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生活是一個沒有實感的詞,是一場人人都必須參加的游戲,好玩又刺激。然而姥爺的離去讓我對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理解。
姥爺是一名煤礦工人,三十多年前因下井采煤,午休時主動檢查瓦斯而被“橫空出世”的石塊砸傷了腰椎,之后手術又沒有成功,從此,英俊帥氣的姥爺站不起來了,輪椅將伴他一生,也從此流言飛語接踵而至。姥爺沒有說什么,只是每天刻苦鍛煉,在苦難面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聽媽媽說,當時姥爺的腋窩都被磨破了,但他就這樣不怕疼與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鍛煉。雖然姥爺幾經努力,但傷情注定了姥爺在余生中只能借拐而立,借車(三輪車)而行了。
就這樣,兩年后姥爺拄著雙拐,搖著三輪車出門了,一臉的從容自若,出門后和眾鄉(xiāng)鄰談笑風生,同時義務做起鄉(xiāng)鎮(zhèn)的農業(yè)技術指導,每天從早忙到晚,不亦樂乎。當別人問起姥爺的身體狀況時,他總是笑著說:“國家給發(fā)工資,我也只是給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不也說明我還有用?”
姥爺就這樣苦著,累著,快樂著,周圍的鄉(xiāng)鄰也因姥爺的默默付出而快樂著。前年,由于病情惡化,69歲的姥爺丟下他熱愛的生活和摯愛的親人,悄悄走了。
姥爺的一生是他心智的結晶,他的經歷讓我讀懂了堅強、豁達、寬容與無私奉獻……他身殘志堅,用羸弱的身軀支撐起了我們這個和諧幸福的家。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媽媽回家時帶回的甜餅,生活是早晨那煩人的鬧鐘,生活是懷里軟綿綿的泰迪熊,生活是書包里作業(yè)本上紅色的叉叉,生活是如同姥爺這樣為我們無私付出的大人,生活也是我們無盡的獲得,更是我們得到后的珍惜、品味、總結與提升,是用心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我讀懂了生活,我長大了。
點評
用心感悟生活,必有所得。習作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對姥爺平凡一生的淡淡敘述;習作沒有洶涌澎湃的感情,但小作者那份對生活的感悟卻深深打動著每一個人。習作如能再安排一個生動的事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