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柱
吉林省長白縣馬鹿溝鎮(zhèn)衛(wèi)生院分院,吉林 長白 134411
辨象論治是朝醫(yī)四象醫(yī)學的核心,其內涵主要表現(xiàn)在依據四象人所具有的不同體質特點,進行辨質論治。朝醫(yī)學以先天臟局大小偏差為基本,把人分為肺大肝小的太陽人,肝大肺小的太陰人,脾大腎小的少陽人,腎大脾小的少陰人。朝醫(yī)學認為,因各種原因使大臟器的氣過盛或小臟器的氣不足,就會導致疾病。因此,根據人的天稟臟理的特性,研究四象人體質的特點及其治則,不僅對朝醫(yī)基礎理論的研究還是臨床研究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李濟馬在《東醫(yī)壽世保元》中說:“余生于醫(yī)學經驗五、六千載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臟腑性理,著得一書名曰壽世保元,太少陰陽之短長變化,一同之中有四偏”,這就是“人稟臟理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陽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陰人;脾大而腎小者名曰少陽人;腎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陰人?!薄稏|醫(yī)壽世保元·四端論》里以臟理和心性互為相關的觀點,將人分為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四種體質。根據《東醫(yī)壽世保元》旨意,將太少陰陽人體質特點歸納如下。
容貌方圓,表情端雅,性質長于疏通,才干能于交遇,具有果斷性;臟腑肺大肝小,性情有暴怒深哀,欲進而不欲退;恒有急迫之心,龍之性,其性便便然。兩目炯炯有神、鼻梁高,聲音清而圓。欲進而不欲退,暴怒深哀過甚,交際靈活。喜歡生冷淡薄飲食,喜歡秋冬寒涼季節(jié),忌辛熱食物。病證為外感腰脊病,內觸小腸病。
形貌上寬下窄,頭面方圓或梯形厚重,肌肉肥胖堅實,沉默言寡,氣象儼然;性質長于成就,才干能于居處;臟腑肝大肺小,性情有浪樂深喜,欲靜而不欲動;驕心、侈心、貪欲心大,恒有怯心;牛之性,其性卓卓然。兩眉間平、目大、、鼻尖鈍平,聲音濁而方。重視家庭,怕寒冷,喜歡吃牛肉、魚類及厚味,飲食均衡多食。病證則胃脘受寒表寒病,肝受熱里熱病。
形貌唇頜淺薄,上盛下虛,肌肉淺薄;性質長于剛武,才干能于事務,才氣明敏;臟腑脾大腎小,恒有懼心,性情暴哀深怒,欲舉而不欲措;馬之性,其性恢恢然。眼睛大而明朗,鼻梁高尖,聲音高泵而疾。重視工作、輕視家庭,喜歡生冷雜食、愿意吃豬肉、雞蛋等。病證為脾受寒表寒病,胃受熱里熱病。
形貌卵圓形或橢圓形,肌肉浮軟致密,簡易小巧;性質長于端重,才干能于黨與;臟腑腎大脾小,性清有浪喜深樂,欲處而不欲出;偷逸心、虛榮心、掠奪心大;驢之性,其性坦坦然。上眼瞼外眥下垂、目小、鼻小,聲音緩而平。怕寒冷季節(jié),喜歡溫熱飲食。病證為腎受熱表熱病、胃受寒里寒病。
根據四象人臟局大小不同的特點制定了“大者瀉之”、“小者補之”的治療原則。依據異病同象者其發(fā)病機理基本相同,同病異象者其發(fā)病機理不同的觀點,確立了朝醫(yī)所特有的辨象施治原則,即“異病同象同治”、“同病異象異治”的治療原則。
根據太陽人“肺大肝小”的臟局特點和“過陽、陰少、肝虛”的病因病機特點,制定“瀉肺、補肝”“瀉陽、滋陰”的治療原則。
根據太陰人“肝大肺小”的臟局特點和“血濁氣澀,肺虛過燥”的病因病機特點,制定“瀉肝、補肺”“通利、化濁”的治療原則。
根據少陽人“脾大腎小”的臟局特點和“過陽、損陰、腎虛、過熱”的病因病機特點,制定“瀉脾、補腎”“瀉陽、清熱、滋陰”的治療原則。
根據少陰人“腎大脾小”的臟局特點和“血奪氣敗,脾虛過冷”的病因病機特點,制定“溫補脾胃、補益氣血”為主的治療原則。
總之,先辨象,后辨證,因質制宜是朝醫(yī)學的基本治則。因體質施治是強調個體化治療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在治療中,根據不同體質特點,按象用藥,調理和糾正體質的偏頗,使機體從病理狀態(tài)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1]李濟馬.東醫(yī)壽世保元[M].1901.
[2]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 (朝醫(yī)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4.
[3]朝醫(yī)學,第一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民族醫(yī)藥研究所[M].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