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 胡安華 凱賽爾江·多來提 李霞 艾爾肯·阿木冬
本院是以骨科為主的醫(yī)院,骨科手術用血占到全院用血量的70%左右,為了解本院骨科圍手術期用血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據(jù),筆者收集了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本院骨科圍手術期輸血患者在輸血科的原始資料,評估骨科手術用血情況,以了解骨科手術的臨床用血是否合理,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對策,現(xiàn)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本院骨科(包括關節(jié)外科、創(chuàng)傷骨科、骨關節(jié)鏡科、矯形修復外科、脊柱一科、脊柱二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間在輸血科的原始資料,其中原始輸血申請單2414份和配發(fā)血報告單1631份(67.5%),手術記錄自體回輸血的病例42份。
1.2 方法 評價骨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紅細胞及新鮮冰凍血漿(FFP)的輸注量。
1.3 血液來源和計量單位 1631例骨科手術患者所輸異體血全部來自烏魯木齊市血液中心,紅細胞輸注量以U為計量單位(1 U相當于200 ml),F(xiàn)FP輸注量以ml為計量單位。骨科手術患者回輸?shù)淖泽w血液,是用京精自體血液回輸機將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的血液收集,經(jīng)過無菌條件下處理后回輸給患者本人,輸注量以ml為計量單位。
2.1 1673例骨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共輸血1 031 020 ml,其中輸注異體紅細胞4194 U(相當于83.8噸),人均2.5 U,輸注異體FFP 192 120 ml(98.8%),人均114.8 ml;自體回輸42例(2.5%),共輸注12 600 ml(人均300 ml),自體回輸量僅占總輸注量的1.2%。
2.2 骨科手術用血量最多的是關節(jié)外科(紅細胞1202 U,F(xiàn)FP 44 760 ml),用血量最少的是脊柱一科(紅細胞428 U,F(xiàn)FP 14 180 ml)。骨科擇期手術用血占47%,急診用血占18%,術后及貧血治療占35%。成分血使用率達到99.82%。
本院異體輸血比例達到98.8%,自體輸血比例僅1.2%,說明臨床用血存在很大風險,應及時制定管理對策予以糾正。
3.1 大量研究表明,輸血不僅僅是把雙刃劍,因為輸血的風險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1]。對外科重癥患者輸血不僅未能改善預后,卻使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與病死率顯著高于無輸血者[2]。因此開展血液保護技術如自體輸血,既可大大降低異體用血量,又能避免異體輸血傳染疾病和輸血反應的風險。據(jù)相關文獻報道,“自體輸血”國際標準是30%~40%,而我國只有20%。而在歐洲國家,約有80%~90%的非緊急輸血手術是在“自體輸血”的支持下完成的。在日本,術前自體備血800~1200 ml的病例已達到86%~90%[3]。
3.2 本院兩年多1673例骨科輸血患者自體輸血例數(shù)占有2.5%,自體回輸量僅占總輸注量的1.2%,97.5%為異體輸血,這個數(shù)據(jù)表明本院血液保護技術在骨科手術中應用率極低,遠遠低于相關文獻報道(國內(nèi)“自體輸血”比例大約為20%),臨床用血存在很大風險,因此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予以糾正,推進科學合理用血,保護患者的生命健康,節(jié)約寶貴的血液資源刻不容緩[4]。
3.3 管理對策 (1)積極開展貯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和回收式自體輸血技術。貯存式也叫預存式自體輸血,醫(yī)生可挑選符合條件的擇期手術患者,在手術前3~5 d,采血貯存,在手術時或急需時輸還給患者;稀釋式可在臨手術前自體采血,用血漿增量劑去交換失血,因而患者的血容量保持不變,而血液處于稀釋狀態(tài),手術中再把抽出的血液輸還給患者;回收式自體輸血,可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體腔積血、手術中失血及術后引流血液進行抗凝和過濾,然后將采集的紅細胞再回輸給患者[5]。(2)成立科室合理用血管理小組,結合科室自身的特點,通過提高手術技巧,開展骨科微創(chuàng)化手術的方式,減少手術用血。制定用血的具體標準,增加術中自體血回輸,術中輸血量達400 ml以上首先采用自體回輸血。骨科各專業(yè)可制定圍手術期臨床輸血指征,選擇性輸血,血紅蛋白<7 g可輸血,>10 g不輸血,7~10g之間,伴有高齡、創(chuàng)面大、感染、攝入嚴重不足經(jīng)支持治療后可選擇性輸血。(3)本院輸血管理委員可定期對骨科的用血情況進行考核,可采用多種形式對用血情況進行排名和公示。
血源緊張是醫(yī)院發(fā)展面臨的難題,輸血安全是醫(yī)患糾紛的隱患,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總之,自體輸血好處很多,(1)能提供穩(wěn)定血源,緩解臨床用血緊張;(2)反復放血,可刺激紅細胞再生,使患者術后造血速度比術前加快;(3)不需進行交叉配血試驗;(4)避免異體輸血產(chǎn)生的溶血、發(fā)熱和過敏反應;(5)避免同種異體輸血引起的差錯事故;(6)最主要的是可防止經(jīng)輸血傳播的疾病,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輸血方式[6]。
因此本院應大力開展自體輸血,保證輸血安全,將臨床用血風險降到最低。
[1]招偉賢.血液保護即要技術更要執(zhí)行力[J].廣東醫(yī)學,2011,32(22):42.
[2]Marik P E,Corwin H L.Egticacy of red blood cell tyansfusion in the criticdly ill:asystenatic,review of the literanture[J]. Crit care Med,2008,10(36):2667-2674.
[3]劉斌,王泉云,宋躍明,等. 全自動自體血液回收系統(tǒng)在脊柱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麻醉學雜志,1999,19(10):632-633.
[4]孫曉潔,桂霞,楊震,等.2001-2010年新疆某腫瘤醫(yī)院臨床用血調(diào)查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4(9):12.
[5]郭繼娜,宗曉斌,郭繼冰.脊柱外科病人臨床用血回顧分析[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10,3(15):79.
[6]熊鷹,李力,鄭劍橋,等.1166例脊柱手術圍術期臨床紅細胞和血漿輸注情況調(diào)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