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黨員)通過推薦、選舉等程序當選為村兩委干部后,為盡快進入角色,必須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本村的歷史、村情、優(yōu)勢、特色、風俗、人文、地理、知名人士等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理出工作思路,做到事半功倍。
一要掌握歷史沿革。村民(黨員)當選后,如果能夠盡快熟悉這個村的地域變遷、歷史名人、重大事件等歷史情況,為現實工作提供經驗教訓,制定出符合村情的規(guī)劃措施,對于動員群眾,鼓舞斗志,凝聚民心,發(fā)揮本村的光榮傳統,有很重要的作用。反之,對該村的歷史情況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僅對指導工作不利,而且群眾還會認為你對本村缺乏濃厚的感情。
二要掌握經濟情況。發(fā)展村級經濟是村干部的首要任務。經濟工作面廣量大,要全面掌握并非易事,重要的是提綱挈領抓重點,對涉及全局的經濟數字要牢記在心。這些數字主要有:村級經濟總收入、總支出,銀行各種存款余額及貸款數額,村級債權、債務;全村的耕地面積及農作物的布局、產量;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產量、效益;企業(yè)的數量、產值,實現利稅情況;個體私營經濟情況、農民人均收入、社會保障基本情況;全村自然資源基本情況,全村電力供應情況等。掌握了這些主要經濟數字,也就基本摸清了本村的“家底”。如果能搞清這些數字的來龍去脈,運用自如,指導經濟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發(fā)言權。
三要掌握基礎設施情況。一個村是否具備騰飛的條件,基礎設施在某種程度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的水、電、路建設,涉及到各家各戶的生產生活,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農村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新上任的村官,必須盡快摸清全村的基礎設施情況。一是水。全村的水庫、堰塘、暗壩、沉井、溝渠,河道上游的水勢、下游的水量,地上儲水量、地下儲水量。每年可能出現的汛情、旱災及人畜飲用水情況。二是電。全村電力來源情況,供電線路、用電容量、用電大戶、照明用電、用電價格等。三是通訊。全村通訊設備情況、電話數量等。四是交通。村級公路、村組公路、通往外界的交通情況。五是公益事業(yè)設施。盡快摸清醫(yī)療點、學校、廣播、旅游景點、文體活動場所等方面的基本情況。有的村官上任不久,便能提出一些頗受干群稱贊的好建議,與其盡快掌握了基礎設施情況是分不開的。
四要掌握民情民意。村官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群眾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因此,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掌握民情民意,是一項帶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掌握了群眾的思想脈搏,就等于牽到了農村工作的“牛鼻子”,如果能順利掌握,并對癥下藥,各項工作就能順利開展。
五要掌握班子成員情況。村官當選后還應掌握班子成員的情況。每個人的文化程度、性格、脾氣和家庭各不一樣。新上任村官應集中一段時間了解班子其他成員的情況,并與其搞好關系,贏得他們的支持,從而順利打開工作局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僅難以盡快進入角色,恐怕連局勢也控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