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紅
( 銅仁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貴州 銅仁 554300 )
新升本科院校選修課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以銅仁學院為例
蔣小紅
( 銅仁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貴州 銅仁 554300 )
選修課對于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是所有新升本科院校共同面臨的新課題。在以銅仁學院為例進行的調查中,學生對選修課教師的授課總體上是認可的,但也發(fā)現(xiàn)選修課的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通過對影響選修課教學質量因素進行分析,對新升本科院校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提出建議與對策。
選修課; 調查; 對策; 研究
選修課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解新升本科院校選修課開課現(xiàn)狀,提高選修課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加強選修課建設,我們以銅仁學院為例,對其2010學年~2011學年第二學期選修課的開課狀況進行調查。銅仁學院在該學期,面向2009級全體本科生共開設了16門校級選修課,選修學生共有919名。
本次調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對選修課授課教師、教務管理人員和選修課學生進行訪談,二是面向選修課學生發(fā)放了 200份調查問卷,覆蓋面為21.8%;收回有效問卷165份,回收率為82.5%。下面介紹和分析這次調查的情況,并就新升本科院校選修課的教學與管理提出一些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首先獲得了學生對校級選修課教與學的總體評價。在“你認為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如何?”的調查中,認為選修課教師教學非常好、好和較好的學生分別約為10.3%、34.5%和24.8%;認為選修課教師教學一般的學生約為 23%;另有約6.1%和1.2%的學生分別選擇了較差和其他(見表1)。從表 1數(shù)據可以看出,學生對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基本是認可的。
表1 你認為選修課教師的教學如何?
教與學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不僅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授課質量,還需要學生的認真對待。在“你在上選修課的時候做什么?”的調查中,約37.6%的學生選擇了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約19.4%的學生選擇了抄筆記應付考試;約27.9%的學生選擇了看其他書籍;約5.5%的學生選擇了玩手機、聽音樂或睡覺;另有約9.7%的學生選擇了其他(見表 2)。從調查可以看出,選修課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甚理想,60%的學生在選修課課堂上不認真學習。
表2 你在上選修課的時候做什么?
首先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應該是學生選擇選修課的重要依據,但是在“你選擇校級選修課的依據是什么?”(見表 3)的調查中,僅有約21.2%的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課,這可以從一個方面說明學生在選修課課堂上紀律松散、學習情況不佳的原因,如果課程不能激發(fā)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就無法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就會在課堂上從事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行為,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表3 你選擇校級選修課的依據是什么?
任何課程的開設都應當具有提高學生素養(yǎng)、增強學生能力的功能,如果一門課程的開設無法提高學生素養(yǎng),增強學生能力,顯然學生不可能正確對待此門課程的學習。在“你選擇的選修課對提高綜合素養(yǎng)是否有用?”(見表4)的調查中,僅有約25.5%的學生認為選修課對于提高綜合素養(yǎng)很有用;約20%的學生認為選修課對于提高綜合素養(yǎng)比較有用;另有約 42.4%的學生認為選修課對于提高綜合素養(yǎng)有一點用;而約9.7%和2.4%的學生選擇了一點用都沒有和其他。
表4 你選擇的選修課對提高綜合素養(yǎng)是否有用?
考核方式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因素。在“你期望中的選修課考核方式是什么?”(見表5)的調查中,除約3%的學生選擇其他外,約35.8%的學生選擇平時成績代替,約32.1%的學生選擇論文,約 18.8%的學生選擇開卷考試,約 9.7%的學生選擇聽課筆記代替,僅有1人選擇閉卷考試,占0.6%。目前,我國高校選修課大多采用非考試方式進行,選修課較為容易通過考核和取得學分,這也是學生在選修課課堂上學習情況較差的重要原因。
表5 你期望中的選修課考核方式是什么?
教師的學識水平、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方法對于選修課教學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學生對選修課教師的總體評價來看,雖然超過60%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評價為非常好、好或者較好,但在對學生進行訪談時,學生對個別教師的授課還是有意見的。學生反映個別教師的知識儲備不夠,個別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不夠好,不關心學生是否能夠聽懂,也不關心學生的出勤率,不關心學生是否聽課。學生普遍反映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呆板,在“何種授課方式更能提高你的學習效果?”(見表6)的調查中,約31.5%的學生選擇安排實驗及實踐,約30.9%的學生選擇播放與課程有關的錄像,約13.3%的學生選擇學生上臺授課或演講,約10.3%的學生選擇課堂自由討論;約 10.9%的學生選擇自主學習。從學生的回答來看,雖然選擇不同,卻反映了對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渴望。
表6 何種授課方式更能夠提高你的學習效果?
選修課的開課情況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所開課程是否有合適的教師授課,如果沒有勝任的教師授課,必將影響選修課的教學質量;其二是所開課程學生是否感興趣,或者是否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有幫助,如果所開課程不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或者對學生的素質、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必然影響學生的聽課情況,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在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中,被訪對象均認為選修課的管理有待加強。相對于必修課,選修課管理較為松散,這是國內高校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一是課程審批較為寬松,對選修課的開課計劃缺乏科學論證,開課隨意性較強。二是對選修課的出勤、課堂紀律的約束較松。三是從時間安排看,選修課大多安排在晚上等非“黃金時段”,容易引起學生和教師對選修課的忽視。
在訪談中,很多學生,甚至個別教師和管理人員對選修課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方面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或不足。現(xiàn)代社會的人才需求,已經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從專才型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的趨勢加強。因此,新升本科院校在重視專業(yè)必修課的同時,必須認識到選修課對于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提高選修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實際效用,必須做到合理規(guī)劃,提供充足的課程資源。一是要從學生發(fā)展成才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充分論證需要開設的選修課,而不是盲目開課;二是要從本校實際出發(fā),盡量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課程資源,擴大學生的選修范圍。只有這樣才有利于發(fā)揮選修課在補充、提高專業(yè)必修課方面的作用,提高開設選修課的實際效能。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無法獲得有關選修課的充足信息,學校的選修課安排往往只提供課名、任課教師、學分等信息,對學生選課無法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務部門應當拓展選修課宣傳渠道,豐富選修課信息,對學生選課進行必要的指導,減少學生選課的盲目性,使學生能夠選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從而改善選修課的學習情況。
一是要提高選修課教學準入門檻,盡量選擇教學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承擔選修課教學,鼓勵高職稱、高學歷教師積極開設選修課,提高選修課師資質量;二是要加強對教師授課全過程的監(jiān)督,督促教師做好備課、授課及考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三是要搭建選修課教師進修交流的平臺,在交流與學習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選修課容易拿學分,是學生較為普遍的一種認識。這也是學生不重視選修課學習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對選修課課堂教學的監(jiān)管是改善學生學習情況,進而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一是要嚴格考勤,把學生出勤率與最后考核掛鉤;二是要加大日??己说谋戎?,學生的日常作業(yè)、課堂討論與發(fā)言、階段性測試都要納入最終考核中,減少期末考核的比重,盡量避免通過一次性的期末考核就能拿到學分的現(xiàn)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出勤率和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1]約翰·S·布魯貝克. 高等教育哲學[M ].王承緒,譯.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97.
[2]張海龍,肖月,周子明.對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選修課質量的思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27(4):74-76.
[3]李萍.美國高校課程選修制發(fā)展探析[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7,(5):96-10.
[4]陸飛霜.高校選修課管理探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2):116-119.
[5]王穎.高校公選課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32.
[6]陳聯(lián).國外公選課的設置及其借鑒意義[J].當代教育論壇,2009,(2):25.
The Status Survey and Measure Research of Selective Courses in Newly-built University——Taking Tongren University as Example
JIANG Xiao-hong
(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GuiZhou,554300 )
Selective cours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o expand the horizon of students ,improve their quality and foster various capaciti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lective courses is a new task that all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tend to be satisfied with the selective courses of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n Tongren University. However, weakness and dissatisfaction still exi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elective courses, proposal and measure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elective courses in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selective courses; survey; measure; research
(責任編輯 印有家)
G465
A
1673-9639 (2012) 02-0115-04
2011-11-09
本文系銅仁學院2009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選修課課程建設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蔣小紅(1965-),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教育理論。
book=118,ebook=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