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的《獻給艾米麗的玫瑰》對人性的暴露,層層剝繭抽絲,娓娓道來,讓人覺得這是一場不需要觀眾的默劇,作者只是提著手中的線讓木偶去演,描述細碎零散,人物若隱若現(xiàn),對讀者根本有些不管不顧的感覺。靜靜的結局,鋪陳開來,直指人心,偏偏又那么不動聲色。
關鍵詞:艾米麗 福克納 隱喻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看似愛情小說,主線勾勒一位出身貴族世家、家教甚嚴的艾米麗小姐愛上了一生中唯一結交過的青年異性,來小鎮(zhèn)當臨時工程監(jiān)工的北方佬霍默,此人放浪不羈、浮躁而淺薄,他無力應承艾米麗一份穩(wěn)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鎮(zhèn)上居民看見艾米麗進藥店買了砒霜,紛紛猜測她要自殺;接著霍默失蹤,再也沒人見過他。艾米麗高壓、專橫的父親去世后,她深居簡出、大門緊閉;左鄰右舍開始聞到她的宅子里飄出的越發(fā)濃重的惡臭,沒人敢去驚擾她,于是偷偷地在門邊、窗下撒石灰,希圖掩蓋那股難以忍受的味道;艾米麗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們終于得以進入那所陰暗的深宅,在一間鎖上的房屋里,發(fā)現(xiàn)床上那具已腐爛多年的霍默的尸體,尸體旁另有一個枕頭,有人睡過的痕跡,枕頭上幾根長長的白發(fā)——艾米麗的白發(fā)。霍默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成為艾米麗無望的愛情的祭品,同時陳列在祭壇上的還有艾米麗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一生。她無法得到或挽留霍默,就毒死了他;從此夜夜和他的尸體同眠。青年學生是無法理解這種“變態(tài)愛情”的,他們很可能會直接把主題解讀為:我得不到你,我就毀了你!
一、《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背景和特點分析
至于南北之爭的背景,必須涉及到作者??思{的出身。來自南方一個莊園主家庭的他,面對南方貴族的頹敗沒落,其內(nèi)心還是抵觸又哀傷的。被愛情和女人折磨似乎是西方文人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福克納也無可幸免。他一生愛過很多個女人,但都是付出得比較多的一方,而且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艾米麗與??思{無疑是相同的,沒落南方貴族的代表,愛情上同樣失敗,恰恰因為太過強烈,都結束得很快。人生是一場與孤獨的遭遇戰(zhàn),結局是失敗。倘使你在這場必敗的華麗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了所有敵人,那么便剩下你一人品味勝利,孤獨依然。死亡是所有纏綿悱惻愛恨交加的最終結局,殊途同歸。一雙空洞又熱切的眼睛永不移開,頹靡的尸體上是獻給艾米麗的開到致命絢爛的玫瑰花。
有人說福克納的小說,如果不連讀三遍,是讀不出它的味道的。此文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之后為背景,南方貴族開始衰敗,一蹶不振,在兩個時代的交匯處,南北文化沖突,人性的光輝與陰暗同時泄漏。艾米麗這個激情戀人和殺人犯結合體的命運,是一種無法擺脫和選擇的命運。恰如米蘭·昆德拉所言:“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后的結局,我們的腳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比陌逊孔幼鳛橹骶€,進進出出,幾經(jīng)滄桑;把艾米麗的外表當做主線,從年輕貌美到紅顏老死,也是她心理扭曲的變化;把人們的猜測當成主線,大眾總是最愚昧盲從的,對鎮(zhèn)上人的流言飛語進行勾勒,看似平靜又撲朔迷離。有人認為是艾米麗的父親害了她,而父親的保護充其量是在捍衛(wèi)最后一個“南方”而已。南方既是要消亡的,她便是南方,南方便是她,艾米麗無從選擇。北方來的工頭難以匹配艾米麗的貴族氣質(zhì),南北之爭的縮影在此上演一段令人致命的情感糾纏。然而,即便沒有被拋棄,視愛如生命的女主角也一樣會步入極端,只是實現(xiàn)方式不同而已。因為靈魂的孤獨無可抵抗,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孤獨感。艾米麗便是人為了抵抗孤獨所能達到的極致扭曲的一面,最后一個“南方雕像”傾塌所帶來的頹敗,讓人感傷而又無奈。
二、對現(xiàn)實的隱喻
??思{在這篇短篇中還用了大量的象征。在小說的開頭,“我們”把艾米麗小姐看成是“一座紀念碑”,艾米麗死了,“一座紀念碑”倒下了,象征著南方傳統(tǒng)制度的沒落與失敗,一個時代宣告結束。而在人物塑造上,福克納選一個來自北方的工頭作為艾米麗小姐的戀人是別有用心的,霍默最終被艾米麗小姐毒死,這恰恰表現(xiàn)了??思{的矛盾情結:一方面,他出于對南方的愛報復北方;另一方面,他也無情地揭露了南方?jīng)]落貴族的乖張、變態(tài)。因此,??思{筆下的南方社會要求女人溫柔,要順從男人?!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中的駭人結局展現(xiàn)了南方等級觀念的根深蒂固及父權制的毒害。艾米麗的父親是一個忠實的清教徒,一個典型的父權制的代表。他傲慢、專橫、守舊,對他人少有同情心,甚至對女兒亦如此。他不惜一切堅守虛假的高貴和等級門第觀念。
當然,全文最明顯的象征是玫瑰,玫瑰象征著愛情,但是艾米麗小姐并未得到象征愛情的玫瑰,出于同情,??思{給她獻上玫瑰。被囚禁在父親設置的牢籠中,艾米麗在與世隔絕的庭院中被孤獨、憂郁、壓抑扭曲著,愛人霍默的出現(xiàn)又僅僅是握不住的清晨陽光,對愛與暖的近乎狂虐的渴求,讓她不顧一切緊緊抓住這殘存的希望,哪怕是得不到便毀滅深愛的人,哪怕是在灰塵遍地惡臭彌漫的空曠房間里與一具腐尸共伴幾十年。無從評說,唯有獻上一朵盛放到奢靡的玫瑰,以花凋來憑吊了。
三、對現(xiàn)實的反思
可??思{是怎樣評價艾米麗的呢?《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一首挽歌,緬懷一個失落的文明、一片“隨風而逝”的精神世界;老南方的傳統(tǒng)、老南方的榮光在北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掙扎求生,但它的宿命已注定,轟然坍塌之后一地廢墟,焦土瓦礫間唯見一枝玫瑰,在縫隙中搖搖晃晃,在硝煙里徒留暗香……??思{給予美國南方女性的命運以極大的關注,刻畫了很多典型的女性形象。她們有明顯的相似性,有些女性性格扭曲,行為古怪,還有些墮落,與世隔絕。她們是南方傳統(tǒng)道德觀的犧牲品,是強大的父權制的犧牲品。她們在精神上肉體上都遭受巨大折磨,最終走向毀滅。
1.個性的相似性 在??思{的筆下,艾米麗和喬安娜都不是柔弱的女子形象,而是具有強烈個性的人物。她們無視客觀情況而堅信自己的行為,一旦自己被否定就采取強硬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卻于事無補,帶來的只有悲劇。她們的個性和整個南方人都有著關聯(lián),南北內(nèi)戰(zhàn)時,南方人竭力維護奴隸制,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制度而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與北方人作戰(zhàn)。從文學作品中,我們看到南方人骨子里就有一種為自己的信念而不屈不撓斗爭的意志。艾米麗對小鎮(zhèn)子上人的態(tài)度,清晰地展現(xiàn)了她的性格:原封不動地退回鎮(zhèn)長的信,堅決不納稅,到后來強制別人賣給她毒藥。而喬安娜被描寫成具有雙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她是一個女人;另一方面她有男人般的身體和思維方式,她與生俱來的對力量、權力和控制有著強烈的欲望。這種欲望使她向喬撒謊,提議要他去黑人學校學習。在強烈個性的影響下,愛情轉變成了蔑視和到最后的仇恨。對于訴諸暴力而造成悲劇的南方女性來說,造成她們占有欲和控制欲個性的因素并不是偶然的,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社會因素給她們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2.命運的相似性 美國南方文學發(fā)展和擴大的基石是以新教和加爾文主義為中心的。在福克納所處的那個時代,以加爾文主義為核心的基督教新教勢力,主宰著整個南方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支持著奴隸制和種族主義,控制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加爾文主義強調(diào)了上帝的統(tǒng)治高于一切,上帝可以控制所有。信徒們宣揚種族主義,關于家族地位,等級的觀念,壓抑人類欲望。此外,《圣經(jīng)》也為教義奠定了一定基礎。在這樣腐朽的環(huán)境下,艾米麗注定是個犧牲品。當她年輕的時候,她就完全受控于父親。艾米麗在她三十幾歲的時候仍未婚,她的父親忽視了她的感情,剝奪了她的愛情和婚姻的自由。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艾米麗是如何在孤獨痛苦中度過青春的,沒有得到年長女性的教育,也沒有同齡人的陪伴。她的行為和思想深受腐朽傳統(tǒng)的束縛和影響。她走不出她父親死的陰影的事實暗示著她不僅留戀父親,并且也是他守舊價值觀的犧牲品。艾米麗一生中唯一的愛人是北方佬霍默,但愛情的火焰立即被老人們撲滅,他們認為艾米麗忘了“貴人舉止”。這些人在骨子里持有和艾米麗父親相同的道德觀。他們不認為這個將破壞南方高貴名譽的“拿日工資的人”,能合乎格里爾森家族的標準。艾米麗仍然處在追求其愛情和幸福的巨大壓力下。她追尋做一個普通女人的夢想再一次破滅。從一定程度上說,她“將霍默永遠留在身邊”,是向等級門第制度的一種挑戰(zhàn),只是她的挑戰(zhàn)帶來的只有悲劇。
四、結 語
小說用任何結局去安排人的一生都不會是最殘忍的,比起時間來,小說家們的心腸依然是最柔軟的。真的有一個人,真的有那么一件事,真的有那么長的時間,這才是真正的殘忍。一個女人在她年輕的時候,突然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一個人,這個人在別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在艾米麗小姐心里卻是唯一的。她或許沒有打贏這場戰(zhàn)爭,??思{也不打算告訴我們?nèi)魏问浪椎睦碛伞7凑?,我們知道艾米麗把她漫長的一生獻給了沉默。艾米麗小姐用時間的冷來對抗生命的冷,一種快意的選擇,連眼淚都被拋棄了。
參考文獻:
[1] 陳華.??思{的愛米麗[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5,(05).
[2] 程錫麟.獻給愛米莉的玫瑰在哪里?——《獻給愛米莉的玫瑰》敘事策略分析[J].外國文學評論,2005,(03).
[3] 劉玉宇.愛米麗的“同謀”[J].外國文學評論,2007,(04).
作者:伍曉慧,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語言文學。
編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