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國會下議院選舉于7月3日在全國375個選區(qū)平靜展開。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全部500個議席中為泰黨已獲得262席,民主黨獲得161席,這意味著他信之妹英拉率領的為泰黨已經(jīng)獲勝。而其競爭對手阿披實隨后表示,祝賀英拉即將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如果成功當選,英拉則是家族中第三位泰國總理,前兩位是姐夫頌猜和哥哥他信。
本輪國會下議院選舉更重要的是選民的投票率很高,這表明泰國人民希望看到民主和民族和解。今年60歲的商人功拉薩說,自己記不清參加過幾次大選投票,但此次選舉意義重大,無論如何也要參與。但是回顧泰國過往幾年的歷史,選舉勝利并不是終點。大選結果能否為各方政治力量接受,他信會否借助其妹妹東山再起?都是人們接下來關注的話題。
他信影響猶在
泰國的政治形態(tài)比較混亂復雜,皇權和民主政府糾纏在一起,幾乎是世界上唯一個能對政府發(fā)號施令的王室了。上層統(tǒng)治階級由軍人、貴族、大資本家構成。而在他信之前還沒有商人出任過總理。盡管1994年他就開始從政,但是并沒有改變商人的習性,喜歡以管理公司的方式管理政府,引得國家上層人士和軍方多有不滿,有政治評論家稱他是商人出身,本性難改,在政也言商,一方面替人民找賺錢的方法,一方面也替自己賺大錢。議會、反對黨和街頭運動都奈何他不得,才會發(fā)生軍人政變。而后續(xù)的沙馬、頌猜兩任政府由于仍屬他信派(可見他信影響),仍不聽命于王室和軍方,所以很快遭清洗。
作為梅州人的后裔,他信當年嬉皮笑臉地來到中國祭祖,雖然氣場不夠,其實已是衣錦還鄉(xiāng)。近百年前,其曾祖異國求生遠赴暹羅,家族一路拼搏才有今天,他信以泰國總理的身份回鄉(xiāng)拜祭,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中國人不信王侯將相天命有種,他信把這個信條帶進了泰國的政治生活。適逢泰王年老體衰,王室后繼無人,他信難免偶有冒犯。盡管有廣大底層人民支持,但是他信還是低估了泰王和上層社會及中產(chǎn)階級們的能力。
泰國的總理上任和日本的首相類似,都要到國王那里鞠躬行禮拿個委任狀以示正統(tǒng)。這在日本也就是個形式,到了泰國卻大為不同,因為泰王對世俗政權有很大的掌控能力,所以泰王一聲令下,軍隊開了進來,他信大權丟失。他信家族隨后遭到清算,他信的妻子樸乍曼2008年在曼谷一間法院被裁定逃稅1600多萬美元罪名成立,判監(jiān)3年;樸乍曼旋即以15萬美元保釋外出,等候上訴。這次是他信在2006年一場軍事政變下臺后,其家族首次有成員被裁定有罪,有關裁決也陸續(xù)到來。
目前仍不清楚他信是否以及何時將結束迪拜的流亡生活回國,不過選舉的結果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他很可能在東南亞最重要的經(jīng)濟體之一泰國的治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英拉的歸來,正是他信勢力的重新歸位,也是他信家族再次發(fā)力的結果。根據(jù)2011年版憲法修正案,下院由5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375個議席由選民直接投票產(chǎn)生,即選區(qū)制議員;其余125個議席按照各黨得票比例分配,即比例代表制議員。如果一支政黨獲得下院半數(shù)以上席位,將有權單獨組閣。但是他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即使為泰黨贏得獨立組成新一屆政府的足夠席位,也會邀請其他中、小型政黨入閣。后來的情形也驗證了這點:英拉率領的為泰黨愿意和四個小政黨謀求組成聯(lián)合政府,這樣可以有299個席位。
女商人的“全民和解”牌
英拉的商業(yè)才華早就獲得外界認可,而其政治生涯則起步不久。為泰黨5月16日推選英拉作為候選人后,這張獲稱他信“克隆”的新面孔才逐漸被民眾了解。此時離英拉代表的為泰黨贏得議會選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有人據(jù)此認為,英拉之所以能順利當選,在于選民將其視做哥哥他信的代言人——“女版他信”。不過有分析家指出,雖然他信在此次大選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成為實際操控者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會掀起一股反抗浪潮。因此,為泰黨也不太會冒這種風險。當然通過一些政治運作,結束他信的流亡生涯,使其回國是有可能的。
其實為泰黨取得勝利有其歷史原因。2001年、2005年、2006年和2008年,泰國舉行5次國會下議院選舉,為泰黨都是占有優(yōu)勢的,北部和東北部成為他信陣營的主要票源。其次,為泰黨選前在中間派別的爭取上做得更好,即便是在社會精英、財閥集團集中的曼谷,中間派別對于民主黨的支持率只是稍稍高于為泰黨。
為泰黨的成功與英拉在競選中提出“全民和解”的口號也有很大關系。“我們得相愛,愛對方,不吵嘴。為泰黨會給國家?guī)砗推脚c和解,為國家贏回國際尊重?!庇⒗?月1日的一場競選集會上說。為泰黨還提出了細致入微、“幾乎惠及每一名泰國人”的惠民政策。包括全面提高公務員和公共職員收入;給60歲以上老人提供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福利津貼;將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就職最低工資保障由現(xiàn)行每月330美元提升至500美元;每年向貧困小學生提供80萬臺便攜式電腦;實現(xiàn)全民醫(yī)療保障;向農(nóng)民提供信用卡,專門用于低價購買政府補貼的化肥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消耗品……為泰黨的惠民政策主張深受不同階層選民的青睞。
能否走出動蕩怪圈
自2006年的政變以來,泰國曾多次發(fā)生街頭暴力抗議活動,機場也一度被封鎖,使經(jīng)濟受到嚴重破壞。泰國“微笑之國”的聲譽受到了嚴重損害。分析人士說,此外,還出現(xiàn)了越來越政治化的司法部門。僅在2008年,就有兩位親他信的總理因惹上官司而被迫下臺──一位是收錢在電視烹飪節(jié)目中露面,一位是買選票。
此次議會投票結束后,阿披實立即承認民主黨失敗,并頗有風度地向英拉的為泰黨發(fā)出祝賀,隨后他還辭任民主黨黨魁。不過,在新政府組閣前,他將留任泰國總理。這為此后的總理大選釋放了積極信號。從2006年到現(xiàn)在,民眾不滿意民主黨的政績,很愿意看到改革的出現(xiàn),所以抗爭應該會越來越小,假如黃衫軍接受統(tǒng)治,而為泰黨也進行內部改良的話,有可能會打破泰國從1931年來精英統(tǒng)治的模式,走上改革之路。
另外,新政府組閣遇到的阻礙也不會太大。首先議會中的人數(shù)確實超過了半數(shù),法律上規(guī)定可以組閣。如果民主黨遵守選舉規(guī)則,為泰黨與其他小黨組閣將會非常順利。
唯一的阻礙來自民間的階層分裂。泰國是很特殊的國家,一直都說有兩個泰國:一個是曼谷,一個是曼谷之外的泰國。他信上臺后把草根階層的民主意識喚醒了,這是好事,泰國必須經(jīng)過這樣的變革,才能完善政治制度。但當下,兩個黨政治綱領和代表利益涇渭分明,要想彌合不同階層間的分裂和對立需要很長的過程。
盡管如此,泰國能否就此走出動蕩局勢,還是非常值得關注。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為泰黨的特使和高層軍事官員近期一直在討論如何管理選舉結果,以便指引泰國走出選舉、政變、政府解體的怪圈。而這正是泰國政局穩(wěn)定的最大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