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重慶江津,是“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母親。她是上世紀20年代沖破封建藩籬,領導早期婦女運動的活動家之一。她曾任中國婦女界聯(lián)合會臨時主席、黃埔軍校女生隊指導員等職務。著名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就是她學生之一。
掀起“擇師運動”,
鄧中夏引導她走向革命
五四運動猶如一聲驚雷,震驚了中國。
這一年,16歲的鐘復光考入重慶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她非常珍惜這一學習機會,多次被學校評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1921年,川東教育界知名進步人士陳愚生等舉辦了一次“夏令講學會”,聘請“少年中國學會”的成員鄧中夏、王德熙等來講課。
鐘復光特別喜歡聽這些“外來老師”講課。她曾回憶說,這些老師講為什么要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講新文化,新思想;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男女平等、婦女解放、婚姻自由等等。大家聽了非常振奮,長期積悶在心中的許多疑問似乎都有了答案。
鄧中夏也很喜歡性情活潑、開朗大方的鐘復光。看到她帶頭剪辮子,還經(jīng)常帶頭沖出課堂走上街頭,發(fā)傳單作演講,向群眾宣傳打倒帝國主義,抵制日貨等,鄧中夏覺得,這個小姑娘是搞革命的好苗子。在校期間,她還被選為學校學生自治會會長和川東學生聯(lián)合會副會長。
當時,第二女子師范學校的校長鄧夢修封建思想濃厚,竭力反對、壓制進步運動。鄧中夏便鼓勵鐘復光和同學們回?!棒[革命”,希望撤掉鄧夢修。
18歲的鐘復光領受任務后,立刻組織召開學生自治大會,決定開展“擇師運動”。自治會選舉出代表,向川東道尹請愿,同時進行罷課,提出“撤換封建校長鄧夢修”、“取消歧視婦女的教育方針”等口號。
“擇師運動”一石激起千層浪,重慶各校學生自治會都派出代表前來聲援,聲勢越來越大。道尹公署害怕學潮擴大后無法收場,只好下令撤銷鄧夢修的校長職務,改為學監(jiān)胡鶴珍任校長。
但學生們仍不滿意,要求自主擇師的呼聲越來越高,教務長周文卿被嚇得逃離了學校。道尹公署只得又收回成命,派一個叫伍新言的委員來主持校務,并勸大家先復課。鐘復光卻與學生們商定“不獲全勝,誓不收兵”。
到1922年初,被學生公推出來的蒙材成先生終于就任校長,學生自治會取得了第一個勝利。
負笈上海,
當選全國國民會議代表
“擇師運動”的成功開展,進一步激發(fā)了鐘復光追求進步、參加革命的強烈愿望。她希望去五四運動的發(fā)源地北京,參與到革命運動的第一線。
1922年夏,在幾位進步老師的支持下,她和趙君陶等七名同學離渝北上,輾轉抵達北京。由于環(huán)境和費用等原因,1923年,鐘復光得到鄧中夏的資助,轉赴上海就讀上海大學。
鐘復光讀的是社會系,系主任是瞿秋白,很多教授都是革命前輩和德高望重的學者。學校定期舉辦“特別講座”,由李大釗、戴季陶、沈玄廬等任講師。
鐘復光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先進知識和革命理念,同時依然是學生運動積極分子。課后她常常到各工業(yè)區(qū)向工人散發(fā)革命傳單,參與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和平民學校,堅持給學員上課,還向工人宣傳革命理論。入學后不久,她就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在上海,鐘復光住在興業(yè)里一號向警予的家里。這位中共黨組織的婦女部長很看重她,交給她一個重要任務——牽頭組建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
當時,全國人民反對北洋軍閥政府“善后會議”的浪潮越來越高,孫中山?jīng)Q定召開國民會議,改組政府,革除弊政。正在合作的國共兩黨對此都大力支持,社會各界也積極選舉參會代表。
鐘復光迅速聯(lián)絡了一批婦女界的同志,起草了相關文件和宣傳資料,并和促成會籌備組的其他成員一起,呼吁群眾參與推翻軍閥統(tǒng)治的運動。
1925年,鐘復光和向警予、劉清揚等人被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選為出席全國國民會議的代表。
2月初,鐘復光先行抵達北京,與當?shù)攸h組織負責人趙世炎接上了頭,匯報了上海黨組織開展工作的情況。
不幸的是,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噩耗傳來,舉國哀慟。鐘復光強忍悲痛,按照黨組織的安排,參加了孫中山先生治喪委員會的工作,與鄧穎超等四位同志一起接待前來吊唁的外國友人。
治喪結束后,向警予給鐘復光發(fā)來電報,要求趁全國各地的婦女代表都在北京之機,成立中國婦女界聯(lián)合會,并來信作了詳細部署。
鐘復光和劉清揚等立即行動,她們白天到各省代表處進行聯(lián)系,提出相關候選人建議名單,晚上就加班加點起草相關文件和資料。
經(jīng)過20多天的努力,中國婦女界聯(lián)合會正式宣告成立。4月12日下午,全國婦女界各團體在女師大召開聯(lián)席會議,公推上海代表鐘復光為臨時主席,劉清揚任副主席,決定名稱為中國婦女界聯(lián)合會。鐘復光的社會活動能力和號召力,由此可見一斑。
隨后,鐘復光返回上海,組建上海婦女界聯(lián)合會。1925年6月5日,上海婦女界聯(lián)合會正式成立,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參加了成立大會。宋慶齡拉著鐘復光的手,勉勵她一定要牢記孫中山先生遺囑,為喚起民眾、貫徹三民主義、打倒封建軍閥、驅逐帝國主義勢力而努力奮斗。
培養(yǎng)出第一批
黃埔軍校女軍官
1925年,國民政府為了統(tǒng)一軍官培訓,命令在粵各軍取消他們各自辦的講武堂和軍官學校,合并于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以往只招收男生,不招女生。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成立后,于1926年破天荒開辦了女生隊。這也是黃埔軍校史上唯一的一期女生——被列為黃埔軍校第6期。有183名女生正式入學,加上南湖學兵團30名女生被并入黃埔軍校女生隊,女生隊從而擴大為213人。
開辦女生隊,實際上是中國共產(chǎn)黨決心在軍校培訓婦女骨干的重要嘗試,中共也派出了許多同志到黃埔軍校工作。
當時已和施存統(tǒng)結為革命伴侶的鐘復光,和彭漪蘭等人一起,被委任為女生隊指導員,直接負責女生隊的訓練管理工作。
開辦女生隊這個新事物,招致各界阻撓。鐘復光等人深感重任在肩,個個都全身心投入到女生隊工作中去,帶頭換裝,和學員一起參訓生活。
開學典禮上,女生隊負責人和200多名女生,都同男生一樣裝束,個個英姿颯爽。
女生隊學員呂儒貞回憶說,軍校紀律非常嚴格,生活節(jié)奏非常緊張。早上軍號一響,女生隊全體學員馬上起床、穿衣、梳洗,將被子疊成豆腐塊,擺在木板床正中央。十分鐘內一切要收拾完畢,然后進行操練。在飯?zhí)美锍燥堃惨娛禄?,只要指導員放下筷子,學員們必須全體起立,沒有吃完的要受到批評。
進入軍校三個月后,女生隊學員就真正體驗到戰(zhàn)火硝煙。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了反革命政變,并勾結四川軍閥楊森,企圖里應外合破壞在武漢的共產(chǎn)黨組織,以達到其消滅革命力量的目的。
武漢當時僅有衛(wèi)戍司令葉挺的一師兵力,局勢極其險惡。軍校決定由葉挺率第11軍第24師迎擊叛軍夏斗寅部,并把軍校全體同學編為中央獨立師,軍校女生隊編為政治連,又分為救護隊和宣傳隊,分別隸屬軍醫(yī)處和政治部,并受葉挺指揮,開赴前線。
原女生隊學員、著名作家謝冰瑩回憶說:“我們200多名娘子軍,要求和男兵一樣,全副武裝起來,持槍殺敵,與男兵并肩作戰(zhàn)?!?br/> 鐘復光等人帶領女生隊,沿途張貼標語,向群眾宣傳“我們是革命的軍隊,是保護人民大眾的”。經(jīng)過反復宣傳,革命軍終于受到群眾的理解和愛戴,婦女們主動給革命軍送茶、送水。
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女生隊緊跟作戰(zhàn)的男學員部隊,投入緊張的搶救傷員工作。她們不顧子彈在頭上呼嘯,英勇地把受傷戰(zhàn)友抬下火線,為他們包扎、換藥、喂水。
這次出征共34天,女生隊經(jīng)受了血與火的考驗,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定,其中許多人成長為中國第一批女軍官,包括抗日英雄趙一曼,著名紅軍女將胡筠,聶榮臻夫人張瑞華,徐向前夫人黃杰等。
女生隊的建立在中國婦運史上也寫下了光輝一頁,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創(chuàng)舉”。鐘復光等女生隊的負責人也深受好評和贊譽。
鐘復光解放后曾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1992年逝世。
?。ㄎ簜髦兴]自2011年3月22日《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