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納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中醫(yī)院,463000)
兒科護理工作任務繁重、專業(yè)性強。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兒家屬對兒科護理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與之相應的對兒科護士各方面要求也很高,包括較高的臨床護理質量、對患兒的關愛及高度責任意識。自身良好的法律修養(yǎng)、有效的護患溝通方式等。作為一名兒科實習護士,必須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實習任務,達到預期效果。
我院承擔三年制中專和五年制大專護士的臨床實習,為了使實習護士能夠順利完成實習任務,我們對護士實習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經過正確的指導和教育,為護士今后的兒科實踐奠定了基礎。
1.角色適應期長:實習護士對實習任務不明確、環(huán)境陌生、學校規(guī)范示教與臨床實際有距離。
2.理論基礎知識不扎實:實習護士對老師及患兒家屬提出的問題回答得模棱兩可,反映出理論基礎知識不扎實。
3.理論不能結合實際:多數實習護士在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不能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例如:患兒吸氧、吸痰的步驟背得滾瓜爛熟,但真正操作起來很困難。
4.缺乏敬業(yè)精神:實踐中不會的技術不主動學習。例如:給患兒實施物理降溫,但物理降溫的禁忌部位不清楚,且不主動查書本、問老師,而是不懂裝懂,得過且過。
5.重技術、輕基礎護理:多數實習護士只重視扎針技術,爭取達到一針見血,但對基礎護理漠不關心,認為是家屬應做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6.帶教老師水平和時間有限:由于護理人力的缺乏,老師在帶教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實習護士只能作為幫手,因此帶教老師常忽略帶教工作。
1.制定切實可行的帶教計劃及實習目標:由于兒科護理專業(yè)性強,帶教老師應在實習護士進入科室后及早介紹科室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護理程序及兒科專業(yè)特點,并需帶教老師提前熟悉教學計劃與大綱內容以及實習護士的知識水平,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帶教計劃,護士長對該計劃進行審核,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定期評價效果。
2.培養(yǎng)實習護士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根據不同病例對實習護士進行提問,促使其主動學習,主動與患兒家屬溝通,使問題得到解決,從而使實習護士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fā)實習護士工作和學習的熱情。教育實習護士勤學苦練,理論結合實際,只有用知識武裝大腦,才能有立足之地。
3.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責任心和能力: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加強健康教育能力,培養(yǎng)實習護士在兒科的慎獨修養(yǎng),要求實習護士嚴格掌握兒科護理操作理論。采取“一帶”、“二看”、“三放手”的帶教方法?!耙粠А笔怯蓭Ы汤蠋煄ьI著操作,并說明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項;“二看”是指看著實習護士自己操作,從他們實際工作中看到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三放手”是讓實習護士獨立完成操作,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嚴格把關,增強實習護士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fā)生,使其在短暫的實習期間對兒科各項基礎操作技能熟練掌握[1]。
4.加強帶教老師的培養(yǎng):兒科護士即是護理實踐者,又是教育者,更是患兒的代言者和知心者,所以要求兒科帶教老師具有較高的醫(yī)德、慎獨修養(yǎng),更強的時間觀念、更高的工作效率、靈活敏捷的動作、整潔的儀表、和藹的態(tài)度、較強的語言與非語言溝通能力以及細微敏銳的觀察能力[2],護士長定期召開帶教老師會,不定期深入病房了解臨床帶教效果,抽查實習護士對計劃內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晨間提問、操作考核、護理查房。及時發(fā)現帶教老師在教學方面的不足,及時糾正。
總之,兒科護理教學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收獲,因材施教,強調人性化教學,建立和藹的師生關系,注重兒科實習護士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臨床兒科培養(yǎng)出適合型的護理人才。
[1]李成太,陳榮珠,孫石華,等 .急診手術室護士帶教方法的探討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5):69-70.
[2]朱念瓊 .兒科護理學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