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柯
(重慶郵電大學醫(yī)院,重慶 400065)
辛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對急性冠脈綜合征預后的影響
方 柯
(重慶郵電大學醫(yī)院,重慶 400065)
目的分析小劑量、大劑量辛伐他汀降脂治療對急性冠脈綜合征(ACS)預后的影響。方法將醫(yī)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分為3組,分別給予小劑量、大劑量辛伐他汀治療以及不予辛伐他汀治療,治療1個月后觀察各項指標及追訪和統(tǒng)計缺血事件發(fā)生率。結果辛伐他汀治療1個月后,小劑量及大劑量組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P<0.05),小劑量組與大劑量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小劑量組與大劑量組的缺血性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結論臨床應用辛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ACS可調(diào)節(jié)血脂及減輕炎性反應,減少急性冠脈事件的發(fā)生,但大劑量強化降脂在本研究中未顯示明顯優(yōu)勢。
辛伐他汀;急性冠脈綜合征;強化降脂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在冠狀動脈內(nèi)粥樣斑塊破裂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導致冠狀動脈管腔急劇狹窄或閉塞所致。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為治療ACS的有效手段之一。他汀類藥物以其調(diào)脂、穩(wěn)定內(nèi)皮細胞功能、穩(wěn)定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應用于ACS的臨床治療,一系列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強化降脂治療可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1]。本研究中觀察了辛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對ACS預后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ACS患者120例,均自愿參加本研究。納入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報告擬訂的標準,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心電圖改變診斷為ACS[2];年齡在35~75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不低于3.4 mmol/L;就診前4周未服用過調(diào)血脂藥物。排除標準:糖尿病、心功能Ⅱ級以上、活動性肝病或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重癥肺部感染及腦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住院前1個月服用過調(diào)脂藥者;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3組。小劑量組42例,男23例,女 19例;年齡 41~72歲,平均(58.2±11.5)歲;體重指數(shù)(BMI)為 (24.6±3.2)kg/m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史(14.7 ±6.8)年;初發(fā)型勞力性心絞痛11例,惡化勞力性心絞痛18例,自發(fā)型心絞痛4例,混合性心絞痛9例。大劑量組39例,男21例,女 18 例;年齡 42~73 歲,平均(58.8±7.4)歲;BMI為(24.5±3.3)kg/m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史(13.1 ±7.4)年;初發(fā)型勞力性心絞痛8例,惡化勞力性心絞痛14例,自發(fā)型心絞痛6例,混合性心絞痛11例。對照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齡41 ~72 歲,平均(58.6 ±10.8)歲;BMI為(24.5 ± 2.9)kg/m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史(14.8±7.5)年;初發(fā)型勞力性心絞痛10例,惡化勞力性心絞痛17例,自發(fā)型心絞痛5例,混合性心絞痛7例。3組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3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治療作為基礎(應用擴冠、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抗凝、抗血小板治療等)。小劑量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20 mg,每晚1次,連續(xù)服用1個月;大劑量組加服辛伐他汀片40 mg,每晚1次,連續(xù)服用1個月;對照組不服用辛伐他汀。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3組治療后隨訪3個月,統(tǒng)計缺血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腦血管意外、血管成形術、心絞痛惡化)發(fā)生的次數(shù)。
結果見表1和表2。隨訪3個月,小劑量和大劑量組缺血事件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3.86,P <0.05),大劑量組缺血事件總發(fā)生率與小劑量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5.46,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及hs-CRP的變化(n=60)
表2 3組發(fā)生缺血事件情況[例(%)]
強化降脂治療是指將高?;颊週DL-C水平降至100 mg/dL(2.6 mmol/L)以下,極高?;颊?如已發(fā)生過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LDL-C降至70 mg/dL(1.8 mmol/L)以下。心臟保護研究(HPS)與急性冠脈綜合征他汀類藥物強化降脂與中等強度降脂治療的比較(PROVET IT-TIMI22)研究結果顯示[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或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LDL-C降至100 mg/dL以下時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降低,降幅分別達22%和16%,甚至在LDL-C低于70 mg/dL還可明顯獲益。
本研究中,使用辛伐他汀治療的2組在治療1個月后,TC,TG,LDL-C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降低,而HDL-C無變化,對照組的各項血脂水平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化,hs-CRP較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降低;隨訪3個月,小劑量及大劑量組的缺血事件的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大劑量組缺血事件總發(fā)生率與小劑量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辛伐他汀強化降脂確實可改善ACS患者的預后,但大劑量強化降脂在本研究中未顯示明顯優(yōu)勢。
他汀類藥物改善ACS預后的作用機制,從減少膽固醇合成,延緩動脈硬化發(fā)展,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減輕炎性反應對血管的損害,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及膠原的分泌,增加斑塊的穩(wěn)定性等多重方式來實現(xiàn)。有學者認為,他汀類藥物的抗炎、抗血栓作用呈劑量依賴性[4]。大劑量他汀類藥物短期治療頸動脈斑塊形成后,可使斑塊內(nèi)新生血管減少,增加斑塊的穩(wěn)定性[5]。但一項隨機、雙盲、平行、ATOZ的對照研究納入4 500例病例,結果顯示[6],對于ACS患者,早期大劑量強化降脂治療與推遲使用常規(guī)劑量他汀類藥物治療相比未見更多益處。雖然血脂已達標,但臨床療效并沒有預期的好,且有明顯安全性問題。
臨床上應用辛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ACS,可調(diào)節(jié)血脂及減輕炎性反應,減少急性冠脈事件的發(fā)生,但大劑量強化降脂在本研究中未顯示明顯優(yōu)勢。
[1]Davignon J,Ganz P.Role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2004,109(23 Suppl 1):Ⅲ27 -32.
[2]Antman EM,Cohen M,Radley D,et al.Assessment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enoxaparin for unstable anginal/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11B - ESSENCE meta - analysis[J].Circulation,1999,100(15):1 602-1 608.
[3]劉 娟,劉 瑩.藻酸雙脂鈉聯(lián)合辛伐他汀對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0,19(7):6-7.
[4]羅玉釗,朱秀龍,何 彪.辛伐他汀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表達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0,19(13):19-20.
[5]田媛媛,趙 萍,卓文杏,等.超聲造影評價強化降脂治療對頸動脈斑塊內(nèi)血管新生的干預研究[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1,13(2):101-105.
[6]方理剛.美國心臟學會2008年年會最新臨床試驗結果(二)[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14(1):78 -80.
R969.4;R972+.4
A
1006-4931(2012)11-0084-02
2011-11-07;
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