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淮南聯(lián)合大學 經(jīng)濟系,淮南 232001)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和供應鏈合作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認識到信息系統(tǒng)是企業(yè)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管理平臺,同時信息系統(tǒng)的建設和應用也是企業(yè)信息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的構建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是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決策。研究表明,信息系統(tǒng)選型失敗是導致企業(yè)實施信息系統(tǒng)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1]。
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既要考慮到信息系統(tǒng)使用后給企業(yè)帶來的有形的無形的收益和機會,也要考慮到為此付出的成本和風險,是一個典型的多準則決策問題。層次分析法(AHP)和網(wǎng)絡分析法(ANP)[2]是廣泛使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AHP可以把復雜問題層次化,ANP是AHP的普遍形式,它以一種扁平的、網(wǎng)絡化的方式表示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打破了AHP的元素間相互獨立的假設,允許元素之間存在相互依賴關系和反饋關系。AHP和ANP在應用的過程中,要頻繁構建基于1—9比例的因素兩兩對比矩陣,把定性分析轉(zhuǎn)為定量分析,同時還要面對一致性檢驗,準則較多時,提高評選操作難度。票選層次分析法(VAHP)[3]使用定量的投票方法代替因素兩兩比較矩陣,決策人員可以直接做出判斷,有效降低了決策人員的判斷過程的復雜性,同時又可以很好保證了判斷結果的一致性。本文使用AHP構建評價模型,用VAHP的方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然后使用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DEA)[4]對備選方案的效率做出判斷,選出最有效的備選方案作為最終的決策結果。
Liu和Hai在Noguchi強勢排序公式[5]的基礎上,提出了VAHP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AHP在準則較多時會提高評選難度的問題,同時還不失系統(tǒng)性的分析[3]。VAHP方法與AHP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用票選的方式代替AHP的兩兩比較矩陣。其主要算法如下:
其中:qrr為目標函數(shù),是第r指標的最高得分,R為同一層次中參加排位的所有指標的數(shù)量,S為同一層次中排名的位數(shù),urs是相對于第r指標得分最高的條件下,第s名次的權重,xps是第p指標在s名次上的得票數(shù),n是參與投票的總人數(shù),e是寬容系數(shù)。
VAHP方法簡單易懂,在本文中用于計算指標的權重。所有的參與決策的人員可以通過他們的直接反應做出判斷,得到一個合理的排序,相對于傳統(tǒng)AHP的成對比較矩陣,有更好的定量化和更好的一致性。
數(shù)據(jù)包絡分析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由 Charnes、Coopor和 Rhodes在 1978年提出,DEA的原理主要是保持各決策單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s) 的輸入或者輸入不變的前提下,借助數(shù)學規(guī)劃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確定相對有效的生產(chǎn)前沿面,然后將各個決策單元投影到DEA的生產(chǎn)前沿面上,通過比較決策單元偏離DEA前沿面的程度來評價它們的相對有效性[4]。對于每一個決策單元DMUj都有相應的效率評價指數(shù):
其中,xij是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i種類型輸入的投入總量.xij>0;yrj是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r種類型輸出的產(chǎn)出總量。yrj>0;vi是對第i種類型輸入的權系數(shù);ur對第r種類型輸出的權系數(shù)。
息系統(tǒng)選型決策方法
本文結合AHP、VAHP和DEA方法的特點,提出綜合VAHP/DEA的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決策方法??煞譃橐韵挛鍌€步驟:
1)組織企業(yè)參與信息系統(tǒng)選型的相關人員和相關學科的專家,組成決策團隊,通過DAPHY法,構建出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的AHP決策模型,本文中采取BOCR[6]模式建立此模型,如圖1所示。
2)使用VAHP代替?zhèn)鹘y(tǒng)AHP中的成對比較,相應的問卷表可以設計成表1的模式。通過公式(1),計算出決策模型的指標權重,本文使用EXCEL中的線性規(guī)劃工具計算,通過求得的解即可以歸一化獲得指標權重。
3)用表2所示的評分標準給各個備選方案打分。
4)對各備選方案進行DEA有效性分析,以各備選方案B(收益)和O(機會)的得分為輸出指標,以各備選方案C(成本)和R(風險)的得分為輸入指標。
5)DEA有效性最高的備選方案為最終的決策結果。
某制造企業(yè),為了提高生產(chǎn)效率,推行全面質(zhì)量管理,加強企業(yè)信息的標準化和企業(yè)管理的扁平化,以更好的適應供應鏈管理下的制造與競爭,決定重新構建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
1)以該企業(yè)管理高層、信息管理部門、制造部門、物流部門等相關部門主管人員以及某咨詢公司的專家,組成的決策小組,總計20名成員,結合有關研究[7~9]和專家意見,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AHP決策模型。
2)計算模型中各準則的權重。由決策小組成員獨立地對各準則和指標進行排序投票,投票的表格可以使用表1的設計模式。
圖1 選擇合適信息系統(tǒng)方案決策模型
表1 準則投票調(diào)查表
(1)對準則層收益、機會、成本和風險的投票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準則層投票結果
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和公式(1),可以得到準則層各準則相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如表3所示。
表3 準則層權重
(2)計算指標層權重。以收益準則的5個二級指標為例,其投票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收益準則的5個二級指標投票結果
根據(jù)表4和公式(1),可得收益準則的5個下級指標的局部權重,如表5所示。
表5 收益準則的5個下級指標局部權重
根據(jù)表3和表5,可得收益準則的5個下級指標全局權重,如“減少制造周期”指標的全局權重=收益準則權重×二級指標局部權重=0.324×0.29=0.094。按照以上過程,可以得到全部指標的全局權重,如圖1所示。
3)評價各備選方案。決策小組成員根據(jù)決策模型和決策模型中各指標的全局權重,對各備選方案做出定量的評估。在本案例中,經(jīng)過初步篩選,確定5個備選方案,依次為MES1到MES5。在評分的過程中,使用表6所示的評分標準,各備選方案得分如表7所示。
表6 評分標準
4)各備選方案DEA有效性分析。在表7中,以各備選方案為DMU,以收益和機會為輸出指標,其得分越高越好,以成本和風險為輸入指標,其得分越低越好。有效性計算結果如表7所示。從表7中可以看出,MES1是最佳選擇。
表7 備選方案DEA分析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VAHP/DEA的綜合評價方法,并應用于某制造型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問題。VAHP/DEA的綜合評價方法以VAHP的票選方式取代傳統(tǒng)AHP/ANP方法的成對比較矩陣,簡單易懂,便于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決策人員的決策難度和工作量,并保持一致性。對各備選方案進行DEA有效性分析,選出有效性最高的方案作為最終決策結果。從案例分析可以看出,VAHP/DEA的綜合評價方法為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提供了操作簡單而有效的決策方法。
[1]Jin WooLee,Soung Hie.Kim,Using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d goal programming for interdepend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selection[J].Computers &Operations Research,2000,27:367-382.
[2]Saaty T L.Decision making-the analytic hierarchy and network processes (AHP/ANP)[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5(1): 85-91.
[3]Fuh-Hwa FL,Hui LH.The vot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for selecting supplier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7(3):308-317.
[4]Charnes A,Cooper W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5]Noguchi H,Ogawa M,Ishii H.The appropriate total ranking method using DEA for multiple categorized purposes[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2,146:155-166.
[6]Saaty,T L.Fundamentals of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multiple networks with benefits,opportunities,costs and risks[J].Journal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4,13(3): 348-379.
[7]Donald CHand,George Hachey.A balanced scorecard based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strategic impacts of ERP systems[J].Computers In Industry.2005,56: 558-572.
[8]歐立雄,盧青,郭彥君.應用ANP的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選型決策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9,6: 23-26.
[9]盧向華,黃麗華.信息系統(tǒng)的項目投資決策評估過程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4,6: 6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