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滿分150分 答題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閱讀題 共70分)
甲 必考題(4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承前啟后的唐詩議論
何曉園
從文學傳統(tǒng)看,詩歌中直接說理、發(fā)表議論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由來已久。唐代以前,以議論入詩最集中體現(xiàn)在魏晉詩壇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歌類別——玄言詩。玄言詩以詩的形式記載了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文人的心態(tài),表現(xiàn)了詩人們經(jīng)過玄學思想洗禮后對人生的感悟和體驗。其以議論入詩、表達哲理的方式對后代詩歌中的議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唐代詩歌的發(fā)展既繼承了前代詩歌的議論傳統(tǒng),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文學思想的影響。初唐文學是南北朝文學由對立走向融合的時期。在詩歌發(fā)展方向上,貞觀君臣自覺對齊梁文風進行了理論上的批評和抵制,提出合南北朝詩風所長的文質(zhì)并重的文學觀點??梢姡跆圃姼枰婚_始就不排斥言理,具有議論的傾向。這在貞觀君臣的詩歌創(chuàng)作尤其體現(xiàn)在關(guān)注征戰(zhàn)治亂、表達政治情懷的詩歌中。如唐太宗表達遠志壯情的“棄■懷遠志,封泥負壯情。別有真人氣,安知名不名”(《入潼關(guān)》);魏征的《述懷》直接吟詠志向追求,表現(xiàn)“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的豪氣,全詩情、理、氣、志俱佳;虞世南的《賦得慎罰》類似奏疏,從獨特的視角表達了其治世用刑思想。又如王珪《詠漢高祖》、李百藥《郢城懷古》等,皆鑒古知今,在大量的議論、說理中假史詠懷,曲折地表現(xiàn)出一種現(xiàn)實關(guān)懷。
貞觀君臣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定了唐詩發(fā)展的路徑?!俺跆扑慕堋钡脑姼柚卦诒憩F(xiàn)濃烈的情感和昂揚的氣勢,但沉淪下僚、上疏忤意、仕途遭貶的現(xiàn)實境遇使他們多作不平之鳴,不免也常以議論入詩。如盧照鄰的《行路難》從渭橋邊枯木橫槎引發(fā)聯(lián)想,寫盡人生世事的艱辛和離別的傷悲,發(fā)出強烈的興亡之嘆,其中不乏直接的議論:“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詎知。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瘪樫e王的《帝京篇》借對古都長安的描寫,以直接議論的方式,發(fā)出“古來榮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難分”“春去春來苦自馳,爭名爭利徒爾為”的世道變遷的感嘆。
盛唐詩歌的一大特征是崇尚風骨,具體體現(xiàn)為高昂的感情和壯大的氣勢。在通過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決策于朝廷、建功于邊塞等方式于詩歌中表現(xiàn)時,議論、抒情、描寫、說明等多種方式往往不落痕跡地融為一體,自成佳作。如王維、孟浩然的早年詩作,高適、岑參的邊塞詩,李白的樂府詩等。“詩圣”杜甫的詩作,有相當部分體現(xiàn)了他興寄諷諫的詩學主張和對儒家忠義準則的謹守。在以強烈的是非之情寫時事、以時事入詩寫實之外發(fā)議論,他對自我身世的感傷、對黑暗朝政的不滿、對拓邊戰(zhàn)爭的抨擊、對豪門驕橫的諷刺、對“安史之亂”的反映、對民生疾苦的顧念等興寄之情,都表現(xiàn)在議論里。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抨擊朝廷統(tǒng)治集團生活之腐敗和聚斂之殘酷,揭露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貧富不均的社會現(xiàn)實,并對這種社會現(xiàn)實發(fā)表了諸多議論,把敘事、抒情、說理有機結(jié)合起來。
作為一個古文大家,韓愈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深受其古文藝術(shù)手法的影響,有其獨特的成就。韓愈詩集中以理入詩或以詩言理的議論詩處處可見。如《薦士》:“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曾經(jīng)圣人手,議論安敢到?!⒃姽鹫V,愷悌神所勞?!贝嗽娛琼n愈向鄭余慶推薦孟郊而作,從詩三百篇始,對孟郊之前歷代詩歌和重要詩人作了一番議論評說,然后落實到孟郊身上大加褒揚,又對用人問題發(fā)表了一通感慨之言。全詩幾乎句句議論,且詩句多如文句?!墩{(diào)張籍》也是典型的以議論為詩之作?!袄疃盼恼略冢庋嫒f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贝嗽娽槍Ξ敃r一些崇杜抑李論者的論調(diào),開篇就對李白、杜甫的詩歌作出高度評價,同時斥責了那些刻意謗傷的論者。
晚唐詩歌中懷古、詠史之作大量出現(xiàn),對歷史興衰進行總結(jié)、議論,表達出懷古傷今的濃烈情懷。以杜牧、李商隱為代表,其議論化的詩句“皆宋人議論之祖”(《詩藪》)。
綜上所述,終唐一世,詩歌的議論化現(xiàn)象廣泛存在,其韻淵致,其格也高,其論也深。其議論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在詩歌發(fā)展史上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值得重視。只是從整體上看,以議論入詩并非唐詩創(chuàng)作手法的主流,議論化也沒有形成有唐一代詩歌的總體特征。
(選自《光明日報》2006年7月28日,有刪改)
1.下列敘述中,不屬于“議論入詩”的根據(jù)的一項是( )
A.唐代魏征的《述懷》詩,直接吟詠志向追求,表現(xiàn)“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的豪氣,全詩情、理、氣、志俱佳。
B.杜甫的詩作,在以強烈的是非之情寫時事、以時事入詩寫實之外發(fā)議論。
C.韓愈以理入詩或以詩言理的議論詩處處可見。如《薦士》《調(diào)張籍》均是典型的以議論為詩之作。
D.以議論入詩不是唐詩創(chuàng)作手法的主流,也沒有形成有唐一代詩歌的總體特征。
2.對“承前啟后的唐詩議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唐代詩歌的發(fā)展既繼承了前代詩歌的議論傳統(tǒng),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文學思想的影響。
B.初唐在詩歌發(fā)展方向上,提出合南北朝詩風所長的文質(zhì)并重的文學觀點,一開始就具有言理和議論的傾向。
C.盛唐詩歌有高昂的感情和壯大的氣勢,將議論、抒情、描寫、說明等多種方式往往不落痕跡地融為一體。
D.晚唐詩歌中懷古、詠史之作大量出現(xiàn),對歷史興衰進行總結(jié)、議論,表達出懷古傷今的濃烈情懷。
3.根據(jù)文中信息,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唐代以前,以議論入詩最集中體現(xiàn)在魏晉詩壇上,其詩以議論入詩、表達哲理的方式對后代詩歌中的議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B.貞觀君臣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定了唐詩發(fā)展的路徑。因此“初唐四杰”的詩歌不免也常以議論入詩。如盧照鄰的《行路難》、駱賓王的《帝京篇》等。
C.盛唐時期的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李白、杜甫的詩作,都能把敘事、抒情、說理有機結(jié)合起來。
D.終唐一世,詩歌的議論化現(xiàn)象廣泛存在,其韻淵致,其格也高,其論也深,其議論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在詩歌發(fā)展史上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釋秘演詩集序
歐陽修
予少以進士游京師,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休兵革,養(yǎng)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販,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欲從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予疑所謂伏而不見者,庶幾狎而得之,故嘗喜從曼卿游,欲因以陰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與曼卿交最久,亦能遺外世俗,以氣節(jié)自高。二人歡然無所間。曼卿隱于酒,秘演隱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為歌詩以自娛。當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一時賢士皆愿從其游,予亦時至其室。十年之間,秘演北渡河,東之濟、鄆,無所合,困而歸。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則予亦將老矣!夫曼卿詩辭清絕,尤稱秘演之作,以為雅健,有詩人之意。秘演狀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習于佛,無所用,獨其詩可行于世,而懶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無所向。聞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峍,江濤洶涌,甚可壯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將行,為敘其詩,因道其盛時以悲其衰。
(選自《古文觀止》)
4.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無所放其意(表現(xiàn)、抒發(fā))
B.庶幾狎而得之(輕侮)
C.欲因以陰求天下奇士(暗中)
D.二人歡然無所間(嫌隙、隔閡)
5.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秘演為“雄偉非常之士”的一項是( )(3分)
①亦能遺外世俗,以氣節(jié)自高②當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③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④秘演狀貌雄杰,其胸中浩然⑤既習于佛,無所用,獨其詩可行于世⑥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是歐陽修給友人秘演和尚的詩集所寫的序文。作者按照一般序文的寫法,對秘演和尚的詩數(shù)筆帶過,卻通過述說石曼卿、秘演兩人的事件,表現(xiàn)他們的高風亮節(jié)。
B.石曼卿和秘演的這種性格,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滿的桀驁不馴的表現(xiàn)。作者欣賞這種性格,認為“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可見他并不甘心于過飲酒生活。
C.作者明確指出秘演與曼卿他們“伏而不出”的原因是“時人不能用其材”,表達了對他們的強烈同情。
D.文章寫得慷慨嗚咽、婉轉(zhuǎn)曲折,篇幅不長,而包含的內(nèi)容卻是相當豐富和深厚的。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則予亦將老矣!(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9題。
落梅二首(其一)
陸 游
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8.這首詩的第一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愈”字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精神品格?(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師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塞上長城空自許,__________________。(陸游《書憤》)
(3)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____________,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乙 選考題(25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唐詩宋詞的韻腳
曹瑞敏
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我常沉浸在唐詩宋詞里。任偶成的佳句浸潤著天意的柔風,在舒暢、凄婉、張揚中任意縱橫馳騁。它們的每一朵花瓣都有著特有的姿態(tài)。唯有在深度的沉思和長久的孤獨里,詩人的心才能把靈魂揉成一個個詩句,凝練而厚重,綺麗而輕靈。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讓童年的夢想在某個午后,駕舟遠行,尋找一份沒有著落的歸宿。要帶著紅豆所寄的相思,輕發(fā)蘭舟,探尋對于南國的憧憬——“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在“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樣不同的時節(jié)里,花下邀三五好友,塘前聽雨聲,引發(fā)少年五彩繽紛的遐思。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是賈島的斟酌和推敲。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韋應物的意境和哲思。“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是李賀對馬的鐘愛和贊賞?!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這是王維對自然的白描和敬畏。
日暮晚歸,吟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思緒飛揚時,沉迷于李商隱的“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結(jié)伴游走時,詩句則珠璣一般閃現(xiàn),“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唐詩宋詞的韻律、節(jié)奏、意境,讓人一遍遍涌起和詩人相約、歌舞、醉飲的沖動。
和“詩仙”一起在大地上行走,感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贊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和他一起體驗“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最想和他一起品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境界,融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能開心顏”的心境,緊隨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男郧椤瓣P(guān)山月”“青海灣”“蘭陵酒”“琥珀光”……在太白的筆下化腐朽為神奇。
到“詩圣”門下,在“為秋風所破”的茅屋里,體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的豪情,聆聽吟誦古曲的詞語合鳴?!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好雨,仿佛隨天地的竹笛聲而來。“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陶塤里傳出的歷史……江南絲竹、漠北琴音無不在他的詩中婉轉(zhuǎn)低回。
想去尋訪東坡居士的足跡,在他的詩詞里游走,如同在一幅巨大中國畫卷間散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仿佛一幅潑墨山水鋪展開來,任五味雜陳,激情噴涌……詩人的心里塞滿了詩意和千古歷史。
沉浸在辛棄疾的豪放與曲折里,年少時“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后來卻“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婉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一生的凄苦,短暫如“驚起一灘鷗鷺”的偶喜。在“應是綠肥紅瘦”的細膩里,感嘆“人比黃花瘦”的人生?!绑A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是陸游的寫意?!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癡情。“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晏殊的詠嘆?!氨淘铺?,黃葉地”永遠盛開在范仲淹的心間……詞的韻味,繞在心底,似縹緲回旋的琴弦低訴,如瞬間而來的詩詞驟雨。
在詩詞的國度里漫游,暫別日月,遠離世俗,把“閑敲棋子落燈花”的怡然,“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淡淡憂愁,“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浪漫情緒一起“撥弄”,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蒼涼,“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期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暢想一并接收?!肮耪{(diào)”“自愛”“今人”“復彈”,去世事之煩憂,獨醉詩間而不醒。
師者有詩心,才會帶著學生上詩意的課堂,領(lǐng)著孩子們走詩意的人生。我希望在吟誦里,和孩子們一起伴著經(jīng)典夢回唐朝,又見宋都,踏著詩詞的韻律向詩意的綠蔭深處前行。
(選自《中國教育報》2010年4月19日)
(1)文中畫橫線句子為什么說詩人在“長久的孤獨里”“揉成一個個詩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說“和‘詩仙’一起在大地上行走”,然后“到‘詩圣’門下”,為什么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二人的詩風有什么不同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蘇軾與辛棄疾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們的詞風又有些不同,請簡要概括其不同之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應是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這幾句中任選一句進行賞析。(100字左右)(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王蒙:莊子帶我上天入地
宋 燕
記者:談談您對莊子的感受。
王蒙:在寫完《老子的幫助》以后,又把莊子琢磨了一番,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個極大的快樂。讀《莊子》和讀《老子》不一樣,老子是大的文學家,他用的字是經(jīng)典,一個字一個坑,8000多字,內(nèi)容很豐富,而又不完全告訴你,讓你看到的時候感到震驚,感到享受?!肚f子》同樣是一個極富有想象力的人,《莊子》里寫的內(nèi)容記述非常思辨,文章又特別漂亮,寫得非常熱鬧。不管什么事兒一張口就是一個寓言,一張口就是一個成語,一張口就是一個故事,說著說著就蹦到別的地方,也有強詞奪理的地方。但你看著特別熱鬧,特別過癮,這就把我的勁兒給調(diào)動起來。我也想跟他好好練練。我還有下一部莊子外篇的書,我給起的名叫《與莊周共舞》,而且我還寫了一首新詩,叫《共舞的感覺》,一上來就是恰恰碰,碰恰恰,是莊周帶著我上天入地,有強詞奪理的地方我該指出來就指出來,有時候還調(diào)侃他一下。為什么強詞奪理呢?因為他的理論太徹底了,任何東西一徹底就會互相矛盾。我沒有資格否定莊子,莊子就是強詞奪理也強詞奪理得那么漂亮,強辯也能強辯得那么漂亮,詭辯也能詭辯出花來。他是思想里的奇人異果、奇葩。古今中外文章寫得好的人多了,但像莊子這樣的,能把東西說得那么活,你再找不到第二個人。
莊子是舉完了這個故事,一舉手又是那個故事,是信手拈來,就跟變魔術(shù)一樣滿天星,有時候他給別人駁倒了,但手一揮又滿天鮮花。我覺得能奉陪莊子上天入地,跟著轉(zhuǎn)幾圈,然后跟著一亮相,像探戈似的,我覺得那真是一種快樂。我愿意把這種快樂心情獻給2010年的讀者。
記者:莊子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也不是特別優(yōu)越,但他的這種快樂,這種執(zhí)著,這種精神的張力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后天磨煉而來的?從您解讀莊子的角度,能不能給大家提一些好的意見和方法,讓大家能夠盡量減少壓力,能夠快樂。
王蒙:有時候我們解讀莊子認為是出世,不參與這個社會和政治的。有時候我也奇怪,莊子哪兒來的那些人生經(jīng)驗和政治經(jīng)驗。
莊子有一段說,人互相用智力角度來游戲,一開始是陽謀,最后就變成了陰謀了;一開頭喝酒還有理智,但越喝越亂,最后什么事兒都出來了。兩個人一開始下棋很文雅的,您先走您先走,下了三盤,你贏一盤我贏一盤,你又贏一盤我又贏一盤,開始賴,開始訛。游戲搞著搞著就會惡化,卑劣的、不守規(guī)矩的陰謀本性就會暴露,所以莊子這個人入世的經(jīng)驗也非常豐富,也非常老到。他為什么能做到這一步呢?我只能說莊子是一個天才,智慧超群,他用的詞里都有一種高高在上。他是真人、智人、神人,他是高高在上地看人可笑的一面,每個人的丑態(tài)他都看得清楚。所以,他有一種精神力量的優(yōu)越感,給他映照出自由的,逍遙的,高一大塊的精神境界。
第二個問題,減緩壓力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減緩壓力有很多方面,其中有一個,就是你多買我有關(guān)老子、莊子的書,一定能減緩壓力。
記者:您認為《莊子》關(guān)于愛情方面對我們有什么指導作用。
王蒙:莊子對愛情的指導有點太涼了。外面說他妻子死了,莊子鼓盆而歌,這太讓人難以接受,把生死看得太超脫。他講感情,講愛情,講廝守方面講得就比較少。從莊子身上來尋找對愛情的執(zhí)著可能會落空,您還是從詩經(jīng)上,從李白身上找愛情,杜甫也有一點兒。哎呀——愛情到哪兒找去?《紅樓夢》有一點,外國小說上面有講愛情的。
記者:對于年輕的讀者,在他們這樣的年齡階段應該吸收莊子的哪些思想,給他們做一些人生的指引。
王蒙:《莊子》最大的可貴之處是對自己精神的獨立和自由的審視。一個人有了這一條以后,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有些問題能解決,有些問題不能解決,但還能夠堅守自己精神上的逍遙、自由和獨立。這對于年輕的讀者是最重要的。
(選自《燕趙都市報》2010年1月17日,有刪改)
(1)為什么王蒙說把莊子琢磨了一番,對他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個極大的快樂”?(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談的第一個問題是對莊子的感受。王蒙認為莊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一句話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表現(xiàn)了莊子怎樣的態(tài)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蒙說:“《莊子》最大的可貴之處是對自己精神的獨立和自由的審視”,怎樣理解這句話?(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達題 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黑體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A.這是多么盛大而熱鬧的場面??!那美輪美奐的樓閣,氣勢是那么的壯麗輝煌;眾仙聚會,氣氛是那么的自在祥和。此時的詩人李白,神游于仙人之中,與仙人們一起推杯弄盞,暢飲瓊漿玉液。
B.蘇洵不是個書呆子,他是個生活閱歷十分豐富的人,他的《六國論》之所以老辣,顯然就是因為這樣的分析方法,這是那些閉門于書齋里的人所望塵莫及的。
C.《伶官傳序》一文沒有佶屈聱牙的措辭,也不堆砌辭藻,用平實的語言生動地敘述事例,深入地說明道理,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曉暢。
D.作者寫祖母、母親、妻子,只是通過一兩件和她們有關(guān)聯(lián)的事來敘述。筆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是( )(3分)
A.詩人以現(xiàn)實社會為依托,虛構(gòu)了一個美好的仙境,又以仙境反映出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與作者抑郁的心情,以實襯虛,以虛映實,虛實相映,手法同中有異。
B.她的詞創(chuàng)意新奇,善于運用白描手法和優(yōu)美生動的口語化塑造出鮮明動人的藝術(shù)形象。
C.杜牧的《阿房宮賦》堪稱古賦名篇。它之所以能千古流傳的原因,不僅在于立意高,而且在于構(gòu)思巧;不僅在于議論精辟,而且在于詞章瑰麗;尤其是它運用的修辭手法,真是豐富多彩。
D.《論語》在某些章節(jié)的記述中,還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對后來的文學有很大影響。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薄暮冥冥,我在昏黃的燈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讀你的《涉江》。這是一篇百讀不厭的千古名篇。每次閱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總有一種感動淹沒我的心②曾在一個落寞而寂寥的深夜③閃爍著凄涼的美麗,劃過我的心空④你也如橫空而過的一顆流星⑤入夢般的想象一顆孤獨的靈魂在汨羅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⑥伴隨著自己高遠的理想怎樣孤獨地漫游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⑤⑥①④②③ D.①⑤②④③⑥
16.把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兩句詩,擴展成一段用來描繪美麗的海邊月色的文字。(100字以內(nèi))(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畫橫線的句子,在空缺處補寫句子,注意句式的協(xié)調(diào)一致。(6分)
走進唐詩宋詞,同李白一起共邀明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進唐詩宋詞,去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美境界,
_______________;走進唐詩宋詞,我們感受到了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苦,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請以“感悟真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