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七上映的前一天,我終于決定拋棄大部頭的英文原版,而是蜷在書店的小小一隅,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翻出略顯陳舊的《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中文版,一目十行地惡補著久違的情節(jié),一面努力轉(zhuǎn)換著長時間的英文浸泡造成的語言差異,一面囫圇吞棗地記住龐大的故事情節(jié)。
第二天早早趕到電影院,遇到的卻多是初中生甚至小學生,捧著金黃色光澤的爆米花抑或噙著深褐色液體的飲料,張牙舞爪地在大廳里追逐打鬧。沒有巫師袍,沒有徽章,只有三兩個穿著印有哈利波特劇照T恤衫的同齡人穿梭在幾幅兩米高的海報之間,后背上的斯內(nèi)普教授影影綽綽,在半明半暗中閃爍著詭異的微笑??拷肟诘淖稍兲幣赃?,《變形金剛》的宣傳版面還沒有撤,不知道是大黃蜂還是擎天柱的立體模型呆頭呆腦地杵在那里。若不是電子屏上閃爍的《哈利波特7》字樣,我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我也終于不抱希望,畢竟在這樣的小城能趕上同步上映,已經(jīng)算是出乎意外的事情。更何況自己也因?qū)W業(yè)疏遠HP太久,所以亦沒有理由去苛責這場本該盛大的告別禮。
找到座位的時候,看到右手邊不遠的位置有幾個七八歲模樣的小學生,梳著高高的羊角辮,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斯內(nèi)普是好是壞的問題,忽然就有了一瞬間的錯覺,恍惚間,似乎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十年,舌尖滑到下顎,有奇怪的濕潤感。很輕巧的兩個字,吐出口卻是沉甸甸的重量。
十年前,不過六七歲的光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走進電影院,看那個比我大不了幾歲的戴眼鏡的小巫師騎著掃帚飛來飛去,看那個滿臉雀斑的小男孩咧著嘴說“我叫羅恩”,看那個濃密棕色頭發(fā)的女孩故作深沉的舉手投足,歡呼雀躍道“赤敏好聰明”之類的白字滿篇的句子,然后揮舞著手里的樹枝對面前的書本念念有詞“羽加迪姆勒維歐薩”。
從那個已記不清季節(jié)的陽光燦爛的下午開始,那個戴著眼鏡的男孩,就這樣突然地闖入了我的生活。好像兩顆既定軌道的行星,經(jīng)過漫長的運行后突然相撞在一起,在此后漫長的時光里不斷摩擦,碰撞出不知是什么顏色的火花。
彼時,突然就對各種小動物產(chǎn)生了無比巨大的熱情。喜歡對著一望無垠的天空發(fā)呆,生怕自己一眨眼就錯過了銜著霍格沃茨錄取通知書的貓頭鷹;看到鄰居家的大狗,會不自覺地和電影里的獵犬牙牙對比;哪怕是一只轉(zhuǎn)瞬即逝的貓,也忍不住湊上前去,以為是哪個教授的幻影移形。
不久之后,收到了《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作為生日禮物,對于那本十六開的綠色大部頭滿心歡喜,于是不惜在吃飯后睡覺前貪婪地看上幾眼,甚至在自己裁好的小本子上一筆一畫地記下拙劣的讀書筆記,還煞有介事地分為 “人物篇” “ 書籍篇” “美食篇”等各種名目,并且逐漸習慣不打磕巴地念叨那些翻譯過來的拗口的外文名字與咒語。直接后果是至今仍把它視為哈利波特系列最精彩的一部,死心塌地不曾改變。
再后來,遇到了同樣癡迷哈利波特的朋友,終于擺脫了孤家寡人的尷尬境地。在喋喋不休的人物爭論中揮霍掉整個下午,看她倚在香樟樹的陰影里一臉崇拜地談論我眼中的大反派;在電影上映的前幾周里心神不寧,天天去拜訪售票窗口那個阿姨,以至于最終買到票的時候她忍不住長吁一口氣;在第六部出版的時候皺著眉頭,分工在網(wǎng)上看蹩腳青澀的中英文混合翻譯,然后繪聲繪色地講給彼此,猜測著之后的情節(jié)走向;她言之鑿鑿地相信教授是連黑魔頭都沒有發(fā)現(xiàn)的超級間諜以咸魚大翻身,不顧及我一臉鄙夷的目光,誰想到最終一語成讖。
而那時的我,也有著如今難以企及的充沛精力。因為不喜歡第五部之后的情感走向,大搖大擺地向全世界宣告寫同人的偉業(yè),但在草草列了一個人物提綱與混亂的故事開頭之后,終于還是不了了之;在貼吧里每每欣賞哈迷們足以以假亂真的文字,看到超高清的最新海報時就熱血沸騰,同時盤算著下一部電影的上映檔期;眼巴眼望地盯著網(wǎng)上逼真的周邊產(chǎn)品不肯離開,咒罵著城鎮(zhèn)的偏僻與昂貴的價格,到現(xiàn)在卻還是一套書簽都沒有。
后來上了初中,從知曉第六部的混亂情節(jié)起,我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般,熱情逐漸淡了下去。魔法世界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王子公主都是過眼煙云,黑暗與戰(zhàn)爭才是正解。我們的主人公終究要脫離霍格沃茨的溫暖庇佑,獨自承擔起沒有選擇權的沉甸甸的責任。
其實與其說是自己的成長所導致的厭倦,不如說是心中美好的事物逐漸變了模樣時的逃避。堅守的,喜歡的,熱愛的,撕掉想象中純真與美好的面具,終于開始露出現(xiàn)實中的猙獰面目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不愿也好,不肯也罷,其實現(xiàn)實一直是以俯視者的姿態(tài)的姿態(tài)立在那里,表面那一層鏡花水月般的水面承載的想象紙船,一個小小的浪花便足以打翻。而這大概也成為很多人的通病。開始有喜歡動漫的朋友抱怨火影的冗長與不明就里,追星的朋友嘆息仰慕的對象在時間海里磨平了棱角,喜歡的節(jié)目怎么看都再找不到當初的激動心情,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景點真正抵達之后卻發(fā)現(xiàn)也不過如此。
十年過去,改變的遠不止這些。書籍落入俗套的結(jié)局,電影接二連三的更換導演,飽受詬病的黑暗風格,連扮演哈利的丹,也被越來越多人扣上“缺乏演技”的帽子。我也終于學會在哈七上市的當天,看到所謂的“All was well.”的時候心平氣和地揚起了嘴角,接受這個平庸到不會起任何波瀾的結(jié)局。
在這樣嘆息與失落的心情里,我的思緒也終于飄了回來,盯著偌大的屏幕一言不發(fā)。畫蛇添足的“你有莉莉的眼睛”破壞了原本“Look at me”的凄美氣氛,校長的曲折故事一筆帶過,國王十字車站太過慘白……我像個挑剔的影評人一樣在心里評頭論足,卻又巴望影片不要結(jié)束,覺得自己真是個奇怪的矛盾體。
只是在結(jié)尾處,三人組笑容甜美地遙望遠方,魂牽夢繞的交響樂響起的一剎那,我才突然釋然。想起他們的十年前,天真爛漫,親密無間,唯一沒有變的,是那一如既往純真的笑靨。
原來曾經(jīng)的癡迷與留戀,抱怨與不滿,都是因為我太過看重,太過珍視這一段關于哈利波特的所有純美回憶,和他所代表的那段燦若繁星的童年與青春。我原本想逃避,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逃避的是自己的成長。
那些排隊買票的清晨,那些為劇情爭得面紅耳赤的中午,那些一筆一畫寫同人的傍晚,那些看書到心潮澎湃的深夜,早已深深地烙印在生命里,成為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而哈利波特,也如一盞從未熄滅的燈火,靜靜地站在我人生的單行道旁,用那一束溫暖但不耀眼的光芒,照亮我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微笑著看我從步履蹣跚變?yōu)榇蟛搅餍?,奔向玫瑰色的遠方。自己仍悄悄地守在原地,不曾遠離。
試圖挽留過去,卻只望到一個落寞的背影;想要張望未來,抓住的卻只有氤氳的空氣。漸行漸遠的是時光,但靜靜地守在那里的,還有那些記憶里的微光,讓我們一回首,就能重溫甜糯綿軟的舊夢。
回到家打開電腦,映入眼簾的依然是哈利十年前的樣子。我看著他在我面前奔跑,跳躍,飛翔,終于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