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邁克爾·S·埃迪 編譯/羅 顥
2010年8月,第一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青奧會”)在新加坡舉辦。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Jacques Rogge)提出的舉辦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想法,終于得以實現。這是一個專為14~18歲的青年運動員設立的奧林匹克體育賽事,包括夏季青年奧運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每隔兩年交替舉行。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將在中國南京舉行。
此次,青奧會的開閉幕儀式并不是在傳統(tǒng)的體育場舉行,而是在濱海灣浮動體育場這個戶外體育場舉辦。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漂浮舞臺,位于新加坡的心臟位置。與一般的體育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個體育場的背景不是滿布看臺的觀眾,而是環(huán)繞著海灣的天際線。在27 000名現場觀眾以及全球20多億電視觀眾面前,創(chuàng)意團隊以一幕壯觀的景象揭開了青奧會的序幕,并為此后12天的比賽定下了青春活力的基調。
為這樣的大型演出設計燈光、舞臺,不僅要克服天氣、舞臺載重和預算的限制,還要滿足電視轉播對照明亮度的要求。主辦方希望以天際線作為背景,這與通常在體育場里舉行的儀式并不相同。而在特殊的飄浮舞臺中,設計者要將環(huán)境景觀和體育場地理位置在設計中結合起來。這在奧運會開幕式中是獨一無二的。
燈光設計者將整個演出分割成6個部分:歡迎章節(jié)、起源章節(jié)、龍的章節(jié)、火的部分、國旗入場、奧林匹克會旗入場。每一個部分的照明都各有特點。由于開幕式講述的是一個故事,所以燈光設計需要保持敘事的完整性。
無論是開幕式還是閉幕式,音樂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元素,而將戲劇照明應用到流行音樂中對演出的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要試著將面光、背光、側光以及各種色彩投射到表演者身上,又要讓這些燈光看起來富有活力和動感。演出制作人希望在音樂被調到靜音的時候,人們仍然能夠通過燈光感受到音樂。因此,燈光設計者按照劇院演出的模式設計燈光,在劇院燈光設計的基礎上通過色彩、追燈和光圈的對比碰撞來加強動作的動感。
首屆青奧會開閉幕式的照明,使用了1 900臺燈具,包括電腦燈、LED燈具和常規(guī)燈具。其中使用了近700臺Clay Paky Alpha Spot HPE 1500搖頭燈,主要用作面光。設計者選擇燈具時最關心的是,在這個演出中需要多少臺燈具才能在80 m的范圍內達到足夠的照度。面光部分還使用了Martin Professional MAC 2000 XB Beam電腦。
在背光和特殊效果方面,選擇了Philips Vari-Lite VL3000和PRG Bad Boy電腦燈。此外,還使用了400多臺DTS FOS LED燈具用作近地照明,超過半公里的LED燈具勾勒出舞臺的輪廓,200臺LED燈具重點對舞臺和周邊進行照明。演出中,超過15 000套服裝和小道具也納入了整體燈光設計的范圍。2臺MA Lighting grandMA2控臺和1臺grandMA2超輕控臺用作控制。
演出使用的許多燈具都需要融入到布景中去,因此,燈具的吊掛位置和重量都需要謹慎考慮。必須與其他部門合作解決浮動舞臺的載重限制問題。場館本身面臨挑戰(zhàn):一般來說,在一個標準的體育場里,或者已經有了吊掛點,或者可以搭建一個結構來滿足吊掛的需求。但在這個場館里,要達到合適的高度和角度都是巨大挑戰(zhàn)。由于這是一個浮動的舞臺,設計者在舞臺設備的重量和吊掛高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須在工程以及技術和創(chuàng)意這兩個角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此次青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使用同樣的背景。布景設計師在浮動舞臺的后部搭建了一個大型的布景墻,讓舞臺呈現出一種弧形的設計。在舞臺的中心聳立著一個105英尺(32 m)高的燈塔,這是青奧會的主火炬。燈塔四周,靠近舞臺邊緣的地方,是一面設計精巧的墻,看起來就像精心堆疊的集裝箱,而這些箱子本身就是布景。在設計概念中,集裝箱就象征著新加坡這個港口城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新加坡的命脈。箱子的背面都是懸臂式結構的鋼制支撐塔,這些鋼架全部都是定制的。如果使用真正的集裝箱,重量會大大增加,還會影響其他設備和屏幕的操作靈活度。這種定制的箱體可以輕松地控制吊掛點,把每件設備都安置到合適的位置。 可以說,這些背景起著多種作用,包括為投影幕、燈光、特殊效果提供吊掛點,以及作為表演者的一個演出界面。
開幕式上,設計團隊決定水淹浮臺,在布景前創(chuàng)建一個394英尺×272英尺(120 m×83 m),水深2英寸的反射池以增強視覺效果。由于浮動舞臺基本上變成了一個人工湖,主舞臺被搭建在反射池前方,橫跨浮臺和觀眾席前方走道之間33英尺(10 m)寬的水面。這為工作團隊提供了一個720英尺×98.5英尺(220 m×30 m)的工作區(qū)。觀眾從座位上望過去,越過主舞臺和“人工湖”,在集裝箱、燈塔以及濱海灣和新加坡天際線組成的背景前方,看到的就是一幅由燈光特效、探照燈以及煙火構成的透視圖。
閉幕式上,主舞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直徑30 m的圓臺。這個圓臺橫跨水面,將浮動舞臺和岸上的過道連接起來。浮動舞臺在這場演出中沒有被淹。相反,演出的基調從開幕式時的戲劇風格變成了傾向搖滾音樂會的風格。設計中,閉幕式營造的是一個大聚會。閉幕式的音樂會部分,使用的是“聚會模式”,這是通常在音樂會或銳舞派對上使用的一種編程方式,在這些場合通常都會有燈光的交替和碰撞,頻閃和光圈、移動的迅速變化。
經過不懈努力,演出效果得到了雅克·羅格和觀眾們的充分肯定,羅格表示:“在我參加的21次體育盛會的開幕式中,此次開幕式是數一數二的。它在一個獨一無二的場景里將純粹的情感和完美的技術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