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鹿,貴 琦
(1.中州大學學校辦公室,鄭州450044;2.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教務處,鄭州450011)
所謂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內容幾乎涵蓋了人生的各個方面,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到學習社會規(guī)范,從生活目標到興趣愛好、人生理想,無一不受到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因而人們認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教育是關乎一個人一生的教育。
第一,家庭教育的先導性。家庭是社會的天然細胞。孩子從孕育、誕生到長大成人,有相當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父母無時無刻不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家庭教育的權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子女心目中樹立令人尊敬的權威形象,為家長能夠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前提。第三,家庭教育具有終身性。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始終伴隨著我們,因為學校教育的年限無論有多長,都只能是一種階段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則沒有這種階段的限制,它是伴隨人一生的,父母永遠是孩子的老師。
第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初搖籃。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堂課。每個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接觸的便是家庭,感受到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我們每個人遇到的第一位老師,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養(yǎng)護下成長,都是通過父母給予的家庭教育來認識世界。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對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個孩子的語言都是由家長教的,每個孩子的行為都主要是從父母身上模仿來的,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孔子云: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貴之。那么,為什么先天區(qū)別不大的嬰孩成人后卻有天壤之別呢?這主要是由于成長的環(huán)境和所受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其中家庭教育的影響極為重大。孩子從出生到成人成才,從自然人到社會人,完全仰賴于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會生活邁進?!?/p>
第二,家庭教育能更好地適應個體發(fā)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家長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個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因材施教。同時,由于家長的權威性,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方向一致時,會對學校教育的成果起到強化和鞏固的作用。不僅在教育初期,即使孩子成年以后,人生觀、價值觀及處世態(tài)度、方式都會受到家長的引導和影響。
目前我國開展公民教育,所運用主要的途徑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種途徑相比,各自都有它們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點。但目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卻不是很盡如人意。在家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上都顯現出了問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早在《三字經》中,就已經提出“教之道,德為先”,我們國家提出的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標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無論在什么時代,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都是把德育放在首位。而現在很多家長忽視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更多的精力放在智力開發(f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課外輔導班、特長班等方面。在家庭教育上主要表現在重視孩子的物質生活,盡量讓孩子吃好、穿好,唯一的要求就是學習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里為所欲為,脾氣大,不尊重父母,這些顯而易見的品德問題,家長都無動于衷,只要孩子學習好,將來有出息,這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但對于孩子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具有怎樣的道德品質,應該怎樣完善性格卻并不關心,造成了孩子自私、任性、懶惰。最終的結果就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所以處處要為子女做主,一副絕對權威的姿態(tài)對孩子采用命令、強制等方法來決定孩子的事情。如果孩子達不到要求,或者是有反對意見的,就給予責難、辱罵甚至體罰,全然不顧子女的感受。民主在這樣的家庭里全然被忽視了,孩子只是家長管教的對象,對于自己的愛好、觀點、意見和建議等根本沒有發(fā)言的機會,無法表達自己,只能被動接受家長的安排,這種情況長期下來會使孩子產生情緒障礙,引發(fā)逆反心理,無法接受父母的強行安排。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內向、自卑、冷漠等心理問題。有些孩子為了避免挨打,表面上老實規(guī)矩,實際上已經變的缺乏主動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也造成了阻礙,更別說形成良好的性格,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這是家庭教育更大的失敗。
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渴望,這本無可厚非,但在這種愿望的支配下忽視了教育方法,一味地吵孩子,訓斥或者和別的孩子比較成績然后再否定自己的孩子,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很多家長也想要通過家庭教育來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成為優(yōu)秀人才,但只是一味地說教,并不能使孩子信服并接受,特別是在有些父母自己的修養(yǎng)、素質還比較差的情況下打罵孩子,自己對于工作還沒能做到兢兢業(yè)業(yè),使孩子無法相信父母的說教。只有家長自身先加強素質和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生活精心,對工作認真,才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樹立起榜樣,使孩子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進而優(yōu)化自己的行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許多家長對健康的概念認識不足,他們認為只要是身體沒有缺陷、沒疾病就是健康。具體表現就是在物質生活上過分地滿足孩子,要什么給什么,不讓孩子參加正常的勞動,也不注重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忽視了心理健康。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對于身體健康,不能僅僅是吃什么給什么,還要適當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現在有很多“小胖子”就是光吃不鍛煉的結果。而心理健康方面更是被很多家長忽視,他們認為小孩子沒有那么多想法,很多事跟孩子也說不明白,就減少與孩子的交流,事實上,在一些青少年兒童身上存在許多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現象。如一些學生出現自殺、離家出走等情況。
家庭教育的首要問題是教育子女學會做人,重視思想品德的教育。做為家長不能僅僅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教會他們生存的能力,從思想上、品德上關心子女,經常與子女談心,引導子女積極要求上進。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和較高的素質。對于孩子日常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法律和道德為準繩教會他們解決的方法,提高處事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家庭中要倡導民主、團結的氣氛,讓子女有發(fā)言權。特別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或孩子的要求時,更應該讓孩子發(fā)表意見,表達自己的意愿,如果與家長的意見不一致,大家都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說明情況,并且要相互認真傾聽,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子女的民主意識,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庭教育相比于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來說,家長和子女之間親密的血緣關系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撫養(yǎng)關系,使子女對父母有著特殊的依戀和依賴感,在這樣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中,親情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影響力量,可以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健康地成長。對于以后走上社會,與人相處,順利解決問題都具有重要作用。
每個人接觸的第一個教育者就是家長,家長的言行舉止和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起著先導性的教育作用,并會從小就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利用榜樣的示范效應,以身作則,給孩子做表率。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父母必須首先做到。特別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比如,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尊重父母,自己就要做到對父母孝順,孩子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學習大人處理自己和長輩的關系。想要孩子愛學習,就要努力創(chuàng)造家庭氛圍,用自己看書、學習的實際行動帶動子女學習。同時培養(yǎng)子女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使他們在勞動中得到鍛煉,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在教育引導子女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同時,又要注意子女的“智力投資”。家長應該通過經常地與子女接觸,了解子女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發(fā)展子女的一技之長。特別要支持子女開展科技活動,培養(yǎng)子女廣泛的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使知識與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
家庭教育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從出生、孩提時代,到少年、青年,以及成人、成家之后,家庭教育依然影響著我們,并體現著它的存在和作用。這就要求家長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遇到的不同問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內容。關注子女心理健康方面,是大多數父母面臨的新課題,過去養(yǎng)育孩子,主要都是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來關心孩子,而現在,有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對于家長來說是需要學習的新內容,這就需要家長能夠有不斷學習的愿望,閱讀一些心理方面的讀物,掌握部分教育方法和心理知識,運用科學的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方式方法進行恰當地教育引導;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避免嚴重心理障礙生產。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公民教育的途徑,并和學校教育共同構成教育的整體,共同擔負培養(yǎng)新一代的任務,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家庭教育只有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為此,家長應努力把握好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教育,使課外時間對孩子的培養(yǎng)不間斷,同時,加強家長和學校的聯系,這對共同教育好學生具有積極的意義。
總的來說,家庭教育雖然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諸多問題,但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又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我國開展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家長們要遵循“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的原則,學會做父母,聽家庭教育講座,看家庭教育的有關書刊,自學和掌握心理學、教育學、衛(wèi)生學等教育孩子的知識、技能,掌握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和方法。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養(yǎng)子女的經驗,改進家庭教育。這樣,就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1]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