生和普通人民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做好科學研究、知識創(chuàng)新、科技知識傳播和大眾知識傳播的服務。
圖書館工作進行節(jié)能增效后能夠更好發(fā)揮其服務于大眾信息獲取的功能,科技工作者才能進行更快、更專業(yè)的知識創(chuàng)新,從而帶動國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走出經濟危機沖擊的低谷。因此,圖書館界不但要在當前的經濟困境中克服千難萬險沖出來,還要起到服務于大眾、尤其是服務于科研工作者獲取信息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表率作用。
2.2、如何充分利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
本文作者認為,當前圖書館生存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利用好網絡信息技術,原因在于網絡信息技術利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圖書館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模式。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圖書館如何應對當前的雙重危機堅持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危機轉化為一次新的發(fā)展機遇。
據2009~2012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yè)市場動態(tài)與投資前景咨詢報告,中國的數字出版產業(yè)在2007~2008年迎來了一個高速發(fā)展期。2007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yè)的整體收入為362.42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70.15%。 2008年整體收入為530.64億元,同比增長46.42%。,這些變化源自于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IT技術和互聯網應用水平的持續(xù)提高,國民閱讀習慣和閱讀環(huán)境的變化等方面。該報告同時指出,從產業(yè)鏈角度看,傳統出版單位過度集中在內容源頭一端,離內容價值最終實現端的距離較遠,在整合整個產業(yè)鏈的過程中處于劣勢。與此同時,掌握著新媒體技術的公司雖然擁有技術和平臺上的優(yōu)勢,卻缺乏出版資源的支持;在商業(yè)模式上,以傳統出版單位為主的數字出版尚未形成業(yè)界普遍認同的能夠盈利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商業(yè)模式,數字出版技術系統和裝備系統尚需加大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力度;數字出版行業(yè)標準、數字出版物格式、數字出版防偽加密和數字版權保護等技術問題也亟待研究并采取相關應對措施。
既然數字出版產業(yè)和信息技術公司各有其缺陷,那么圖書館就可以借這種機會在二者中間架起一座橋梁,圖書館在未來依然可以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信息傳播服務功能上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數字出版商與搜索引擎的合作迫使圖書館在發(fā)揮這種支撐作用時積極提供全面、人性化和專業(yè)化的服務以提高圖書館自身核心競爭力。
據2008-2010年中國圖書館競爭力發(fā)展研究分析報告,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是以知識、技術為基礎的綜合能力,是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根基,是圖書館所具有并可為圖書館帶來競爭優(yōu)勢的特定能力的有機組合。它通過圖書館的產品和服務體現出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人力資源、業(yè)務技術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優(yōu)質服務、圖書館文化都應當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顯然,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人,是各類專門人才匯集的團隊,是將學習所獲的知識用于圖書館工作實踐并使圖書館保持與時俱進的能力。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還應該是指圖書館能夠及時掌握并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趨勢,并能增強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業(yè)中競爭實力的關鍵能力。因此,圖書館借助于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方便用戶獲取資源,同時,用戶獲得圖書館提供的多樣性網絡訪問服務也是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現。
毫無疑問,經濟發(fā)展受到重創(chuàng)的時候,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自然而然會放在突出的位置?;A設施的投資,加大工業(yè)和農業(yè)的投入,刺激物質消費,擴大內需,增強人民群眾的信心符合中國政府的施政方針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是,堅持科學的發(fā)展觀和科技興國戰(zhàn)略要求我們必須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播,進行科學研究并取得創(chuàng)新成果。從長遠來看,傳統的現實存在的圖書館將會逐漸走下歷史舞臺,而數字化的虛擬圖書館將會登上新的歷史舞臺。但是,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會有許多版權和利益沖突有待于進一步法律化和行業(yè)規(guī)范化。
[1]The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and the 75th IFLA conference[OL].Milan, Italy, 2009[2009-9-30].http://www.ifla.org/annual-conference/ifla75/.
[2]張曉林.經濟危機與數字危機:選擇與出路-國際圖聯第75 屆年會有關問題選評[OL].2009.09[2009-9-30].http://eoffice.las.ac.cn/ showdata.jsp?InfID=5085.
[3]Charles B.Lowry.The Future Ain’t What It Used to Be[R/OL].July 11, 2009[2009-9-30].http://www.arl.org/sparc/bm~doc/ala09lowry.pdf.
[4] G o o g l e 圖書搜索和解協議[E B/ OL].2009[2009-9-30].http://books.google.com/intl/zh-CN/googlebooks/ agreement/.
[5]Jim Neal.Some Random Thinking on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nomic Crisis[R/OL].2009-7-11[2009-9-30].http://www.arl.org/sparc/bm~doc/ala09neal.pdf.
Thinking abou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ibrary under Double Crisis
Wang fang1Su YuZhao2
1,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Henan branch,Henan,Zhengzhou, 450008;2,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library is facing economic crisis and digital crisis, The authors present that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energy saving and profit increasing, but also more focuses on smoothly utilizes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how to library meets to challenges and to development.
G2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3.124
1.王方(1977—),河南濟源人,女,本科,研究方向:通信網絡技術與經濟
2.蘇玉召(1975—),河南尉氏人,男,博士,研究方向:網絡信息管理技術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