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亞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213164
對外宣傳品翻譯質(zhì)量問題芻議
吳小亞
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213164
對外宣傳工作是黨和政府一項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工作,是對外開放的先導、橋梁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助推器”。近年來,常州市對外宣傳工作蓬勃開展,陸續(xù)制作、發(fā)行了為數(shù)不少的對外宣傳品,但是,這些外宣品的質(zhì)量是良莠不齊的。文章就常州市的一些對外宣傳品存在的翻譯質(zhì)量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問題存在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對外宣傳品;翻譯質(zhì)量;問題;原因;改進措施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rticles;translation quality;problems;causes;improving measures
對外宣傳工作是黨和政府一項具有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工作,是對外開放的先導、橋梁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助推器”。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宣傳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對外宣傳工作堅持 “三貼近”原則和務實、管用、對路的工作要求,以正面導向為前提,以關注經(jīng)濟熱點和突顯區(qū)域特色為基點的宣傳報道思路,努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為把常州打造成生機勃勃的發(fā)展熱土、前景廣闊的投資沃土和現(xiàn)代文明的宜居樂土,推進全市縣區(qū)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氛圍,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些年我們也陸續(xù)制作、發(fā)行了為數(shù)不少的對外宣傳品,其中絕大部分為印刷品,大至介紹一個地區(qū)綜合情況的畫冊,小至企業(yè)的產(chǎn)品介紹,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圖文并茂,附有中、外兩種文字說明。應該說,這些外宣品在對外開放、招商引資、促進中外交往、搞好我市社會主義建設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外宣品的質(zhì)量是良莠不齊的。
對外宣傳品主要是以外國人為對象的,其質(zhì)量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內(nèi)容和翻譯質(zhì)量。筆者在這里僅就常州市的一些對外宣傳品存在的翻譯質(zhì)量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問題存在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從收集到的對外宣傳譯品中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翻譯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1 單詞拼寫和大小寫問題
例1:“To learn the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lease visit Beijing; to know the history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lease tour Xi’an;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he Spring & Autumn period, please go to Yancheng”, such is a wellknown rhesis for appraising Yancheng Remains.此處“rhesis”應為“thesis”才對。
例2:Changzhou National Animation Industry Base has built three incubation parks, and attracted nearly 60 enterprises to settle in the park with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nearly 300 million yuan.此處“yuan”為貨幣單位,用大寫更好。
1.2 標點、空格等問題
例1:Changzhou, nicknamed the DragonCity,……
例2:Located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north of TaihuLake
例3:Cradle for “Silver Collar”, Reputed Science and EducationTown
例4:NanjingUniversity and other domestic universities
例5:There are now 5 cinemas equipped with most advanced techniques.
這些問題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不一一贅述。
1.3 細微的語法錯誤
例1:Changzhou, nicknamed the Dragon City, is one of 13 c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應改為“one of the 13 cities”才符合語法。
例2:Yun Daiying was an important Party leader, politician, theoris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 leader of the youth movement.“theorist”之前加連詞“and”更符合語法規(guī)范。
上述例證均取自常州市政府網(wǎng)站英文版之常州概貌一文。據(jù)統(tǒng)計,在這篇短短兩千多字的常州概貌英文介紹中有一處拼寫錯誤,兩處大小寫不當,一處缺連詞and,一處缺標點符號逗號,兩處缺定冠詞the,八處空格錯誤,共計十四處校對性錯誤。類似的錯誤在商品廣告和宣傳冊中更是俯拾皆是,屢見不鮮,主要是因為編譯外宣品常常要求在一定時間內(nèi)快速完成,譯、校多為同一人,難免出現(xiàn)此類錯誤。這類問題不影響理解,但會讓人覺得我們馬虎大意,影響了外宣品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還給人留下不尊重人、素質(zhì)差的印象,當然達不到外宣的效果,也影響了我們企業(yè)和城市的形象。
地名和名勝古跡名稱的翻譯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完全采用漢語拼音拼寫,如武宜路譯為WUYILU;二是音意雙譯,如長江路譯成Changjiang Rd.;三是全名用漢語拼音再加意譯,如太湖譯為Taihu Lake。這三種譯法各有各的好處,可因地制宜,但切忌同一地名或同一名勝古跡采用不同的譯名。
由于大多數(shù)外國人對中國的事情知之甚少,甚或一無所知,在我們看來許多家喻戶曉或顯而易見的名稱對外國人而言卻是異常陌生,因此譯名不統(tǒng)一就會使人誤以為是不同的地方。如武宜路永勝路交叉口的路牌上把淹城路、花園街直接按拼音譯為YANCHENGLU、HUAYUANJIE,往前兩三百米到武宜路延政路交叉口的路牌上則把這兩個路名譯為Yangcheng Rd.和Huayuan Str.。再如春秋淹城旅游區(qū),我就看到有三種譯名:China Yancheng Chun-Qiu Tourist Area, Changzhou Yancheng Chun-Qiu Tourist Area, Chun-Qiu Yancheng Tourism Zone of China, 淹城春秋樂園也有兩種翻譯:China Kingdoms of Glory, Yancheng Chunqiu Amusement Land。對于不熟悉常州的外國人來說,這完全就是不同的地方,壓根不會想到是一個地方不同的說法。
這類專有名詞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耳熟能詳?shù)?,但一般外國人并不知道,因此,翻譯時最好采用直譯加背景注釋的方法,如“秦朝”和“清朝”,按漢語拼音,“qin”和“qing”,不要說是外國人,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光靠耳朵聽的話,也不一定辨得清楚,那么,在后面至少加個年代解釋,就比較清楚明白了—“the Qin Dynasty (221-201B.C., China’s first feudal dynasty),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A.D., China’s last feudal dynasty)”。同樣,在我們翻譯春秋時期時就不能簡單地譯為the Spring & Autumn Period,至少要加上年代(770-476 B.C.)。
類似的歷史事件、人物名字、特有機構名稱、我國特有的政治術語或流行語等等,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翻譯。這些背景解釋,在我們看來,似乎又!唆又欠完整準確,但對國外受眾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這樣的外宣品才通俗易懂,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傳播效果。
4.1 通力合作,構建大外宣格局
合力是做好外宣工作的手段。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對外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外宣部門單獨的事,而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對外宣傳工作的制度建設力度,力求使外宣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要加強外事、商貿(mào)、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門的橫向聯(lián)系合作,形成聯(lián)系制度,遇到重大外宣事項、活動要全盤動員,統(tǒng)籌安排,通力合作。這樣,全市各級各部門同心協(xié)力,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各方力量,整合各方面資源,借勢造勢,以經(jīng)貿(mào)展銷、外事活動、文化交流、旅游促銷等活動為平臺,積極有效地開展對外宣傳工作,實現(xiàn)外宣形式的“平面化單兵種作戰(zhàn)”到“立體化大兵團戰(zhàn)役”的轉(zhuǎn)變,努力在全市范圍內(nèi)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外宣格局。
中央外宣辦主任王晨曾在2010年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講話中強調(diào),做好外宣工作,要完善工作機制,調(diào)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大外宣格局。
我市的外宣工作在這方面已有了一些經(jīng)驗,例如常州城市形象的全面宣傳工作。常州市委宣傳部從2006年開始就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策劃組織實施了,在媒體宣傳的基礎上,市交通局以租用形式在高速公路兩側推出了6塊城市形象宣傳廣告牌,市建設局推出50處公交站臺105塊近8000平方米公益宣傳廣告牌,市城管局在市區(qū)主要路段和城市主要節(jié)點,征集發(fā)布了近5000平方米城市形象公益廣告,進一步提升了常州的城市形象,更好地向海內(nèi)外展現(xiàn)了常州的風采,提高了常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07年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主辦,市攝影家協(xié)會、美術家協(xié)會共同承辦,常州嘉宏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協(xié)辦,組織了“嘉宏盛世”杯常州城市形象及“十大名片”書法攝影作品展。展覽邀請了全國著名書法家,并組織常州攝影家、書法家圍繞常州城市形象總體宣傳用語和“十大城市名片”宣傳用語,創(chuàng)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全面展現(xiàn)常州“千載讀書地,現(xiàn)代創(chuàng)新城”的獨特魅力,充分反映了“中華龍城,江南常州”的深厚底蘊,也深刻表達了生活工作在“季子故里,誠信之地”的常州人民“勤學習、重誠信、敢拼搏、勇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風貌。
然而,有些活動看似聲勢浩大,外宣影響卻很小,究其原因,與外宣品的策劃制作和管理分不開。
4.2 進一步加強外宣品的策劃制作和管理力度
外宣品是積極有效地開展對外宣傳工作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在外宣工作實現(xiàn)了由“分散宣傳”向“集中宣傳”的有效轉(zhuǎn)變后,要進一步堅定走“精品宣傳”的路子,要切實提高外宣品的策劃制作水平,力求少而精、精而美,以最優(yōu)質(zhì)的畫面、最豐富的內(nèi)容、最動聽的言語把一個多姿多彩、魅力十足的常州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最終達到吸引眼球、關注常州發(fā)展的目的。根據(jù)本市的產(chǎn)業(yè)特色,所編制的供外國記者采訪的介紹常州的產(chǎn)業(yè)特色、投資環(huán)境的項目“采訪包”,就是一次成功的外宣品策劃制作。
如果說策劃制作是外宣品的“靈魂”,那管理就是外宣品質(zhì)量的保障。因此進一步加強外宣品策劃制作的同時要加大外宣品的管理力度,實行備案制,加大對外宣品制作的指導審核力度,統(tǒng)一外宣口徑,規(guī)范制作流程。
2010 年常州市社科聯(lián)有一立項項目“提升常州市對外文化形象—宣傳資料英語翻譯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主持該項目的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翻譯中心主任廖素云副教授帶領外國語學院翻譯系暑期社會實踐小組和南師大學生實踐小分隊頂著炎炎烈日,奔走在常州學校、醫(yī)院、商場、圖書館與街頭,開展了一系列以規(guī)范雙語標識為目標的調(diào)研與宣傳工作。實踐小分隊將雙語標識中的錯誤一一拍照記錄,致信有關部門進行糾正,并專門制作了宣傳板,在常州文化城門口向過往群眾宣傳。小分隊還撰寫出調(diào)研報告,提出雙語標識應具體歸屬某個職能部門管理,從而改變目前各自為政,自發(fā)零亂的狀態(tài),進一步提升常州對外形象。常州電視臺《社會寫真》欄目、《新聞都市坊》、《常州晚報》、中吳網(wǎng)及新聞報業(yè)網(wǎng)均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詳盡的報道。這一活動啟動了社會監(jiān)督的齒輪,讓外宣翻譯向著更優(yōu)質(zhì)的道路邁進。
4.3 重視外宣隊伍的建設
外宣編譯隊伍是外宣工作隊伍的中堅力量。上面所列舉的外宣翻譯中的許多問題和失誤與編譯人員的水平和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目前,我市的外宣編譯隊伍存在著素質(zhì)不齊、業(yè)務不精的情況,如何加強編譯員隊伍的培訓和業(yè)務指導顯得迫在眉睫。同時,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廣泛應用和資訊信息的迅猛發(fā)展,在為外宣工作提供了更廣闊平臺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網(wǎng)上信息獲取和輿情觀察成為新時期外宣工作者的一項必備技能。外宣翻譯還是一項傳播工作,外宣編譯必須具有一定的傳播學知識。
因此,進一步加大對外宣編譯隊伍的培訓力度,要精心組織邀請翻譯專家新聞傳播專家、學者,報紙、電視臺“名記”等等來我市授課,切實提高外宣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同時,要減少甚至杜絕編譯錯誤,要求翻譯人員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對翻譯工作不能敷衍塞責,要有較好的“譯德”。同時需要全市各級各部門同心協(xié)力,加強監(jiān)督管理,對外宣品統(tǒng)一嚴格把關。要全市翻譯界、甚至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大家都來關注外宣翻譯質(zhì)量,查漏補缺。并可利用在常外籍教師、外籍友人、企業(yè)家等,聘請他們作為客座顧問,參加編校,進行審閱、修改和潤色。
[1]張春紅.對外宣傳譯品翻譯質(zhì)量問題芻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11)
[3]張健.英語對外報道并非逐字英譯[J].上??萍挤g,2001,(4)
[4]張傳彪.外宣文本與翻譯變通[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0)
[5]宋曉春.外宣資料中的文化差異闡釋及英譯[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6]鐘星祥.對外宣傳外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余高專學報,2005,(6)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rticles
As a comprehensive and strategic work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forerunner and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helping economic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angzhou has flourished, gradually produced and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ity materials, but the good and the bad are intermingled.The article, therefore,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existing in foreign publicity materials of Changzhou, 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improving measures.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3.083
吳小亞(1975-),女,江蘇人,學士,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及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