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2012-06-18
符明聯(lián)(1972-),男,云南魯?shù)槿?,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油料作物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應用,Email:fml0871@yahoo.com.cn。*通信作者,Email:genze_li@yahoo.com.cn。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0BAD01B08);云南省科技攻關項目(2011BB010);云南省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11CI062);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NYCYTX-00564)。
云南早熟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直播高效生產技術
符明聯(lián),李根澤*,原小燕,張美華
(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針對云南早熟油菜生產需求,研究制訂了包括良種選擇、化學除草、精量播種、一次定苗培育壯苗、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早熟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品種直播高效生產技術,將油菜生產綜合成本降低了10%~15%。
油菜;栽培;直播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首位。我國年產菜油450萬噸左右,占國產植物油總量的20%。近年來,我國自產食用植物油供給率不到50%,并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量還在不斷增長,市場需求缺口極大[1]。大力發(fā)展油料作物生產是我國應對這一局面的緊迫任務,其中,增加種植面積是緩解這一矛盾最重要的生產措施[2]。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傳統(tǒng)的高投入、高強度、低效益的農業(yè)種植模式已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fā)展和中國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3]。油菜生產在追求優(yōu)質、高產的同時,更加重視輕簡、高效,對油菜品種、栽培技術及良種良法配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云南省屬中國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yōu)勢產業(yè)帶上的油菜主產省,是中國南方直播早熟油菜的代表產區(qū),常年油菜種植面積30萬公頃左右,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脂來源和小春重要經濟來源[5]。在長期的早熟油菜推廣應用過程中,針對近年來勞動力轉移及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災害頻發(fā)下的油菜產業(yè)技術需求,開展了大量的栽培相關技術研究[6~8],制訂了包括良種選擇、化學除草、精量播種、一次定苗培育壯苗、根腫病防治和蚜蟲綜合防控等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早熟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品種直播高效生產技術,為云南油菜生產面積從2005年的15萬公頃增加到2011年的30萬公頃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并對我國南方早熟油菜產區(qū)產業(yè)發(fā)展均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配合云南早熟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特點及云南特殊自然氣候條件研究制訂的直播高效生產技術,首次提出精量播種、一次定苗為核心的壯苗培育技術。通過壯苗的培育,實現(xiàn)了油菜個體和群體的協(xié)調發(fā)展;引入了小農機(畜力)中耕管理并確定了相應種植規(guī)格,促進了油菜田間高效管理;同時,對本區(qū)域油菜主要病蟲害(根腫病和蚜蟲)發(fā)生規(guī)律調查和防治藥劑篩選,制訂了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為基礎,配合人工分墑、綠色高效農藥交替防治的綜合防治技術。通過以上技術的集成,降低了種子、農藥用量,勞動力投入等油菜生產綜合投入10%~15%,實現(xiàn)了油菜的高效生產。
2.1 良種選擇
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各育種單位選育的中雙11號、三峽油3號等品種與云南省自己育成的花油系列、云油系列品種比較研究,云南油菜直播生產宜選擇花油8號(全生育期約179 d,幼苗直立,葉色淡綠,葉型橢圓,葉緣缺刻淺,苗期生長穩(wěn)健,株高164.5 cm,單株有效分枝10.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263.4個,每角粒數(shù)20.7粒,千粒重3.7 g,抗倒伏性較好,分枝部位低、結角層厚。芥酸含量0.054%,硫甙含量18.36 μmol/g,含油量43.41%)等早熟優(yōu)質甘藍型油菜品種。
播種前曬種1~2 d,用種子重量0.2%~0.3%的多菌靈拌種,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并預防苗期病蟲害。
2.2 化學除草技術
通過對化學除草劑的使用方法、應用效果的比較研究,篩選出禾耐斯、丁草胺、廣佳安、胺苯磺隆、烯草酮、精喹禾靈6個綠色高效化學除草劑,制訂了2次化學除草降低草害的化學除草技術。即:在前茬作物收獲后,油菜播種前3~5 d,選用禾耐斯、丁草胺、廣佳安,對土壤表面全面均勻地進行噴霧除草1次;油菜播種后、雜草2~3葉期,用胺苯磺隆、精喹禾靈、烯草酮在油菜行間雜草上進行葉面噴施除草1次,控制苗期田間雜草。
2.3 精量播種、一次定苗培育壯苗技術
2.3.1 播種時間選擇
綜合考慮播種節(jié)令和土壤墑情,選擇最適播種期。在適宜播種期間,選擇氣溫14~16℃、田間持水量60%~75%的最佳時間完成播種,確保出苗率達到75%以上。
2.3.2 播種方式
采用打塘點播或跟牛點播,有條件的產區(qū)采用機械化播種,每公頃種植7.5萬~10.0萬塘。采用人工中耕培土,株距25~30 cm,行距35~40 cm;采用畜力和農機干耕培土,株距15~20 cm,行距60~80 cm。
2.4 高效施肥技術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按照“足施底肥、重施苗肥、巧施薹肥”的原則施肥。施肥量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產量目標確定。
2.4.1 底肥
底肥包括基肥和種肥2個部分?;什捎酶斓霓r家肥和化學磷肥,在播種前混合后均勻撒在土壤表面。種肥采用化學鉀肥、硼肥和總用量50%左右的化學氮肥,或專用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和硼肥,混合均勻后施于播種塘中。種肥施用應注意避免與種子直接接觸。
2.4.2 苗肥
苗肥采用總用量30%~50%的化學氮肥,在油菜定苗后、4~5片真葉時結合中耕培土施用。
2.4.3 薹肥
薹肥采用不超過總肥量20%的化學氮肥,在薹高10~20 cm、油菜葉面上無水時施用,切忌早晨露水未干時追肥。施肥應掌握一看品種定施肥先后、二看苗情長勢定數(shù)量的“兩看兩定”原則。前期施肥量多、長勢旺的田塊應當少施或不施;前期施肥量少、長勢弱的田塊要重施。
2.4.4 硼肥
種植油菜必須施用硼肥。以化學硼肥為例,一般土壤施用量不得低于7.5 kg/hm2,缺硼土壤不得低于15 kg/hm2。如選用多元微肥等類型的硼肥,應按其有效硼含量計算出相當于硼砂的有效硼含量做種肥施用。嚴重缺硼土壤還應在油菜苗期和薹期各用0.1%~0.2%的硼砂水溶液葉面噴施1次。
2.5 高效田間管理技術
2.5.1 定苗
高效生產技術不進行間苗操作。在油菜3~5片真葉期一次完成定苗操作,每塘留苗2~3株,保證田間種植密度為每公頃22.5萬~30.0萬株。要求拔除弱苗、高腳苗、病蟲為害苗,保證田間幼苗稀密均勻、大小一致。
2.5.2 中耕培土
在油菜定苗后、4~5片真葉時結合施苗肥,采用人工、畜力和小農機進行1次中耕培土,在將苗肥覆蓋、去除田間雜草的同時,促進油菜根系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
2.5.3 噴施多效唑
對分枝部位高、角粒重、抗倒伏性弱的品種,尤其在土壤肥力較高的田塊,應在油菜定苗后每公頃用多效唑600~750 g對水750 kg葉面噴施,以促進油菜矮、壯生長。
2.6 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方針,遵循“經濟、有效、安全、簡便”的治理原則,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為基礎,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油菜末花期至成熟期,采用人為分墑技術(沿油菜行將油菜上部枝條分開后,再用竹竿等將枝條下壓防止合攏,人為形成田間走道,方便工作人員進出)進行病蟲害防治。云南油菜生產重點防治根腫病和蚜蟲。
2.6.1 根腫病防治
農業(yè)防治: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通過撒施生石灰等進行土壤消毒;減少氮肥施用,增施農家肥和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藥劑防治:田間發(fā)病時,選用甲基硫菌靈、根佳、百菌清、甲霜靈錳鋅、多菌靈等農藥灌根防治。
2.6.2 蚜蟲防治
農業(yè)防治: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油菜生育期間,清除田間及附近雜草,減少蟲源;清除有蟲植株和為害嚴重的葉片、枝條。
藥劑防治:苗期有蚜株率達10%、蟲口數(shù)為1~2頭/株,花蕾期有蚜蕾花達到10%、每蕾有蚜蟲3~5頭,花角期有蚜莖枝花序達到10%、每枝有蚜蟲3~5頭時進行藥劑防治。可選藥劑有吡蟲啉、烯啶蟲胺、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抗蚜威等。應交替使用2種以上農藥,降低蚜蟲對藥劑的抗藥性?;ń瞧诜乐窝料x時采用分墑防治和統(tǒng)防統(tǒng)治技術,不留死角,提高防治效果。
[1] 王漢中.中國油料產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5,27(4):100-105.
[2] 鄒曉芬,張建模.播期對雙季稻區(qū)油菜熟期、產量及抗性的影響[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1,23(3):67-68.
[3] 程黔莉.貴州輕簡化油菜栽培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與前景分析[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8,36(2):47-49.
[4] 朱宗河,鄭文寅,解光勝,等.輕簡化栽培對甘藍型油菜品質、農藝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6):2842-2844.
[5] Fu ML,Li GZ,Yuan XY,et al.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utilizing rate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for rape in Yunnan province[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2(10):1490-1494.
[6] 符明聯(lián),魏生廣,賀 斌,等.云南省油菜輕簡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6(2):199-204.
[7] 符明聯(lián),楊玉珠,李根澤,等.不同油菜品種對根腫病的抗性分析[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30(4):443-447.
[8] Fu ML,Hou SM,Zhu XA,et al.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ape aphid[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11-12):141-144.
S565.404.8
C
1001-5280(2012)05-0530-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