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NBA里,姚明不是最會打球的,但對NBA而言,他無疑是職業(yè)球員中最重要的那個。在“后姚明時代”,NBA的國際營銷策略又將有何新動作呢?
姚明之后,傳奇難續(xù)
有人說:“中國可能要再等50年,才會出下一個姚明。”
2011年7月20日下午2點,很多人都把目光鎖定了體育頻道。上海浦東嘉里酒店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姚明通過電視向全國、全球正式宣布退役。
姚明退役后的去向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巨鯨音樂網(wǎng)以1000萬美元收購了一聽音樂網(wǎng),收購完成后兩家公司將以“中國Pandora”( Pandora是美國著名在線音樂網(wǎng)絡)的概念謀求在美國上市。而巨鯨的初始投資人,就是姚明。
當然,這些都將是小巨人傳奇一生中的新篇章了。而對于老東家NBA來說,姚明的離開無疑是最壞的消息。此前,多少人因為姚明而看NBA?又有多少人因為姚明離去不看NBA?這個數(shù)據(jù)很難統(tǒng)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姚明的離去對NBA在中國市場的收視率打擊巨大。一份非正式問卷調查中,57%的人表示姚明退役,他們再沒興趣觀看NBA比賽。雅虎體育給退役的姚明給出評價如下:“他對NBA的貢獻之大,前無古人,后無來者?!?br/> 現(xiàn)在回頭來看,很難說清楚,到底是NBA的選秀戰(zhàn)略成就了姚明,還是姚明成為NBA選秀戰(zhàn)略中最高的那根標桿。
在2002年被火箭選為狀元秀之后,姚明既帶動了NBA球迷人數(shù)在中國乃至亞洲的激增,同時也讓NBA在商品銷售和電視轉播收入上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姚明的退役也可謂是NBA中國市場的韌帶撕裂。
NBA國際收入占到其約40億美元總收入的10%,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在中國這個東方大國20年間的推廣,在中國的每一個城市甚至鄉(xiāng)鎮(zhèn)都少不了狂熱的球迷,在這里,即使人們忘記了喬丹,不認識詹姆斯,也總會有人說“最高的那個是姚明”。
換而言之,這個身高2.29米、在休斯敦火箭隊打球的上海人讓NBA在中國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而且通過銷售文化衫、電視轉播權和開發(fā)運動場館,還成為一項有利可圖的業(yè)務。資深籃球評論員徐濟成說:“是姚明讓中國的孩子們愛上了籃球,也是姚明讓中國球迷們第一次知道了,一個真正的職業(yè)籃球運動員是什么樣子?!?br/>
選秀戰(zhàn)略的印度模式
事實上,在中國嘗到甜頭的NBA,同樣把戰(zhàn)略選秀的觸角伸向了其他國家。
NBA一直在強調它的“國際性”特質,它的國際營運總裁哈迪曾公開表示,全球各地市場相似性甚高,各地球迷熱衷比賽的方式是差不多的。
在NBA國際營銷部門的人看來,擁有近13億人口的印度,市場的分量舉重若輕。NBA并沒有太多奢求,他們只希望籃球能成為印度的第二大運動。
NBA正是希望在印度使用類似的營銷策略,以尋求復制其在中國取得的成功。
NBA已經(jīng)在今年6月的第一天宣布與印度最大的媒體公司——時代集團建立合作關系,在《印度時報》網(wǎng)站上建立一個新版面,每月為1200萬名讀者報道NBA新聞。印度甚至還直播了2011年NBA總決賽,這是NBA首次向擁有印度出售電視轉播權的一部分。
早在去年8月,在NBA總裁大衛(wèi)·斯特恩的授意之下,魔術隊中鋒霍華德就曾將前往印度,慶祝那里的NBA 賣場的開張,并且和印度男籃一起訓練。與此同時,NBA也前進印度校園推廣籃球,期望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小球迷。
NBA進軍印度市場的野心可謂路人皆知,但面臨的壓力也一直很大,因為在這個國家,板球運動員的平均工資甚至超過NBA聯(lián)盟位居世界首位。更重要的是,這里缺了一個像姚明的人,直到波哈馬爾的出現(xiàn)。
“印度姚明”折射NBA國際營銷
“波哈馬爾的未來,將能像姚明在中國做的那樣,讓籃球成為全國都喜愛的運動。”NBA印度籃球發(fā)展部主管特洛伊·賈斯蒂斯西曾經(jīng)如此說道。
波哈馬爾是誰?在這個以板球為第一運動的南亞最大國,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民眾都對板球運動無比癡迷,而籃球明星并不耀眼。
現(xiàn)在的波哈馬爾已經(jīng)15歲,身高已經(jīng)達到了2.18米,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他榮膺了“印度姚明”的稱謂,在這個籃球并不受人歡迎的國度。談及被比作姚明的事情,波哈馬爾顯得非常高興,他說:“被拿來和姚明作比較的感覺非常好?!彪m然身高2.18米是個十足的巨人,但波哈馬爾實際上是一個害羞的大男孩,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將在佛羅里達的籃球學院接受籃球訓練。
和姚明一樣,波哈馬爾也有著很好的籃球基因,因為他的父親身高也達到了2.13米。對此波哈馬爾表示,他一定會努力在球場上有所作為,不讓教練和家人失望。
特洛伊·賈斯蒂斯西多次觀看了波哈馬爾的比賽,“這真的很有可能?!北M管NBA聯(lián)盟的國際化已經(jīng)讓聯(lián)盟里擁有了來自34個不同國家的84名國際球員,不過一直沒有印度球員進入NBA。波哈馬爾如果能將他的天賦開發(fā)出來,很有希望成為第一位進入NBA的印度球員。為此,波哈馬爾已經(jīng)前往美國學習籃球技巧,準備就此開啟他的籃球之路。
除了身高之外,波哈馬爾的籃球水準究竟怎么樣?相信這是很多人最想知道的問題,可是所有給出的資料里,似乎語焉不詳。但無論如何,他的出現(xiàn)無疑暗合了NBA國際營運計劃的一部分。
如果把目光繞開波哈馬爾和印度市場,NBA追尋“國際球星”的步伐也從來沒有慢下來過。從姚明兩年前頻繁受傷開始,美國人就一直尋找下一個“姚明”,中國球星易建聯(lián)是其中之一,還有曾經(jīng)試訓的孫明明。為了鞏固中國市場,布萊恩特、詹姆斯等大牌明星每年都受聯(lián)盟之托到中國“鞏固陣地”。另外,美式足球(NFL)、職業(yè)冰球(NHL)和職業(yè)棒球(ML)也紛紛在中國展開“造星行動”,意圖像NBA一樣打開中國市場。
自始至終,全球選秀戰(zhàn)略都是NBA國際營銷的重要手段,目前NBA就有80多名非美國籍的球員,共來自40個其他國家,例如來自德國的德克·諾維茨基、來自波多黎各的巴里亞、來自塞爾維亞的佩賈·斯托亞科維奇……這些人,無疑都是一個又一個閃亮的籌碼。由他們而產(chǎn)生的巨大社會效應,無疑將為NBA贏得觀眾和收入。